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五一七章 古錢幣倉庫

正文第二五一七章古錢幣倉庫  目錄:

作者:北域神燈類別:都市言情  張天元也吃了一驚,這個門面房里頭,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便宜的文玩。

  當然其中最多的就是古錢幣了,有方孔兄,還有曾經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刀幣、布幣、貝幣等等。

  可謂是種類繁多啊。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古錢幣大部分包漿都不錯,有些更是留有明顯的銅銹,基本上可以確認是從墓里頭弄出來的。

  古錢幣很多其實并不值錢,所以王寶寶能收到這么多古錢幣,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老板,我給你說句實話吧,我對文玩并不是很精通,所以這些古錢幣里頭,可能有真貨,也可能有贗品。”

  王寶寶大概是做生意心灰意冷了,所以說話非常實在,一般的古玩商,可不會這么說自己的商品的。

  張天元笑了笑,沒說什么,東西好不好,他自己當然會看,不是誰說好就好,說壞就壞的。

  說起來,古錢幣收藏在國內也算是非常火的一種收藏門類了。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

  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是實物貨幣。

  一般來說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谷、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

  據考古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陶器在原始社會后期曾起過貨幣財富的職能。

  但眾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實物貨幣為“貝”。

  因為充當實物貨幣,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貨幣。

  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于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主要貨幣。

  在考古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

  因此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如:貴、資、貪、貧、財、購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

  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銅貝”,為最原始的金屬貨幣。

  至西周晚期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這在考古掘中也有出土。

  正因為如此,所以古錢幣收藏在收藏界那也是非常火爆的一種收藏品,尤其是造型獨特的古錢幣,可是深得收藏者們的喜愛的。

  張天元隨手拿起了一枚古錢幣。

  這個古錢幣造型就很獨特,非常像是古代用來勞作的農具的縮小版。

  這就是古代的布幣,它造型非常精美奇特,表層附著了一層很漂亮的銅銹,保存也非常完整。

  如果只是憑第一印象的話,那這絕對是一枚非常出色的布幣了,多半應該是真貨。

  布幣起源于農具“錢”。

  《詩經·周頌·臣工》云:“命我眾人,序乃錢鑄,奄觀錘艾。”

  孔穎達引《說文》注曰:“錢,銚,古田器。”

  而《說文》對鑄的解釋也是“一日田器”。

  錢和鑄都是用來耨草的農具。

  錢形狀如鏟,上端有銎,可垂直安裝木柄。

  鑄類上部有孔,用于橫向安裝木柄。

  最早的原始布幣與農具錢十分相似,形體較大,上部厚,刃部薄;上端有銎,中空;銎延伸到錢身中上部,背部有加強承受力的隆起的脊。

  早年的金屬農具為數不多,從金屬冶煉到農具制作,凝結了較多的勞動,因而具有較高的價值.

  它同時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能夠在社會成員中相互讓渡,較之牲畜、谷物,便于攜帶和保存。

  于是,它從普通交換物品中分離出來,成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然后逐步演變,成為形制穩定的金屬鑄幣。

  他手里頭這件布幣,應該是平肩弧足空布。

  這種布幣有大、中、小三型。

  斜肩弧足空布。

  布身兩肩下斜,因稱斜肩弧足空布,或稱“削肩空布”、“垂肩空布”。

  當然,這類異稱,以不用為妥。

  亦有大小二型。

  大型者,198年3月,在洛州省宜陽柳泉鄉花莊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長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范芯)。

  小型者,面文多為地名。

  通長約7毫米,足寬約4毫米,重13克左右。

  常見面文有“武”、“盧氏”、“三川祈”等。

  一般認為始鑄時間亦不晚于春秋晚期。

  洛州洛城一座戰國中期墓曾出土大型者一枚,知其可能沿用至戰國中期。

  從張天元腦海中的資料跟這枚布幣的對比來看,這布幣多半應該是真品了。

  屬于小型布幣,店里頭類似這樣的布幣還有很多,看得人眼花繚亂的。

  除了布幣之外,還有大量的刀幣。

  他又隨手拿起一枚刀幣。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刀幣”,由刀、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

  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

  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張天元以前也見過刀幣,神羅博物館里頭就有類似的藏品。

  根據他們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

  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這幾乎是人手的長度。

  有意思的是,如果將六枚刀幣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

  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筑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

  張天元拿起六枚規格一樣的刀幣測試了以下,果然如此。

  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

  當然與此同時,也是判斷刀幣真偽的關鍵點。

  古人的科技或許不如現代人達,不過制造攻擊和精妙的構思,倒也不遜色于現代人的。

  “王老板這刀幣數量可不少啊。”

  張天元實在有些驚訝,這里的古錢幣,其中將近一半都是刀幣,各式各樣的,大小也不盡相同,有十公分左右的,也有十六七公分左右的,還有十三四公分左右的。

  不過最長的大概也就是十八公分左右,以張天元目測的情況來看,過十八公分的暫時是沒找到。

  (未完待續。)8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