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三一六章 伏生授經圖

都市言情第二三一六章伏生授經圖第二三一六章伏生授經圖  其實在藍胡子拿出這本書的時候,張天元就已經注意到了,這本書應該的確是一本古籍,但是說價值一百萬,那還得仔細看看才行。

  他還是跟以前一樣的習慣,先用自己的真實水平去看,之后又用鑒字訣去看。

  結果雖然有點差異,不過相去不遠。

  他笑了笑道:“這書是民國時候的裝幀版,算是比較古的書了,而且因為是手抄本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估計賣的話能值個七八萬RMB吧,一百萬不可能,畢竟不是名家的手抄作品,更何況這手字兒寫得也并不是很好。”

  “聽到了吧?聽到了吧藍胡子,你小子還給我要一百萬,真是獅子大開口啊。”楊瑞得意洋洋地說道。

  藍胡子心下暗驚,這本書其實他已經找過行家鑒定過了,大概就是這個價兒,本來是欺負楊瑞不懂書畫之類的東西,所以想敲他一筆,沒想到這家伙居然找了個高人。

  他疑惑地問道:“不知道這位先生怎么稱呼?”

  “張天元!”

  “原來您就是張先生,那個神羅集團的張老板?”

  藍胡子聽到之后,居然是直接撲向了張天元,跪在了地上,這倒把眾人給弄糊涂了。

  “你先起來,有什么話慢慢說,別動不動就下跪啊,我這可是消受不起的。”張天元苦笑道。

  藍胡子好容易站了起來,然后才說道:“菲律賓附近的那些海盜是您剿滅的吧?”

  “嗯,這倒沒錯。”張天元點頭道。

  “既然這樣那就對了,唉,當年我出海游玩,一家老小,除了我之外,都死在了那些海盜手里,我無能啊,報不了仇,張老板卻替我報了,您就是我的恩公,我相信從那天開始,我的家人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藍胡子說著說著,那張粗糙的臉上,居然是熱淚盈眶起來。

  “原來如此,我那也還是因為被攻擊了,所以被動還擊的,其實你不必謝我的。”

  張天元倒是沒想到,自己無意間雖然得罪了某些人,但同樣也得到了另外一些人的尊重和愛戴。

  “不管怎么樣,那都是您做的,今天來也沒帶什么像樣的禮物,這本書不算貴重,就送給您了。”

  藍胡子激動地將書推給了張天元。

  “好吧,我就收下了。”

  只是價值七八萬的書而已,張天元覺得收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現在要是不收,或者收了之后給錢,那估計就是不給藍胡子面子了,大不了以后遇到什么事兒了,幫藍胡子一把,這七八萬的人情還是很好還的。

  “楊瑞,你沒意見吧?”張天元看了楊瑞一眼問道。

  “我能有什么意見,本來這書我買來就是想送給您的,可是這七八萬就有點太掉價了。”楊瑞笑著說道。

  “那行,藍胡子先生也坐下來喝茶吧,耀山兄,把你的好差拿出來,再拿點水果,別太吝嗇了。”

  楊瑞跟藍胡子在楊耀山的莊園里待了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看看天色實在太晚了,就告辭回家了。

  送他們離開的時候,張天元將書交給了展飛代為保管。

  回來的時候,卻聽展飛說起了一件事兒。

  “張哥,這書的封皮好像有點特殊啊?”

  “怎么了?”張天元納悶地接過書來看了看,果然發現這包書的書皮居然好像是一幅畫。

  他小心翼翼地將書皮取了下來,雖然有些地方折出了痕跡,不過這點小問題,張天元通過補字訣很容易就可以修復了,反正有沒有缺東西。

  “好像是生宣紙。”

  張天元嗅了嗅那味道,又看了看紙張的質量,開口說道。

  “生宣紙?”

  “嗯,宣紙一般分成了生宣、熟宣還有半生半熟宣紙,熟宣紙的質量最好,表面比較光滑,比較容易作畫和寫字,但是吸水性不好,所以不容易干,而且墨汁比較容易灑,生宣紙恰恰相反,紙質比較粗糙,所以吸水性很好,具有‘潑墨處,豪放淋漓;濃墨處,發亮鮮艷;淡墨處,層次分明;積墨處,渾厚深沉’的特點。”

  張天元解釋道:“當然,生宣因為吸水性太強,不容易操作,對于作畫技巧要求非常高,不是對自己的技法非常自信的人,一般是不敢用這種宣紙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家都選擇半生半熟的宣紙。”

  “可這的確是一張畫啊,而且我這個外行看起來好像畫的也是十分精妙的。”展飛跟在張天元身邊這么長時間,就算是不懂畫,可也是增加了那么一點點鑒賞能力的。

  “沒錯,這畫乍看之下,的確畫的不錯,敢用生宣作畫,還畫得如此精妙之人,怕是名家之作啊。”

  張天元想了想道。

  “那豈不是說,這一次您又無意中淘到寶了?”

  展飛愣了一下,忽然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不會吧張哥,您這運氣也好到爆表了吧。”

  張天元并未理會展飛的話,而是仔細觀察這幅已經鋪開的畫作。

  以張天元的眼力,幾乎可以跟尺子媲美了,此圖縱大約三十厘米,橫五十厘米,絹本設色。

  畫一清癯的白髯老叟,頭著方巾,肩披薄紗,盤坐在案幾后的蒲團上,右手執一紙卷,左手指點其上,嘴唇微啟,似在說教。

  這個人就是伏生,濟·南人,原是秦的博士。秦始皇焚書,伏生將《尚書》藏匿于壁中。

  秦亡漢興,漢文帝求能治《尚書》的人,伏生已九十多歲,不能遠行,于是文帝派遣晁錯前去從學。伏生出遺書授之,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書》。

  此圖就是描繪伏生授經的場景。

  所以現在也叫“伏生授經圖”。

  “張哥,這畫上好像有字啊。”

  展飛突然開口說道。

  張天元看了看,果然有字,那是一行字“王維寫濟南伏生”。

  雖然自古以來,《伏生授經圖》有不少人畫過,知名的也有好幾個,比如明杜堇的《伏生授經圖》。

  那副畫現在就存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張天元上一次去美國的時候看到過,還是吳遠圖帶他去看的。

  杜堇所作的那幅《伏生授經圖》,描繪的當然也是漢初的儒者伏生向漢朝宮廷派來的學者講述《尚書》經文的情景。

  只不過畫面有不小的區別。

  (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飛翔鳥中文    鑒寶秘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