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雞血石,最近幾年,這里還有一種石頭讓村民瘋狂,它叫田黃。∷四∷五∷中∷文︾頂︾點︾小︾說,當初村民并不覺得這種石頭值錢,后來,就是老穆用30元錢收了塊上好的田黃,幾經轉手賣到了30萬元,村民聽說后,一夜間,百數人開始瘋狂涌向山頭。挖田黃不需要任何成本,多半是些中年婦女。他們或三五成群,或稀稀落落,分布在溝壑中、山坡上,弓著 腰,用耙子在泥土里翻找。
老穆所在的村子是離礦區最近的村子,這里70以上的村民從事著與石頭有關的工作。礦區不通車,外來的 車輛只能停在村里,然后步行約半個多小時上山才能走到礦區。
礦上所有物資和大型開礦設備都要人力或者牲口運上山。一車車從黑洞里拉出來的石渣,把礦區的山坡覆蓋得滿目瘡夷,看不到大片植被。上百條溝壑和道路縱橫交錯,地面上隆起了數十個因堆放開采石塊和泥土而形成 的山坡,遠遠看去,仿佛一張巨大的蜘蛛網。數百人在這里夜以繼日地開采,幻想一夜暴富。
老穆所在的村子里長年駐扎著大批從全國各地聚集于此的石商和從事雕刻的藝人。村里主干道上的小店門前,每隔幾天,就會有山上礦洞的洞主在此貼出拍賣廣告,公告拍賣時間和地點,山下的石商按時上山,聚集到洞 口,進行最原始的拍賣。看貨舉手喊價,價高者得。成交價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礦洞前的拍賣是小生意。如果出產大貨,洞主會雇人先把石頭運下山。參加在村里不定期舉行的大型拍賣會 ,這時,一些神秘的大客戶才會到來,成交價高達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張天元這一次來參加的交易會,其實就是村里頭的大型拍賣會,這里才是真正能淘到寶貝的,一般上山買的 話,東西表現都不算好。
當然了,這拍賣會上主要還是拍賣的雞血石。至于那昌化田黃石,還真不多見,早年有專家對這昌化田黃石進行過鑒定,認為這個遠不如壽山田黃石那么值錢,也不如壽山田黃石有特點,甚至不應該命名為田黃石,這是 對壽山田黃石的一種侮辱。
可是要明白一點,這年頭,真正的壽山田黃石已經是開采光了。既然出現了這一種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石頭,那么自然是會有很多人炒的,更何況這昌化田黃石無論怎么說也是雞血石的一種,雕刻出來的東西。依舊是漂 亮得很,所以縱然價格沒有壽山田黃石那么高,但是在市場上依然是非常值錢的。
所以現在開采這種昌化田黃石的人。還真得不在少數,也有大量的人因為這個而發財。
當然。有發財的,也就有因為這個而送掉性命的。畢竟這開采礦石,危險食種都是伴隨著的。
我國印章石文化博大精深,而作為華夏最著名的印章石之一的江浙昌化石更是中華玉文化中的一朵萌發,綻 放的奇葩。
昌化石文化淵源流長,距今已經走過了600多個年頭,數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被譽為“石中皇后”。近年 來,昌化雞血石資源由于過度的開采開始走枯竭,這使得昌化石文化開始出現遺缺。
然而,昌化田黃,尤其是昌化田黃雞血的出現卻又一次延續了昌化石的神話。
昌化田黃石是昌化石之新秀,昌化田黃石“無根而璞”,通靈透亮,溫潤細潔,其中昌化田黃雞血石更是兼 備田黃石和雞血石兩者麗質,故稱為“寶中之寶”,“帝后之緣”。
換句話說,在很多人的眼里,這昌化田黃雞血石甚至根本就是壽山田黃石和昌化雞血石的合體,應該更昂貴 才對。
其實昌化田黃石的發現,并不是源自于老穆的發現,他的發現,只是讓昌化田黃石又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之中而已。
據史料記載,昌化田黃石的個別發現始于清代,上浦歷史博物館曾征集到清光緒書畫家張辛篆刻的昌化田黃 石章。
80年代以后,隨著昌化田黃石的陸續發現和壽山等地商人的頻繁采購,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它的真實面目和價90年代后期形成了較大的采挖規模。其間,平溪,玉山,半嶺等村均有石農在康山嶺北坡,南坡先后采得昌 化田黃石,由于昌化田黃石和昌化雞血石一樣名貴,因為迅速掀起了一股“掘黃熱”。
與此同時,一些埋藏在泥沙下已形成田黃質地的雞血石和夠不上田黃質地的凍石,彩石亦大量產出。至今,
采挖的范圍已經上連昌化石礦洞,下至水田,濕地,溪澗。由此昌化田黃石開始聞名于大江南北。
壽山石特指壽山村周圍山脈中的一種巖石,是酸性火山巖交代蝕變的產物,其質地細膩,色彩艷麗,能達到雕琢工藝品的要求。在珠寶市場上,壽山石根據其產狀大致分為三類,即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它們在質地 和價值方面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田坑石優于水坑石,水坑石優于山坑石。田黃石就是屬于田坑石的一種。
在田黃石史上,壽山田黃石歷盡了幾百年的統治地位,然而,昌化田黃石的出現使壽山田黃石的“石帝”地 位受到沖擊,而兩者究竟有何區別?
張天元對此不了解,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昌化田黃石的存在,所以就看向了老穆,想讓老穆說一說。
老穆可惜雖然懂這些石頭。但是文化程度卻不高,于是只能求助于老于掌柜了。
老于掌柜摸了摸下巴。似乎是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才說道:“這么說吧。這兩種石頭的差別很多,你們以 后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我今天就只是提一提他們之間的異同點吧。”
“也行,我對這昌化田黃石是一點都不懂,有勞了,老于掌柜。”張天元絕對是一個求知若渴的人,遇到這種事兒,他從來都是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搞清楚了,否則的話。自己總覺得心里頭缺點什么,睡不著覺,干不好事 兒,走路的時候心思都在別的地方。
“先說相同點吧,昌化田黃石與壽山田黃石在顏色、光澤、透明度、折射率、相對密度、摩氏硬度、斷口和 成因方面均相似;石質均具有‘六德’的標準;以致密塊狀構造為主,伴有脈狀構造;結構以顯微隱晶質結構、
顯微粒狀結構和鱗片變晶結構出現;石皮的顏色主要有黃色石皮、白色石皮和黑色石皮,這個也俗稱烏鴉皮;肌理主要呈現不定型或假六方片狀、板狀;主要礦物成分相似,均為以地開石為主的高嶺石族粘上礦物。”老于掌 柜很仔細地說道。
“六德,什么是六德啊?”王思遠插了一句話問道。
“細、潔、溫、潤、凝、膩!這就是田黃石的六德了。”張天元給他回答了一句。然后看向老于掌柜說道:
“您繼續說,不同點是什么,這才是關鍵啊。”
“不同點:昌化田黃石主要產于梯田,而壽山田黃石主要產于水田;昌化田黃石多呈棱角狀少壽山田黃石的鵝卵狀;壽山田黃石含有珍珠石。昌化田黃石含有明礬行,偶見辰砂相伴;壽山田黃石的石皮主要為不規則板狀緊密堆積在一起而昌化山黃石中石皮與‘雞血’主要呈現鱗片狀結構;昌化田黃凍石有別于壽山田黃凍中的團粒 狀結構而呈現假六方片狀或板狀。”老于掌柜回答道。
“老于啊,你說的這些我們根本聽不懂啊。你就說這兩種東西到底哪個值錢吧。”王思遠聽了半天,也沒明 白老于掌柜所說的都是些什么意思。于是就有些急了,干脆直接問道。
“由于昌化田黃的歷史地位和市場表現不能與壽山田黃比。因此價格上差距較大。壽山田黃中最高級別的石 料價格可達10萬元/克,頂級的昌化田黃價格也不過4000到5000元/克,后者價格是前者的1/30到1/20之間。”
老于掌柜這才說道。
旁邊老穆這個時候喝了一杯酒,透露了一個消息說,在近期昌化當地的拍賣會上,一塊800多克的昌化田黃 拍出400多萬元的高價。
“所以我覺得從價格差距上看,昌化田黃還有很大收藏空間。”老于掌柜點了點頭說道:“很多人不知道昌化田黃,其實好的昌化田黃不比壽山田黃遜色,有些人說什么壽山田黃石更有歷史底蘊,其實這話值得商榷,因為早在古時候,昌化田黃其實已經被用于制作印章了,我甚至懷疑,我們一直以為的印章皇帝,其實不應該是壽 山田黃,而應該是昌化田黃。”
“這一點我能理解,因為我就不知道還有昌化田黃石的存在,這宣傳也未免太跟不上趟了吧?”張天元疑惑 地問道。
“其實吧,無論是質地還是外觀,抑或歷史,昌化田黃石都毫不遜色于壽山田黃石,只不過人總是有個先入為主的概念啊,這就跟汽車是一個道理,如果你的汽車質量已經追上了寶馬奔馳,可別人也會覺得你這個不如寶 馬和奔馳,尤其是國產車,最是會受到這樣的懷疑了。而且昌化田黃石從一開始出來,就是打著田黃石的名號,
看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壽山田黃石的山寨貨,這也無形中貶低了自己,實屬無奈啊,不過這個應該會有改變的,
畢竟壽山田黃石已經沒有了,現在只能在收藏者之間流通,而昌化田黃石卻還有流通的巨大空間。”
“這是因為除價差外,兩種石頭儲藏量也有所不同。由于身處昌化原產地,老穆應該對各種石頭的礦藏情況很了解。”說到這里,老于掌柜看了老穆一眼,見老穆點頭,這才繼續說道:“據他所說,在昌化,目前可能儲藏田黃的范圍估計還能再挖掘十余二十年,但可挖掘到的田黃并不多,有一定的存量用于市場流通,但數量有限,不會大量沖擊市場,而壽山田黃據傳資源已枯竭,只剩部分仍在市面流通或儲藏于民間。也就是說啊,現在收 藏昌化田黃石,日后肯定會升值的,這一點根本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