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人齊聚聚軒閣,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一念長空第362章施主悟性不錯 而陶謙,這一次派出來催促的人,名為陳登!
陳登學識淵博,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而且本身年齡不大,陶謙認為,應該能夠跟比較談得來。而且,雖然是去催促,但總不能把惹生氣了是吧,因此,派能言善道的陳登去催促加快腳步,絕對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了。
“聽說雙非可是一個非常不好應付的人,這次主公可真是給我安排了一個頭疼的任務呢。長文(陳群字),你跟相識,不如此行和我一起去如何?”陳登對陳群說道。
原來陳登的祖上跟陳群的祖上本是一族人,就好比兄弟二人,大哥繼承家業,老二外出打拼。下邳的陳氏一族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潁川陳氏一族的外族。無論陳登一家如今有多么輝煌,但潁川那可是隸屬于司隸州的,相比之下,徐州的下邳簡直稱得上是“偏遠山區”了。
不過,這些都是和平時期的價值觀了。在和平時期,“偏遠山區”的小地主絕對比不上京城大員。甚至于這些京城大員還會看不起這些暴發戶,“窮”親戚呢。可亂世來臨,情況就瞬間顛倒過來了,你在京城無論當多大的官,可能也沒有“偏遠山區”當土皇帝的實權來得好。
所以,現在才會出現陳群父子跑到徐州來投奔陳登父子的情況。而陳登,年紀輕輕,就早已經成為縣長級別的人物;可陳群,年齡也不小了。才華也不比陳登弱,結果卻還是找不到什么機會表現自己。也虧得陳登父子人品算是不錯的了。如果換成其他人,鳥都不會鳥你。你們以前不是爆了嗎。京城來的大老爺呢,看不起我們這些鄉下親戚,現在還不是夾著狗尾巴跑來投奔我們來了?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是冷言熱諷,給你們吃酸菜剩魚湯了!
聽了陳登的話,陳群一陣苦笑,
“相識?沒錯。但那是不打不相識的相識啊。元龍,你就不怕我去了,會把事情變得更加復雜嗎?”陳群說道。
陳登卻是搖了搖頭。
“事情可不能光看表面,應該從本質上去出發。當初長文你跟為什么會起矛盾?還不是因為他想招攬于你。既然想招攬你,說明他是很看重你的才華的。如今大家也都不是小孩子了,我想應該還不至于發生什么鬧劇吧。”
這就是陳登找上陳群的根本原因,如果還是一如既往的看重陳群的話,那么陳群的存在絕對不會起到反作用,是會對行動有利的。陳登可絕對不是什么會隨意亂來之人。
“況且,你妹妹如今又已嫁給了的好兄弟辛毗為妻,無論怎么樣。都不至于驅趕于你吧。”陳登繼續說道。
陳群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其實,這段寄人籬下的日子,雖然陳登父子并沒有對陳群父子怎么樣。但陳群肯定還是感覺到了不少不自在的。經歷了這樣的動亂,當年的銳氣也早已經沒有了。
要不然,如果還是以前的陳群的話。不說會不會對他怎么樣,他陳群本身就不會給好臉色看的!反而是現在。如果還真的像以前那樣,打算招攬于他的話。陳群估計會放下臉面,跟著去曹營混。
那樣或許會被人認為是沒有傲骨,但至少是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怎么也比現在寄人籬下的生活要好吧。
不過,陳登跟陳群兩人顯然是要失算了。如果戲志才在這里的話,一定會大聲笑道:哈哈哈哈!你們居然用常理去推測,簡直大錯特錯嘛,咳咳咳咳咳 某個不起眼的寺廟里,
當然了,如今徐州這里的寺廟,都是同一個時期,同一個人所負責建造,估計除了極個別特殊的,其他所有的寺廟,都稱得上是一個“不起眼”吧。就好像同一個小區的房子一樣,每一棟從外面看都是一個模樣。
跟寺廟的方丈相對而坐,這是一個頭發花花,胡子花花,一臉暮然的干瘦老頭,第一眼看到,就感覺這人大不簡單,是個真正的大師級人物,就跟傳說中的掃地僧一樣。而不像先前經過的其他寺廟,一個個肥頭大耳,油光滿面的樣子,讓人感覺不是土匪,就是地主!
還記得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其中有一關就是被一個和尚給救的。很明顯,如今也是打算利用同樣的手段,讓寺廟里的和尚來幫他進行消失計劃了。只要能夠確定對方是個真正的大師,而不是什么阿諛奉承,害怕權貴的世俗人物,那么,就能夠請對方幫忙,合演一出原地消失的靈異戲碼。
而此時,試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
“大師覺得我這個人如何?”開口問道。
老方丈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淡淡的回道,
“施主悟性不錯。”
頓時眼睛一亮,厲害!這也能看出來,果真有眼光,是個高僧啊!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下來,完全可以找對方幫忙了。當然,為了慎重起見,還是要繼續試探一下的。(喂,你到底有多么不慎重啊)
“在下幾年前偶然想到了一個畿子,不如大師幫忙品評一番如何?”說著,厚著臉皮抄襲起來,“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既然是真正的高僧人物,想要讓對方幫忙,顯然不可能以利誘之,也不可能以勢逼之。要讓對方“誤以為”自己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悟性的佛門潛力人物,乃至于是什么佛陀轉世。如此一來,對方就會真心的,主動的,用盡全力,哪怕豁出性命來的去幫了!
“施主悟性不錯。”老方丈臉上根本沒有任何變化,淡然的說道。
這一下,頓時產生了敬畏之情!這才是真正的高僧啊!像其他那些所謂的高僧,第一次聽到這話的時候,那又驚又喜,又激動又感嘆的,都已經不知道動了多少個癡念嗔念了。唯獨只有真正的高僧,才會表現得如此淡然,估計這種境界人家早就領會到了呢。
確實,這個畿子的佛意根本算不得多么高深,唯一稱得上是亮點的,就是它是一首畿子,是一首禪詩吧。
略帶興奮,又略帶不服氣的繼續說道,
“可在下最近突然又有一悟,不如再請大師來幫忙品評一番如何?”(。)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積分提示 ·每票3
·積分2
·評論刪除積分4
·精華書評積分50
·保持版面清潔,請勿灌水!
·投光每日推薦票,積分賺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