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五章 重返越中

第三卷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四百一十五章重返越中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第三卷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四百一十五章重返越中  美濃,加治田城。..

  武田信玄的死訊,以及他的遺命是一同送至,李曉的手中。

  雖然早有了準備,聞之信玄病死的消息,李曉仍忍不住唏噓不已。

  來到戰國十二年,作為一名穿越眾,多少也耳睹目染不少這個時代武士固有的忠君之情。

  為主君承擔責任而切腹的飯富虎昌,為主君盡忠,奮戰至最后一人寧死不降的直江景綱,這樣的人物即便是作為敵手,李曉亦深深為之敬佩。

  盡管作為一個現代人,李曉并沒有那么根深蒂固的忠君觀念,但是對于李曉而言,沒有信玄就沒有李曉的今日。

  李曉雖非正人君子,但還是懂得知恩圖報這個道理的。

  信玄對李曉的提攜之情,知遇之恩,這份恩情,他不能視若無睹。

  李曉對部下言道:“命令全軍服喪,絕一切娛樂,以祭奠御館大人在天之靈。”

  “喔!”

  “另外命本多大人,代表我一趟前往躑躅崎館,祭奠主公。”

  處理完信玄治喪之事后,李曉抽開信玄臨死留給自己的遺命。

  “什么?主公,居然將風林火山旗傳給了勝賴殿下?”

  李曉掩上信,似乎歷史上信玄不曾有這種做法,這是怎么回事。

  隨即李曉取來,橫谷幸重在信濃收集的情報資料,終于弄清楚了信玄在宣布遺命的情況。

  在信玄宣布遺命時,有二十多位武田家宿老,除了在外領兵的李曉,秋山之外,幾乎重要家臣皆在。并且真田家亦在場。

  所以李曉要弄清楚具體情況,并不困難。

  李曉唯一詫異的是,勝賴居然在武田信玄宣布遺命時,與信玄頂牛,讓信玄不得不更改了最后遺命。

  歷史進入了岔路。

  李曉不知勝賴如此的后果,會帶給武田家什么結果。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勝賴比歷史上更加強大了,在武田家擁有更高的權柄了。

  勝賴直接得到了信玄的直接認可。連武田信玄亦不能不忽視勝賴的意見,而更改遺命。

  信玄并非沒有惱怒之下更改勝賴繼位的可能。但是他權衡之下,肯定不敢這么做。

  若信玄敢更改嫡位繼承人,李曉就敢第一個不答應,當然還要加一個真田家。

  盡管信玄仍在武田家中擁有絕對話語權,但是與歷史上不同。勝賴羽翼已豐。

  當年在高遠城時,武田勝賴麾下那幫家臣,現在都已經各據一方,四面為勝賴呼應,并搖旗吶喊。..

  今天李曉,真田幸隆。真田昌幸都是武田家舉足輕重的家臣。

  而保科正直亦繼承保科正俊為保科家家主。

  保科正直的弟弟,保科昌月已改名為內藤昌月,成為四名臣中內藤昌豐的養子,將來會繼承內藤家的家業。

  大熊朝秀已為駿河小山城城主。

  現今武田勝賴的勢力足以與武田四名臣加一個秋山信友打擂臺了。

  武田家已并非信玄一人的武田。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在武田勝賴堅持意見之下,信玄放棄了守喪三年的決定,轉而支持武田勝賴與織田爭霸天下。

  可以肯定,這點肯定比歷史上,武田勝賴在四名臣阻擾下,一意孤行與織田家死磕來得好。

  但是亦有不利之處,少了信玄這層光環所在,這兩到三年。絕對是武田家的虛弱期。

  信玄驟死,武田家內外部敵人。肯定會陸續浮出水面來,所以沒有時間給武田勝賴整合內部矛盾。再與織田死磕了。

  想到這里,李曉立即寫一封信,準備命本多正信轉交給武田勝賴。

  李曉在信中除了將明確表態,支持武田勝賴繼承武田家家督之位外。

  李曉還決定讓藤堂高虎,土屋昌恒二人率旗本備,騎馬備進入甲斐,表面上是以護送信玄靈柩名義至躑躅崎館,實際上是借調給武田勝賴,輔助他繼位這段期間,對內鎮壓不臣,對外抵御外敵。

  李曉以他的實際行動來對外人表明他力挺武田勝賴的態度,這比在說一百句好話在信中奉承武田勝賴都來的有用。

  處理完這些之后,李曉平靜下心情,隨即一股喜意涌上心頭。

  信玄一死,對于信長而言是大敵歸去,而對于李曉而言,武田家內部再也無人可以遏制住他。

  以李曉目前的領地,為武田家本領三分之一。

  李曉現在兵力,與本家動員力前三名的高坂,山縣,內藤三人相當。

  信玄在世時,李曉一直小心翼翼,游走在邊緣,不敢有絲毫越矩之處。

  眼下信玄一去,換成支撐和信賴李曉的武田勝賴上位,李曉即可以大展拳腳了。

  四十萬石領地,對李曉而言,實在太小,守成尚且不足,更不用說是進取了。

  乘著距離長筱合戰,還有兩年時間,這段時間對李曉而言,目光可以放得更加長遠了。

  佐渡雖小,卻有價值十數萬石的佐渡金山在手,這是上天資與的王霸之地。

  西面的能登有二十二萬石,其國內混亂,長續連的家臣專橫,內斗不止,其沒有強大勢力坐鎮,正可以乘亂進取,一鼓而下。

  取了這兩地之后,李曉即可以越中,能登之地,作為后方屯耕備戰,另外通海路,以明國海商,葡萄牙人進行海貿,再以佐渡金山,神岡銀山貨往外國賺取大量資金。

  如此即便長筱合戰,武田在決戰中敗北。

  李曉亦可以憑越中,能登之地,作為退路,抵御信長席卷天下之勢數年,不成問題。

  但是李曉要能登,亦非輕而易舉,這難度來自外部。而并非內在。

  在聞之信玄病故的消息后,以越后大將甘糟景持,齋藤朝信,本莊繁長率領一萬兩千越中攻略軍,暫時撤退。

  雖說松倉城防線,固然有木下秀長加竹中重治,以及近五千軍勢駐守。還有守城大炮的協助。

  在這場近兩個月的越中攻略中,雖上杉謙信本人沒有親自出馬。但是上杉軍亦給與了天神山城,松倉城一線極大的壓力。

  天神山城一度差點被越后軍攻破。

  最后作為二線的神保長憲,率領三千援軍從富山城出陣,抵達松倉城后,兩軍戰事才進入僵局。拖延至越后退兵。

  不說上杉謙信對越中虎視眈眈,在美濃的加治田城,郡上八幡城李曉亦不會拱手讓給織田家。

  所以必須駐兵防守。

  憑著對歷史大事的熟知,李曉心知在兩年之中,信長不會對武田家有大規模的戰事。

  但是這不表示,李曉對這條美濃防線可以掉以輕心。

  李曉準備下達調令。命島勝猛作為加治田城城主,坐鎮這中濃腹心之地,保持與東美濃通道的暢通,并作為美濃李曉勢力的總大將。負責這個地區的守備。

  為了加強島勝猛的實力,李曉將神岡備,蛇尾備,以及大筒備都調撥給他使用。

  另外馬場昌房移駐東殿山城,負責郡上守備。

  安排下這二人后,李曉自信信長只要不出動主力,美濃應可以安然無恙。

  至于李曉本人,將不會留在美濃。現在飛驒山脈已經解冰封。

  李曉準備不日就率領馬場昌房之前帶領來的三千軍勢,從飛驒返回越中。準備親自主持對佐渡的戰事。

  由于大半兵力都被上杉,織田牽制。李曉現在等于綁了一只手,與人打架,實力大減。

  但是先佐渡,再能登,攻略兩地,擴充實力,刻不容緩。

  這必須在長筱合戰之前完成。

  這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信長需要此時間來掃清西面勢力,最后合天下之力,與代表關東勢力的武田決戰。

  李曉亦要在此期間,盡量擴軍備戰,眼下只能比誰下手更快一點了。

  李曉將這一切細細想了一遍后,覺得沒有什么大礙,于是立即開始動手寫信。

  遠江,信濃交界的青崩峠。

  從遠江前線返回的,武田上洛大軍,三軍盡白衣。

  山道之上,作為出身甲斐郡內的一名普通足輕平九郎,正神色茫然地走著。

  在這次上洛之中,他沒有完成見識一下京都的心愿,只是亦在三方原合戰之中,獲得了一顆首級的斬獲。

  領主大人小山田信茂給他兩貫的賞賜,并沒有令他有多少欣喜,特別是在御館大人病逝的情況下。

  作為甲斐人,他深知信玄給他們帶來了什么,攻略多少多少石高的領地,他不懂,攻陷這座那座城池,他也記不得名字。

  但他知道自武田信玄成為武田家家主以來,甲斐人終于可以吃上產自信濃香噴噴的大米。

  那惠及百姓的龍王堤,令家門口的笛吹川再也沒有泛濫過。

  這比領主在外打了多少個勝戰,更令百姓記住他。

  可是這樣的領主大人,卻身故了。

  猛然之間,平九郎抬起了頭,那風林火山旗和諏訪明神旗在眼前迎風鼓動。

  旗幟之下,一人正戴著諏訪法性盔。

  看著這熟悉的旗幟與盔甲,恍惚之間平九郎以為自己又再度看到了信玄公。

  但是當他回過神來的一刻,心底卻知道對方已不是信玄公了。

  新的御館大人騎乘戰馬,在馬場,內藤,小山田,穴山等大人簇擁下緩緩前進。

  平九郎內心忐忑,這位新任御館大人會為武田家到底會帶來什么?

  不僅是平九郎,武田家上下亦在問著同樣一個問題。

  以下字數免費。

  嗯,信玄之死,是一個分水嶺,本書進度完成三分之二。

  接下來就是長筱合戰的大劇情,這我已鋪墊夠久了。

  長筱合戰之后,本書就脫離歷史的大框架。

  最后奮力求訂閱,推薦票,有能力的書友多幫助一下。

  本書成績越好,就越有可能上封推。

  封推,這對于戰國這樣小眾書,是很大的幫助,對我也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所以拜托大家了。

  我會繼續努力。

.hxsk.最新更新來自

飛翔鳥中文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