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產業競爭第870章產業競爭 從8月中旬一直到月末,許壽山所轄聯合艦隊第870章內閣會議,代表海軍部發言的山本權兵衛痛心疾首的報告了日本艦隊在中國戰艦面前的悲劇地位,而這一次,他帶來了更為龐大、更為激進的海軍擴軍計劃。
將原本5000萬日元(約合2300萬兩庫平銀)的海軍擴建計劃再次上調到9000萬日元,原本計劃建造9艘鐵甲艦、11艘裝甲巡洋艦的計劃上,增加了4艘11000噸級鐵甲艦的需求。而這一次。海軍部還要求內閣政府向英國方面進行斡旋。能夠像中國海軍一樣購買最先進的海軍上將級鐵甲艦。
同時,山本權兵衛提出,為加快海軍裝備的提升,希望追加德國、法國方面的造艦合約,現在,即便是日本,想從英國購置最先進的戰艦,這訂單也是要排在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之后的。這顯然讓日本人有些歇斯底里。
而龐大的軍備計劃整個周期長達10年,而西鄉從道和山本權兵衛都強烈要求在兩年內為日本海軍先行購置4艘以上的新型鐵甲艦,以應對中國方面壓制性的海軍優勢。
這一次,對于海軍部提出的海軍擴建計劃,這一次內閣大佬們幾乎毫無異議的給予的支持,不過,明治天皇、三條實美、伊藤博文三人卻很清楚一個事實,政府根本拿不出這么一大筆的追加款。
讓他們下定決心投入這一大筆費用的唯一原因,那是因為,這筆龐大的投資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逐年投入,以目前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支付。這也許還有辦法解決!
當然,今天這一次內閣會議的主題,海軍擴建其實并非主題,畢竟海軍向英國方面訂購戰艦的合約早就已經開始,英國這一次出面斡旋中日爭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日本海軍龐大的訂單。
現在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另外一個問題,一個更為尖銳的問題是,大筆的還軍費投入之后,原本制定的《征討清國策》現在顯然已經過時,隔海相望的早就不是那個疲弱的滿清王朝,而是一個武裝到牙齒、時時刻刻磨刀霍霍的強大敵手…至少,在數年內,大日本帝國顯然無法戰勝對手。
而當初以朝鮮為跳板的戰略,經過兩次朝鮮沖突失利后,海軍部、陸軍部顯然都已經深感入侵朝鮮的無力,如果沒有朝鮮作為跳板,日本任何試圖直接與中國交戰的戰略顯然都缺少基本的后勤可能性!
但這種局面下,盡管外交上還在遭到中國新政府的極力打壓,明治天皇還是在今天的內閣會議上提出了另外一種海上的擴張方案進行討論,這是由小松宮彰仁親王全面籌劃半年多制定的《太平洋島嶼征討方略》。
1889年9月16日,在英國駐華公使鮑爾的極力斡旋下,日本政府終于在中日貿易爭端中作出了重大的讓步,同意了曾紀澤提出的關于關稅、領事裁判權等6個方面的要求,不過,日本人最終還是拒絕了貿易賠款、軍事駐軍等3個方面的要求。
獲悉這一系列的成果之后,秦鎧不動聲色的下達了收網的指令,曾紀澤在會同陳季同、伍廷芳商議后,與9月20日正式與日本簽署了《中日天津條約續案》,條約除了利用“利益均沾”原則獲取列強在日本的同等權益,更重要的一點是,條約的簽署徹底剝奪日本工商業發展的土壤。
這無疑是秦鎧對日政策的重要思路,隨著關稅談判的簽署,國內發達的工商業將會迅速擊垮日本的產業鏈…當然,這并不是說日本的產業無法生存,明治維新后,盡管國內農稅、商稅一路高企,但是,日本政府大力扶持的財閥產業,充分享受了日本政府給予的減免稅收、資本投入方面的優勢,事實上,日本國內的產業還是在發展!
而且,鑒于日本國內勞力資源低廉的因素,這些財閥產業,比如通訊、鐵路、船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其實都讓這些大財閥獲取了大量的利潤,不過,這個時代,光憑著這些基礎產業和日本殖產業的高額稅收,日本想要實現工業化的進程,顯然是不夠的!
中國商品傾銷喪失,將大大降低日本產業獲取外匯的能力,同時,日本產業也將因為失去競爭力導致無法生存,這也必讓日本已經十分脆弱的輕工業經濟雪上加霜!
至于日本的重工業,雖然目前在軍方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不小的發展,不過,這種吸血式的發展,根本不具備持續性,而秦鎧完全不介意在任何時候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加上一個個絆腳石!
就在9月21日,《中日天津條約續案》簽署后的第二天,秦鎧內閣向國家議會提交了《促進海外貿易六點激勵措施的提案》,展開新一輪的產業競爭!(…)
閱讀設置保存設置最新評論 ①精彩小說《》連載于吞噬,更多關于《》內容,
吞噬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