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人錄 442章 內經的陰陽能量觀
正文442章內經的陰陽能量觀
學校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后面的幾門,顧飛還是乖乖的去考了。
逃課的話還說的過去,但是逃避考試就說不過去了。雖然這個考試很沒有意義。中醫本來沒有什么固定的答案的,全靠醫生臨床靈活運用。沒有什么病非要用什么藥治療的事情,也就是說中醫本身是靈活的,而不是死板的。所以中醫問題很多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現在仔細分析一個中醫各科的考題。
中醫基礎這門的考題,偏向手基礎概念性的東西。往往是中醫的一寫最基本名詞的解釋。不過問題就出來了,中醫基礎如果按照中醫本身來說的話,應該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講述的就是一些中醫基礎概念性的問題。但是黃帝內經所敘述的過于深奧了,不論是最基礎的陰陽關系也好,最基礎的五臟六腑的關系也好,光太素部分的中醫基礎,就不是大一學生能夠理解的。所以教科書就大大的簡化了,吧黃帝內經的中醫基礎簡化了,變得通俗易懂了。但是這種對中醫真的是好事嗎?變得簡單了,就好么?本來中醫基礎沒有一點的古文基礎,沒有一定道家修養,是不好理解的。但是科班把這個最關鍵的一步給大大簡化了。所以中醫基礎這個書講的是簡化以后的中醫基礎,并非真正的中醫基礎。剛開頭的陰陽關系,中醫基礎課本就表述的很不好。
因為陰陽關系來說”是中醫基礎中的基礎。在內經中,反復提高了陰陽之間關系,絕對不是簡單的那種陰陽互化關系。陰陽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復雜和深奧的。內經中的陰陽應象大論比較詳細的講述了陰陽。
絕對不是教科書上的陰陽關系那么簡單的。開篇就強調了陰陽的重要性: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句話就可以看出陰陽的重要性來。天地的規則和總綱。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積為積累的意思,陽升為天,陰降為地。陰性質靜,陽性質動。
所以在陽氣的帶動下,陰才會生長。用樣在陽氣的帶動下,陰會潛藏。
也就是說”陽占有絕對領導的地位,而陰是隨著陽的變換而變化的。
所以陰屬于被動的一方”陽屬于主動的一方。所以這個陽化的是氣,陰生成的是形體。而這個形體是在氣的推動下才能生存的。這一段話,講的是陰陽之間的一個變化關系。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饗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這一段說的是寒熱寫致的病的關系。說的是身體的表現。身體的寒熱到一定程度會互相轉化的。寒氣屬陰,陰化濁。這個濁就是陰轉化的一種情況。與之對應的是清氣,清氣是陽氣所化。本來應該清氣在上,濁氣在下的,這是身體的正常規律。但是如果發生清氣在下的時候則會發生腹瀉,如果出現濁氣上的情況就會發生脹。這是陰陽錯亂的一種情況。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這段說的是天人類比。上竅代表天,也代表頭部。濁陰出下竅,是大小便從二陰排出。清陽走皮膚,濁陰走五臟。清陽充實四肢,所以四肢才有力量,也是陽氣的功用之一。而濁陰的去處就是六腑了。
所以身體里面。這個清陽跟濁陰各有各的路徑的,各有各的歸處,是非常規律性的。這段類比天地,說明人體的濁陰跟清陽都有自己運行的規律。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芳。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口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厚則泄,薄則通。
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這段歷來有爭議,這個味到底指的是什么?這里的歸又代表什么?
唐代王冰注釋為:,“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故云食之也。”認為氣是生成精的,味是生成形的。因而他又說,“形食味,故味歸形:,精食氣,故氣歸精”。顯然,這里的,“歸”是生成的意思。
然而,他將,“化生精”解釋成,“精微之液,惟血化而成”且,“化生精,故精歸化”。一方面拉出來經文沒有涉及的。血”另一方面又把“歸”的含義改變為“來源于”
了。此外,
他認為“氣傷于味”是“精血內結,郁為穢腐攻胃,則五味倨然不得入也。女人重身精化,百日皆傷于味也”也讓人有離題之感。所以說王冰這段解釋的前后矛盾。
明代張景岳《類經》注釋“味歸形,形歸氣”云:“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歸形。形之存亡,由氣之聚散,故形歸于氣。”并且又把“氣歸精”“精化為氣”做了互化的理解:“精化為氣,謂元氣由精而化也。”然上文既云氣歸精,是氣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氣,是精生氣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氣互根之妙,以應上文天地之義也。”張景岳把歸理解為生成之意。
與張景岳相反,清代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將則“氣歸精”解釋成精生氣了:“陽氣生于陰精,故氣歸于精。”
毋庸枚舉,可以看出,多數注家對“歸”的含義作了隨句取義,令人費解了。歸,有兩個趨向相反的義項。一是有“歸結為、成為、走向”之義,《詩約周櫨桃天》言女子出嫁云“之子于歸”《三國志,
蜀接諸葛亮傳》云“若水之歸海”。這個義項多見。二是有“歸還、
返回到、來源于”之義,《削子兵辦軍爭》云“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所以這個歸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本書作者偏向于第二種解釋,那就是來源于的解釋。屬于一個源頭關系。味來源于形體,形體來源于氣,氣來源于精,精來源于造化。當然這個只是我的理解,大家也可以參考下別人的理解。我是從道家的無中生有的角度來考慮的。從化到味,是能量一級級變化的結果。也是從無形到有形的一種變化。我前文曾經講過類似的觀點。所以這里的歸應該是來源之意。
另有“食”字,作動詞也有兩個趨向相反的義項。一是“吃”
如《禮記,大學》云“食而不知其味”此義項多用,可引申為“消耗、銷蝕”:一是“供給,給……吃”同“飼”如《商君扒農戰》云“先實公倉,收余以食親”。
這里的食字代表什么意思呢?筆者的觀點是供給的意思。就是說精氣的能量供給氣來消耗和使用,形的能量是味能量的來源,味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形的能量所產生的。
所以這個氣來源于精,味來源于形。后文中的化生精,和氣生形,也正符合我的解釋。所以這里的味形氣精化處于不同能量層次上的東西,并非是一個能量層面上來敘述的。類似于道家的先天和后天之分。現在人的解釋,往往從生理上來解釋,這種解釋偏離內經的意思很遠的,但是現代的人比較理解:味歸形(形食味),形歸氣,氣歸精(精食氣),精歸化,化生精,精化為氣,氣生形。也就是說,飲食物的味滋養、生成、充實生物的形體組織,形體組織產生了具有活力和功能的氣,氣的作用生成了具有生殖功能的精,精蘊涵并產生了化的作用和過程。化的發生(出現新生命)又生成了具豐生殖功能的精,
精又產生了氣,氣又生成了形體組織。當然,接下去形體組織依賴于味的滋養,周而復始這種從生理上的解釋。大家能看明白,但是卻根本不是內經原意了,所以教科書上的解釋全是現代人自己的觀點所解釋的,充滿著非常多的錯誤。把味形氣精化認為是一個層面的東西,這種理解是非常錯誤的。
古代的能量觀點非常獨特的,我上次提到的先天五太。就是這種不同層次的能量關。而內經這里的原文,也類似道家先天五太的能量觀,所以道醫同源。你不了解道家,根本讀不懂黃帝內經鋒。
所以,現在大學的教科書,從最基礎的知識上,就已經充斥著現代人的思想關,離原本的含義已經非常遠了。所以陰陽層面的內經觀點,是非常深奧的。它牽扯到不同層次的能量觀點。絕對不是現代人所理解的那樣。教科書中說的陰陽關系非常的膚淺,有蒙混過關的意思,估計就算是編寫的人都不理解,只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詞語一帶而過罷了。
ps這本書寫到現在已經有一整年的時間了,期間經歷了不少風雨,我也曾經放棄過一段時間。但是,我回頭一想,如果我都不寫的話,還會有誰去寫這樣的小說?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