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人錄 222章 周易深意
222章周易深意
李慕菊說道:“顧飛,現在切入正題吧,道醫這門課,從名字上看應該是道家跟中醫的結合吧,具體到底是怎么結合的呢?”
顧飛說道:“道醫不分家。先有道后有醫。道入塵世為醫,解決人的病痛,積累功德,所以中醫是道家的入世之學。中醫的理論都是來自道家的,中醫的根也是道家。現在很多人硬生生的把中醫跟道家分割開,只承認中藥的功效,把中醫理論拋之一邊,典型的棄醫廢藥,現在很多的所謂科學人士就持這個論調。只承認中藥是有效的,中醫理論是無用的。這樣的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太大,下面的同學應該也有不少抱著這種想法。在這里我想說一句,抱著這種想法的同學,以后你們走出大學校園的時候,千萬別提我教過你們,我丟不起那個人。”
李慕菊說道:“你怎么說著說著就跑題啊,我讓你說怎么結合的,你倒好又開始你的長篇大論,批判起來了。”
顧飛說道:“好好,咱們切入正題,中醫的理論,你們那個中醫基礎理論的課本上寫的,什么陰陽,五行,都是分開來介紹的,這樣的做法不可取。陰陽,五行不能單獨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是教科書上寫的那么簡單。我們中醫的目的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看好病,所以理論必須和實際聯系起來。你說那么多是事而非的理論,結果完全應用不到實際的臨床中,那么你這個理論有意義么?陰陽和五行不要分開來說,一個病人往往是復雜的,經常出現寒熱夾雜,陰陽俱亂的情況,這個時候你怎么辨別?陰病?陽病?寒證?熱證?學中醫千萬不要公式化,要結合實際病癥來看。黃元御有一首詩不錯。
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④分焉。
這一句說的是宇宙起源,混沌的時候不分陰陽。到后來有了清濁之分,清升濁降,陰體展現出來,出現了兩儀之分。
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⑤。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上面的是黃元御的核心思想,體現了升降沉浮的思想,也就是五行不是靜止的,而是時刻運動的,在運動中維持著平衡。清濁之間出現了中氣,中氣就是陰陽升降的開關。左為陽,所以清氣左旋轉也就是逆時針運動,這種運動就是火的產生原理。濁氣順時針下降,變化為水。這個實際上說的是天地之間的氣的運動,地氣上升溫度升高,天氣下降,雨落了下來,自然溫度降低。人體也是這樣,跟天地的運行規律是一致的。一旦打破這個規律,人就要生病。黃元御的厲害之處就是構建了這個模型。把五行如何運行的模型勾畫了出來。上面說到火生水降,土居中央,那么木和金跑哪去了?下面接著解釋了,木升的力量不如火,只升了一半,所以變成了木氣,金氣下降的程度不如水,只下降了一半,所以變成了金氣。所以這個模型已經建立了。木火升,水金降,而土居中,是一個完美的次序。水火金木本質上就是人體內氣機的升降,而土居中為樞紐,來調和,這個就是人體五行的運行模式,來對應天地。
這個五行也是人體的五行模型,教科書上說的那些那個五行歸五臟,相生相克說的太淺薄了,你要是按五臟辨證看病就壞了。因為五行相生相克沒完沒了,你最后看哪個臟都有病,根本不知道怎么開藥了,所以真正的五行是黃元御說的這種模型,是動態的,是模擬天地運行的一種規律。”
李慕菊在旁邊鼓掌,指引大家一起鼓掌。頓時臺下的人同學都嘩嘩的鼓掌。
顧飛在黑板上寫下了五行運轉的圖案。說道:“大家好好的把這個圖案記下來,因為五行怎么對應人體,歷來都說的不是很清晰,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清朝的黃元御不隨波逐流,提出了這個五行的模型。這個模型不是發明,而是還原五行的真實面貌。黃元御這個人在在當時是御醫,是從民間直接選拔上去的御醫,他的醫術可想而知,是那些出生在世代御醫家庭所不能比的,正因為他的醫術高過當時的御醫,所以受到當時主流的排擠,他寫的書并不受人重視。大家都看過神醫喜來樂吧,黃元御就有點類似那個情節,不過黃元御是直接被皇帝提名的御醫,這點來說要比劇情當中的喜來樂要強的多。所以你們要好好的看看黃元御的事跡,查一下他的資料,不要應付哦,說不定,黃元御屬于考試的內容哦。”
下邊的學生聽得考試兩個字,眼睛都綠了,趕緊拿筆記上黃元御三個字。
顧飛伸了個懶腰,說道:“今天講的不少了,講了五行結構圖,講了黃元御的貢獻。其實黃元御的很多東西目前你們都是理解不了的,我只能從最淺顯的講起。現在我其實很頭痛,有些東西是很深的,我講了你們聽不懂,太淺顯了吧那就是浪費時間。真的是很難辦啊。”
李慕菊說道:“顧飛老師,下面的時間不然讓下面的同學提問題吧。”
顧飛點點頭。
李慕菊說道:“下面同學有問題的請舉手。”
瞬間,大教室上空舉滿了手。李慕菊隨手點了一個學生,那個學生站起來,問道:“我想問一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的含義。”
李慕菊說道:“其實這句話我可以給你解答。很多人都曾經解釋過這句話,但是一直有不少爭論。其實這句話不能分開來看,這句話講的其實是天地人三才,以及其中的聯系。天行健指的是天時不斷地循環,不停的運轉,也指天道不停的運轉,身為人就要順應天時,不停的隨著天時而運轉,其這里的自強不息,并不是后世說的發憤圖強的意思,而是順應天道天時的意思,君子自發的順應天道的順行而不偏離的意思。地勢坤,這里的勢就是積累的意思,積累能量,天地的運轉需要能量的,能量的來源在哪?在地勢,也就是地暗地的積蓄能量,供給天道的運轉。其實黃帝內經也說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這里的陰靜陽燥就是天行健,陽氣運行不止,陰靜就是,地勢坤,一直在默默地積蓄著能量。后面的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牽著到更深層的奧秘,陽為天為首,為領導地位,陽生長,那么陰也跟著長,陰陽都是一種互生狀態,陽殺代表消耗陽氣進行一些號令和功能,這個時候陰就會收藏起來,把能量提供給陽氣,是陽氣的后盾和能量來源。所以君子要學習這種暗地里積蓄能量的地勢,厚德載物,其實就是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出現的陰成形,陽化氣,陰成形,世間萬物的生產是地勢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所以這句話,千百年的人大部分都理解錯了。本質上是說的是陰體的轉化過程。其中的自強不息,其中的厚德載物都不是現在我們認為的理解,而是陰陽的一種轉換。天行健離不開地勢坤的積累,地勢坤為天行健提供能量,隨著天道的增長,地勢也會跟著一同增長,最終出現厚德載物,這時地勢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我們人就要去學習這種轉變過程,這是天地間最基本的規則。我們天地人三才定位,最終的目的就是我們人類如何去學習天地的基本規則,如果能與天地相互對應,這才是古人寫周易的本意。”
李慕菊講完,全場都愣住了,問那個問題的同學傻住了,嘩嘩,不自覺的,全場都拼命的鼓起掌來,大家都看不到李慕菊有那么深的學識,一個絕代美女怎么可能還能懂那么多呢,這簡直讓大家不能相信。
顧飛也跟著鼓起掌來。良久,掌聲才熄滅。顧飛說道:“李慕菊同學的解釋大家都聽到了,這句話確實如李慕菊同學所說,包含著很深的道理,絕代不是現在人所理解的那樣,那些解釋都是很膚淺的。牽著到,天地人三次,牽扯到陰陽深層的關系。好了,下課。“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