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電石燈 從此以后,鼠標一發不可收拾。每當他們吃核桃或者花生的時候,這家伙總是蹲在眾人面前,兩眼死盯著食物看,直到給它喂食為止。
不給它會縱著身子沖你低吼,好像小孩向大人討要吃食一樣。
如果還不給,它就毫不客氣朝你身上跳,后腳站立用前爪到你的手中劃拉核桃吃。
現在張倩每次吃山核桃,都要照顧好家中的三個小家伙,悟空、點點和鼠標,不過都是讓它們自己剝著吃。
“這還是云豹嗎,你真當寵物養了。”看小云豹砸吧砸吧吃核桃,蘇娜娜再次無語。
劉軍奇隔天打來電話的時候,劉軍浩以為還是要黃鱔血呢,趕忙開口勸阻道:“軍奇哥,黃鱔血沒效果的話你還是趕緊讓人家上街吧,這面癱可比不別的病,耽擱時間太長面部神經壞死可不好治。”
“放心吧,昨天上午涂了一回,中午吃飯的時候已經全好,他還一個勁兒的向我表示感謝呢。今天打電話找你有別的事兒。”
“干啥?”劉軍浩隨口問道。
“我前幾天上山又在鯽魚骨那片發現了窩野蜜蜂,想捉回來養。這不剛制作六根蜂關,你幫忙抬上山。”
“蜂關?我說軍奇哥,你要捉的是不是那種灰黑色蜜蜂?”劉軍浩實在想不到繼去年養蜂失敗后,這人仍然沒有死心,今年仍打算上山捉蜜蜂,這次更是盯上野蜜蜂了。
在一般人眼中,只要產蜜的蜂類通稱為蜜蜂,其實蜜蜂也分很多種,單在大青山就有四五種。除劉軍浩院中這種很稀少的土蜂子之外,還有黑色的蜜蜂和中蜂以及一種土黃色的小蜜蜂。
一般的蜜蜂只要發現巢穴,捉起來很容易,但是這種灰黑色的野蜂子卻不同。它性子毒,而且警動,只要發現有外敵入侵,立刻一擁而上。
劉軍浩他們小時候上山弄蜂蜜的時候被這種蜜蜂蟄過,當時那家伙臉腫的跟饅頭沒什么兩樣,過個把星期才消腫,后來臉上留下幾個麻子,現在也沒有消掉。
從那以后,他們就知道這種野蜂子不能惹,很少打蜂窩的主意。
沒想到劉軍奇膽子倒不小,竟然打算養這東西。
“放心吧你,我早做好蜂關,又不用人出馬。”劉軍奇在電話里寬慰。
“關鍵是你捉回來養在什么地方?”劉軍浩反問。
“等弄回來再說,你先到我家,幫忙抬蜂關。”
蜂關是農村養野蜂子的一種工具,把松木直接劈成兩半,中間掏空每隔四厘米左右開一道木槽,每條木槽寬大概兩厘米。
整塊松木根據長短粗細開八到十個木槽,做好后抬到山上放在蜂窩附近或者野花盛開的地方。這個季節正是捉野蜂子的時候,一般十天半月就會有野蜂子在木槽里做巢。
不過野蜂攻擊性很強,想采蜜必須全副武裝,就這樣稍有疏忽還會被捉到。
早些年養野蜂子的人家不少,后來由于產蜜量太低,被人慢慢棄用。
見他堅持,劉軍浩只好給媳婦打聲招呼,領著周偉過去幫忙。
這人鬧出的動靜不小,竟然還喊了幾個游客上山,也不怕等下蟄到人家。
放置蜂關沒什么困難,劉軍奇知道蜂巢的位置,直接放在附近就行。
一游客正對著樹上拍照,結果沒看腳下的路,一個趔趄,差點跌倒。
“小心點,”劉軍浩忙出聲叮囑。
“沒事,踩到石頭,”那游客直起身子,剛扭頭要走開,突然又重新蹲下。
“老王,還發現寶貝了?”一起的人笑著打趣。
“還真是寶貝,可能是青銅器”
年前挖井挖到那個古墓雖然沒有啥值錢的東西,但是也證實劉家溝附近地下有很多文物。很多游客從地里撿到那些磚頭碎瓷片,總要到村里找人鑒定一番。
“青銅器,你糊弄鬼吧”一群人根本不相信。只見那游客扒拉幾下,真從泥巴堆中掏出一個圓柱形的東西。還真是青銅器…用銅做的器物,上邊長滿青黑色的銅銹。
“真是古董,趕緊找找看,附近肯定有古墓。我早看出這地方水繞山環,絕對算得上是風水寶地。”一游客當起事后諸葛亮。
“扯淡”他話剛說出口,同伴就撇撇嘴,明顯不相信。
這東西在眾人手中傳了一圈,沒有一個人認識是干什么用的。
“真有東西”有游客用腳在發現青銅器的地方踢兩下,結果踢出一個大洞。
“我就說吧,我就說吧…絕對的古墓。”先前那游客更加興奮起來。
幾個人忙將上邊的浮土扒開,才發現下邊埋著一個木頭箱子。做箱子的木頭已經腐朽,剛才那一腳恰好把木頭踢碎了。
等他們七手八腳把箱子扒出來,看到里邊是個油布包裹。
眾人很興奮,紛紛猜測里邊很可能藏著寶貝,于是一致建議把包裹打開看看。
誰知道等打開后卻傻了眼,里邊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金銀財寶,而是幾塊黑色的石頭,瞅上去和煤炭很像。
“天外隕石”一游客想象力很好,直接猜到這上邊了。
“小浩,你認識不?”劉軍奇拿過一塊看了兩眼,已經知道是什么東西。
“怎么不認識,不就是電石嘛,這東西應該是電石燈。”知道手中的石塊名稱,那青銅器名字也呼之欲出。先前劉軍浩就覺得像,只是一時不敢確定而已。
“嗯,我也這么認為的。”劉軍奇點點頭。
“電石是啥東西?”剛才叫的最兇那游客扭頭問道。
“電石是咱們常說的礦石,把電石放在水里,會咕咕的冒泡,產生一種可燃氣體,也就是乙炔。早些年劉家溝沒有電燈,柴油又太貴,于是乎人們發明一種燒電石用的燈,就是這個…”
劉軍浩指指那個青銅燈解釋,“電石燈分兩節,上面一節盛水,下面一節裝電石。盛水的上節還有個螺針,控制著滴進裝電石的下節里水量大小,這樣就生成了能點燈的乙炔,乙炔從燈頭噴出來形成火苗。火苗的大小也是由螺針控制,螺針放出的水多一點,電石燈的火苗就大點。這電石燈估計淋雨的時間長了,上邊銅銹太厚,所以看不清楚螺針。”
關于電石燈,劉軍浩以前聽爺爺講過。這東西很早就出現,以前人們挖煤,在井下照明就用的這種電燈。不過這東西在上邊點沒事,放到井下很危險,許多井礦瓦斯爆炸都是它引起的。
早些年吃大鍋飯,村里還有兩個陶土做的大電石燈。那光特別刺眼,吃飯時候點兩盞電石燈,一下子能照亮半個村子。而且村里如果哪家辦事兒,一般也會到隊里借大電石燈。
“不是吧,我怎么沒有聽說過電石燈。”挖出青銅器的游客根本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真的假的試下就知道了,你們誰帶的有水?”劉軍奇說著接過電石燈,連擰了幾下,把螺針擰動。
早有游客遞過水壺,他往里邊倒了些水,把電石放進去蓋好蓋子,掏出打火機點燃。
電石這東西如果密封不好,就會風化成電石面子。風化成電石面,就白瞎不能再用了。
眼前的幾塊電石用油布密封并未風化,嘶嘶的火苗立刻噴起來。
幾個游客眼珠子都瞪圓,驚嘆道:“這玩意兒還真是電石燈,真牛X”
“沒啥,早些年我們村電石燈多得是,不過像這么精致的的確少見。”劉家溝以前用的電石燈大多都是鐵皮做成,這種特制的電石燈應該是以前礦上專用,不知道為什么會丟在這里。
跟著,劉軍奇又笑著問道,“小浩,還記得你和啟勇做的好事兒不?”
“怎么不記得,”劉軍浩也哈哈笑起來。
從劉軍浩記事起,這電石燈就很少再有人家用,后來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他最清晰的記憶不過是有次和劉啟勇拿電石燈玩,玩著玩著兩人不知道怎么弄惱了,最后一氣之下把電石全扔進廁所的糞坑中。
那時候農村廁所的糞坑都是挖個大池子了事,隔上個把月才掏一次,因此大糞往往會發酵產生氣體甲烷。
他們剛把電石扔進廁所不久,劉啟勇他爹叼著煙卷上廁所,抽完煙又順手把煙頭扔到糞坑里邊。
結果可想而知,乙炔和甲烷同時燃燒。“轟”的一聲,簡易廁所發生小型爆炸,劉啟勇他爹嚇得當時腰帶也沒有系,直接提著褲子沖出來。
后來知道是自家兒子闖的禍,還狠揍了劉啟勇一頓。
“電石燈就電石燈,說不定這東西還是文物。”那游客最后也想開,這東西很有紀念意義,至少賣銅能賣幾十塊。
蘇娜娜和周偉都是有工作的人,他們在劉家溝留了兩天就急匆匆離開,連兩個小家伙的滿月酒也沒顧得上喝。
張倩沒有挽留,只是走前讓老公摘了幾個大西瓜給他們帶上。
等兩個小家伙滿月,喝完滿月酒后,張媽看學校放假,家里的活劉軍浩一個人忙乎的過來,確實沒什么需要自己幫手,這才放心回城。
剛把老太太送走,張倩小姨表弟何一凡就打電話過來,說是不耐煩父母的念叨,暑假想往劉家溝玩。
當然他打的旗號是要到劉家溝來讓表姐幫忙復習功課。張倩小姨姨夫也同意,劉家溝離市區這么遠,何一凡那幫狐朋狗友至少不會影響自己的孩子。
來可以,張倩先講好,來了不準碰電腦。
何一凡在電話里一口答應下來,隔天背著背包趕到劉家溝。
這熊孩子總算是長大了,來的時候還知道給兩個小孩帶幾套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