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兵 第一章,最后的士兵
(對西方聯軍悄無聲息抵達龍城有疑問的,若無耐心觀看,請直接看第七章的具體鋪墊;關于重裝士兵能否攻城,小飛百度過,沒有具體資料,而讀者目前分為兩派,一說可以攻城,一說不可,為小說情節,選擇第一派觀點,特此說明,請勿再在書評區發類似疑問)
天邊的晨光照耀在鐵灰色的城墻上,給近千年歷史的龍城披灑上了一片金碧輝煌。莊嚴的城池上空,彌漫著股股肅殺之氣,沉重的呼吸與激烈的怒吼聲混合在一起,而那有如血色的朝陽仿佛讓整個城池都燃燒起來。
“殺——”怒喝聲中,一個漢軍步兵手中的制式鋼刀(注一)狠狠的劈砍在敵人的胸前,皮革綴著鐵片的輕鎧在精鋼鋒刃的沖擊下,輕易的被劃分兩半,那個剛從云梯攀上城墻的敵人,還沒來得及抵抗,就一聲慘叫跌落下去。鮮紅的血霧瞬間從裂開的胸腔里噴涌而出,灑落在鐵灰色的城墻上。
墻如鐵,血如花。而這樣的鮮血之花,正不斷在城墻的各處綻放著,生命卻隨之凋零。
此刻,護城河和城墻下已經堆滿了敵人的尸體,而那剛剛殺死敵人的漢軍士兵也沒有存活多久,右手劈出的鋼刀尚沒有收回,攀爬上城墻的另一個敵人手中的闊劍已經刺進了他的身體。
但這漢軍士兵甚是驍勇,身體向前猛的一沖,任那劍鋒刺穿身體,在失去意識的一刻,左手的短槍已經狠狠扎進了敵人的胸膛。
“啊——”隨著敵人的慘叫,那漢軍士兵也仰天倒下,瞳孔慢慢渙散,眼中閃過一絲不甘。那在桑梓樹下殷殷期盼他歸來的父母,還有那在漢水河畔等待他擁抱的姑娘,都慢慢化做龍城上空的虛幻血色,四散變淡。
城墻上,這種情況不時出現,隨著一架架云梯被推dao,一個個士兵掉落于城下,敵人的攻勢漸顯頹廢,漸漸開始有人退卻,接著整小隊、中隊、大隊的敵人開始后撤。他們,畢竟只是打頭陣的炮灰,本就沒有太高的斗志,很多人甚至前一刻還是那些貴族領地里的佃農,這一刻就已經成為披甲執刀的前鋒。
他們,完全是憑著對財富和權勢的渴望才有勇氣站在今天這個位置。但此刻,戰場上殘酷真實的鮮血和殘肢斷體已經讓他們完全清醒過來……
“終于下去了……”負責城墻防御的漢軍步兵營長一屁股坐在了城墻上,大口的喘著粗氣,全然不顧上面還是鮮血淋漓。此刻,負責這一面城墻防御的一個千人團,能夠站立起來的還不足半數,而他們的長官,團長早已陣亡,至于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等下級軍官折損高達六成。
而那個一屁股坐下去的營長,已經是這段城墻上最高級別的軍官了。
龍城,漢帝國安西行省首府,也是帝國位于大陸公路西北的最后一道屏障。
自從帝國紀元13年,帝國軍隊的觸角延伸到西奈半島之際,帝國太祖程云就下令籌建安西行省,并開建行省首府龍城,歷經近千年不斷完善,終于形成了如今之規模。
當年帝國軍中曾有人反對以匈奴圣地之名命名此城,但太祖、帝國首任元首程云的一首詩卻說服了所有反對者——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而后兩句詩更是被刻在龍城城市正中的,紀念西征將士的帝國英雄紀念碑上。
紀念碑高達23米,意為紀念帝國在首次西征中犧牲殉國的23萬漢家兒郎。
同樣的紀念碑在帝國首都江山城市也有一座,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千年時光,悠悠而過。
如今,物是人非,高城依舊,那紀念碑早已經成為了帝國軍人心中無上尚武精神的象征,卻不知英雄之魂,尚能戰否?
龍城城高十八米(注二),呈梯形,底部厚達十米,城墻頂部的馬道可容四馬并驅,是除了漢帝國國都城江山城以外的第二堅城,更是漢帝國在大陸公路西側威嚴的象征。
龍城建成近近千年間,歷經戰火侵襲,卻屹立依然。有多少異族的鐵騎都飲恨在了它鐵灰色的磚石下,縱然那鮮血讓墻體變得班駁,那死者的靈魂卻也只能面對城墻彼端的花花世界悵然嘆息。這是一面承載了多少漢家兒郎光榮與夢想的城池,卻也是掩埋了多少鐵血傲骨的傷心之地。
此刻,城墻上下,狼煙四起,一片尸山血海。其時,正是漢帝國紀元998年11月中,再過一年,漢帝國就將迎來他它建國近千年的華誕,但此刻卻同時也迎來了龍城建成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負責龍城總體防御的漢帝國破天軍團軍團長兼帝國安息行省第一行政長官、龍城城守管仲云眉頭緊鎖,一雙寬厚的手掌緊貼在龍城冰冷的城墻上,注視著自己已經撕殺了三天的袍澤,和城外那虎視眈眈的,來自大陸公路西方的多國聯軍。
盡管三天內,漢軍連續打退敵人十余波進攻,而且敵我傷亡比例高達8:1,也就是說8個西方聯軍的士兵才換去一個漢軍士兵的命,但管仲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知道,西方聯軍這幾天派來攻城的只不過是炮灰部隊。看看那部隊的主要構成吧——農民、流氓、罪犯,穿著最劣質的輕質皮鎧,雖然大都身披皮甲,手拿利刃,但他們畢竟不是職業軍人。
這些人為了所謂城破后的漢帝國的財富,和教宗、國王賜予的爵位,就奮不顧身的跟隨聯軍來到東方。
三天下來,龍城高大的城墻下堆積了西方聯軍兩萬多具尸體和無數破損的攻城器械,而漢軍也損失了三千余人。
但西方聯軍聞名大陸公路的主要國家的各個騎士團卻并沒有出動一兵一卒,而管仲云這邊損失的卻都是精銳之士。
破天軍團作為帝國六大軍團之一,目前常備軍力為三個整編步兵師三萬人,以及二個整編騎兵師一萬人(注三)。本來這四萬人馬,配合龍城這做軍事要塞,抵御眼前這三十余萬西方聯軍,雖不能說有必勝把握,但至少可以堅守一月有余,直到援軍的到來。
然而,就一周前,管仲云標下的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共一萬五千人,卻被上鋒派出去圍剿最近活躍在龍城東南五百余里,靠近漢帝國邊陲,賀蘭山脈附近的一伙馬賊。
那伙近乎憑空出現、數量近萬的馬賊已經連續劫掠了附近數個帝國的建設商貿集市,嚴重危害到了橫貫東西的大陸公路的安全,來往商旅叫苦連天,更影響了帝國經濟和聲譽。
附近小城鎮的臨時民兵不是沒有進行絞殺,但這伙馬賊戰斗力奇高,不但反滅了幾支前去征伐他們的民兵隊伍,甚至把龍城通往帝國西南行省的大陸公路都給截斷了,還襲殺了一座城內的正規帝國步兵團,從團長以下一千余人戰死。
帝國軍部知道此消息后,一道急令,就調走了管仲云手下三分之一還多的人馬,由軍團副軍團長兼第一騎兵師團長馬千鋒親自率領,前去剿匪。
管仲云按照軍部的命令把大軍派出去后不到三天,來自大陸公路西側的大軍就源源不斷的趕到了龍城之下,而按照管仲云為派出的剿匪軍制定的預期的半月內剿滅匪患,十五天內折返龍城的計劃,也就是說,管仲云現在要依靠手中的二萬步兵,五千騎兵抵抗城下十倍于己的聯軍最少半個月。
而且,守城的主力步兵嚴重不足,三天下來,很多騎兵不得不下馬,手拿步兵的鋼刀配合守城,甚至一些城內商團的護衛隊都自發協助守城。即使這樣,現在能戰的步兵也不足一萬五千人。是勝是負,連一向心高氣傲的管仲云都不能把握了。
“只能期待軍部盡快調來援兵了!”可就連管仲云自己都清楚,這里距離漢帝國邊境駐扎有帝國十大兵團之一的飛騎軍團,西南行省首府樓蘭城還有近千里的直線距離。
破天軍團現在屬于孤軍在外,唯一的指望與其說是樓蘭的援兵,莫不如說是那在外剿匪的一萬五千大軍,或者說是樓蘭城守未卜先知,能提前派出來大軍支援。
雖然百年來,帝國與西大陸各國的摩擦不斷,但像這樣龐大且突然的軍事行動,卻絕對是百年未有的,而且事先一點征兆都不曾出現。
“可惡,為什么三天了,派出剿匪的大軍還不回轉?”管仲云有些惱怒的想,如果能多出五千精銳鐵騎,至少可以多些機動力量,出城騷擾一下這些西方聯軍。
按照他的推算,西方聯軍一到城下,大軍得到消息,應該在兩天內把騎兵部隊先遣返回來,可如今……
眼前惡劣的局勢,并不能說是管仲云無謀,雖然他并不是天資拔粹之輩,但也是戰火捶打出來的百戰之將,很多時候,他面對危險還有一些急智。但,帝國軍部的命令,并不是他一個軍團長可以隨便違抗的。
能當上帝國六大軍團最高長官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萬中選一的人才?
如管仲云,其祖上青龍侯管亥是漢帝國開國元勛,更是破天軍團第一任軍團長,如今是帝國的世傳家族之一。
作為管家此代次子,管仲云自幼就以膽略聞名。管仲云雖有如此顯赫家世,但其也是在16歲后,其大哥管伯云取得家主繼承權后,從漢帝國江山陸軍高等學院以優等的身份畢業,才如愿進入破天軍團服役。
即使這樣,他開始也不過是以一名營長的身份指揮一個二百多人的騎兵營,經過一十六年的時間,大小歷經不下數百戰,層層提拔到副軍團長的位置。
當然,此事若放在一個毫無背景的平民身上,卻是難上加難。
從太祖提出四民制度。帝國四民制已然樹立千年(注四),雖號稱四民平等,論身份之貴,還屬軍民。
與文職不同,帝國最重軍功,軍職若無軍功在身,很難提升。
帝國實行義務兵員制,年滿十六歲即可選擇服役,但若想高升一級,如無戰功,則必須進入專業軍事學院深造,而且三年才有一次機會。
且帝國軍中,最重資歷,即使有戰功,世家出身,想做到軍團長的位置,沒有個二十年,想都不要想。
所以,現今,帝國軍團一級的軍官往往都是四十五歲以上的年紀。
而管仲云此次為搏榮華富貴,才接了別人不愿接的防御龍城的命令,這才被內閣的幾個老頭子向帝皇上書,提拔為軍團長。他,已經是帝國軍界內最年輕的軍團長了。時年管仲云三十有二,正是人生中最昂揚的時光。
如今,就在帝國近千年大慶的前夕,就在管仲云接近人生頂端的時刻,風雨欲來城欲摧!
注一:漢帝國步兵制式裝備:鋼刀,短槍,盾牌,竹造輕鎧(輕鎧具體樣式見拙作《大漢飛虎)。
注二:其時,帝國度量衡已為第一任元首程長風統一標準,后文不再詳說。而且,帝國所初平行空間,已有簡單的機械鐘表等發明,但現在和未來一段時期絕無太過超前的武器和用品,如后置連發火槍的出現。
注三:漢帝國步兵自下而上編制分為,15人一小隊,三小隊45人一中隊,三中隊,135人15人的偵察小隊共150人為一大隊。三大隊50人的工程兵為一營;三營1500人為一團,三團4500人為一旅,兩師團9000人1000人敢死隊為一整編步兵師——步兵師一萬人標配為3000弓弩手,槍盾兵3000(抵御騎兵所用),刀槍兵4000。
騎兵師則為5000人一師,具體構成按比例轉換。
注四:四民制度,簡單說就是,漢帝國所有平民,除罪犯外,分——軍民、商民、工民、農民,帝國法律規定四民平等,但因帝國好戰,故軍民最為人所重。四民制是帝國治民之根本,乃太祖程云所創,詳見正文前相關資料。;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