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明

第二百九十章 世無僥幸

第二百九十章世無僥幸

字體:

“......韃子動員這樣規模的大軍,就不能有太多閃失,所以要從兩處破口,咱們大同邊鎮最要緊的兩處防衛就是北邊和西邊,韃子從這兩處突入,一方面是有兩條大路,另一方面則是打垮這兩處的防御......”

“......幾萬騎的大軍,人吃馬嚼耗用極大,何況韃子進來不會只是殺光吃光,還要把人口物資帶回草原,一方面要供應前軍,一方面則是要暫時安置搶來的人口和財貨,這就必須要設立兵站......”

“......從西邊來,從東邊來,懷仁這邊恰好是東西兩側北上南下的交匯之處,距離塞口關口的路程合適,又可以保證自己的退路不被人掐斷,又在平原之上,可以儲存物資,也可以休整兵馬.......”

有的人還在琢磨,有的人已經反應過來,朱達還是給出了結論:“韃子把那個田莊當成了此次入寇的兵站,韃子大軍不光會來時和走時路過懷仁縣,而是要在這城池邊上常駐,一直到他們回返草原!”

聽到這話的所有人都是顫了下,死死盯著城外,人在野外躲在草叢中樹冠上,看著熊虎巨獸從附近經過都是心驚膽戰,可現在這噬人的野獸居然趴在了人躲藏處附近,被野獸發現吞噬的可能增大了無數倍!

圍站著的眾人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先前還心存僥幸,覺得韃虜僅僅來回經過,最危險的時候只是過境,謹慎防備就足夠了,可現在韃虜就在城外扎營,隨時都有被攻擊的可能!

朱達環視眾人后悶聲說道:“懷仁縣對韃子來說值不得什么,與其耗費人命攻打還不如放著不管,可韃子不會順著咱們去想,咱們不能自己垮了,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了。”

當恐懼和茫然的時候,有人告訴大家該怎么做,還是很快能調整過來,最起碼會麻木的按照領頭人指示去做,朱達命令下達,其他人轟然聽令。

“我和青云就不下城了,常老哥和王教頭你們幾個三十以上的自己輪班過來,傳遞城頭城下的消息。”

眾人又是答應,轉身各自忙碌,王雄也得下城去和王虎那邊有交代,他比其他人要從容鎮定,臨下城之前頗為玩味的問道:“東主以前學過兵法嗎?”

“怎么問這個?”雖說此刻緊急關頭,可兩人閑聊倒是可以紓解旁人的緊張,朱達還是回應。

“關于韃子為何選擇此處設立兵站營盤,當年十余萬人的大軍中,能想出這些的不過二十人,我能想到也是因為老大人特意教導,可東主你在這邊怎么能推導出來的?”

“你來這邊時間短,我身上很多本領是當年在野外遇到了個道士。”這回答對朱達來說倒是熟練套路。

王雄聽到回答后愕然,在他的理解下,無非是朱達編了個理由,只是這反應的太快,王雄笑了笑,拱手離開。

他覺得騙人,可和朱達相處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不是,大家都覺得那個可能是教門出身的“野道士”是真實存在,而且這個傳說也特別符合評話傳說的套路,大家都深信不疑。

其實真正的原因也很簡單,甚至熟悉朱達的人都能猜到,秦川是懂得兵法的,而且有幾分見地,只是大家想不到朱達的學習能力這么強,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那二十余年人生所有的學習方法和邏輯,但這個原因就不能對人言了,這比河邊的“野道士”還荒誕。

眼下看到王雄對朱達的“韜略見識”驚愕,想必這些看法都很高明精到,大家又相信幾分,也都是與有榮焉。

現在的眾人盡管緊張恐懼,可不比剛看到蒙古大軍的時候緊張恐懼多少,“懷仁縣對韃子來說值不得什么,與其耗費人命攻打還不如放著不管”大家都覺得的確是這個道理,越想越是合乎邏輯,那無非就是嚴陣以待,反正韃子又不會真打過來。

看著城下田莊扎營處的篝火處處,懷仁縣城內也開始有炊煙升起,不光城內百姓開始生火造飯,家丁青壯們的晚飯也開始準備了,一天的緊張和恐慌下來,每個人都很是疲憊,在城頭火堆熱氣的烘烤下,很多人都是眼皮打架。

朱達和周青云照例在城頭巡視,每當他們走過某處,打瞌睡的人就會被同伴推搡提醒,帶隊的頭目往往會臉上掛不住要上去喝罵,不過朱達卻不太想追究的樣子。

“白擔驚受怕了一天,這么說韃子也未必會打。”在另一邊的孟田悶聲說道,他和付宇是年輕差人內的核心,除了有戰力之外,負責溝通朱達和官府士紳也是他們的責任,除了被指派安排之外,大都是跟在朱達身邊。

聽完朱達剛才那番話,盡管城下韃虜大軍匯合,田莊扎營,聲勢比初見還要浩大,可孟田卻安定不少,他本就是膽氣過人的性子,鎮定下來后還好奇的看著城外,此時已經看不清太多,連轟鳴的馬蹄聲都低了很多。

“別高興的那么早!”付宇同樣看向城外,壓低聲音回了句。

第二百九十章世無僥幸(1/2)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多最快,請關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