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明

第二百八十四章 鼓動和安定人心

第二百八十四章鼓動和安定人心__歷史小說_書客居

第二百八十四章鼓動和安定人心

第二百八十四章鼓動和安定人心

小說:、、、、、、、、、、、、

“你們現在吃飽穿暖,在人前能直起腰來,你們家人現在有了太平日子,女人孩子有了笑臉,這樣的好日子,你們難道還想讓韃子毀了嗎?我們拿著兵器去守城,就是為了守住這難得的好日子!”

“......可都說韃子人多,咱們擋不住......”

朱達慷慨激昂的說著,下面卻有人遲疑著回了句,才剛剛鎮定下來的氣氛又是不對了,幾位老家丁都是轉頭怒目而視,朱達卻不準備追究,在這樣的大難臨頭面前,下面的問話也沒什么錯。

“......一旦這城守不住了,大家兩個下場,一個是死,一個是生不如死,你是想窩囊著被宰了,還是想拼他幾個韃子,等到了九泉之下,見到爹娘妻兒,見到兄弟朋友,挺直腰板對他們說,我殺了幾個韃子,我是站著死的,我對得起你們......”

說到這里的朱達聲嘶力竭,話說到最后,他已經破音了,這番話是說給別人聽的還是自己聽的,朱達自己也說不清。

如果是和本縣招募的青壯說這些,那大家只會被大股敵人來到,以及死亡的恐懼壓垮,可在場的這些家丁們則是經歷過大難和蒙古人有深仇大恨的,他們在訓練中已經被激出了血性,朱達說完之后,下面大多數人臉上的恐慌不安煙消云散,甚至還有人換上了一種狂熱。

看到達成效果,朱達沒有繼續動員,再說就是過猶不及了。

即便沒有朱達那些動員的法子,北地面對蒙古大軍南侵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子,效率也不能說差,朱達回到大院小半個時辰,三班差役和大戶家丁就匯集過來,連李家商隊護衛都來得晚些。

并不是每個人都來到,有些人已經開始上城值守,但他們帶來了名冊,按照名冊點檢即可。

對朱達來說,安排縣城防御并不是太復雜的差事,每一面城墻和城門駐守的主力都是家丁、差人混雜起來的隊伍,然后每一處又要保證家丁有控制權,完全可以信任的商隊護衛加入進來后,保證優勢和控制權已經很簡單,當然,在守衛鄉土上,三班差役也是值得信任的,確定了主力,然后就是搭配全縣的男丁青壯,確保每一處都有足夠的人力,然后又有預備隊和輪換班次,必須要保證休息,也要保證出現緊急情況隨時能頂上。

等把人力班次都安排好后,再按照這些班次把糧草供應的計劃拿出來,但朱達這邊只需要把人的計劃做出來,秦舉人那邊會把后續完善。

“......要說有什么幸運的,就是城內糧草物資充足,撐幾個月都不在話下......”之所以能如此,卻是因為幾個月前韃虜侵入大同,懷仁縣遭難后上報災荒求賑濟,求免掉幾年錢糧,不管如何,今年的賦稅是不用交了,所以縣內存留物資倒是比往年多許多,這等因果誰也不會想到。

等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朱達已經帶著人在城頭巡視了,到底是在邊鎮本地,即便是小小縣城的城墻也規制十足,城頭垛口后的馬道足夠八人并行,看不出來太多的破舊損壞,即便這十幾年很敷衍,但縣里一直有人在修繕維護。

家丁、差人還有被征的青壯都已經上城了,大家在這個時候所做的就是搬運物資,比如說用來砸城下的石塊,比如說每隔一段距離就加起的鍋灶,到時候開水或者沸騰的其他液體對攻城者的殺傷更大,一捆捆粗制濫造的長矛也被運送上來,如果敵人真攻上了城頭,敢去短兵相接的只有朱達掌握的力量。

“東主,在這些百姓眼里,真正靠得住都是拿刀拿斧的,誰用的兵器耗鐵,誰的本事就好,在他們看來,你這些家丁未必有差人耗用,不如也弄些刀斧佩上,也能鎮得住人心。”王雄笑嘻嘻的說道,朱達沒在城墻上走多久,王雄就湊了過來。

“城頭長矛施展不開,用短矛就好,百姓們不光看兵器覺得靠不住,看我這樣沒胡子的也覺得靠不住,還是要個老成些的才好。”朱達不咸不淡的回了句,王雄的態度讓他感覺很不舒服,且不說此等場面下沒有任何緊張,那種成年人逗弄孩童的態度更讓人惱怒,不過王虎和王雄辦事很盡心,沒有任何懈怠,那三名楊家家丁本來還有幾分不服氣,可派到他們手里才半個時辰就服服帖帖,這也是有用得著的地方。

沒等王雄再說話,朱達看向北方,落日余暉浸染還不夠深邃的夜色,構成了瑰麗無比的畫布,而一道道升起的烽煙煙柱則在這畫布上濃墨重彩描出了抽象的意境,看起來壯觀震撼,讓人流連,但這等情緒只是一閃而過,想想這美景代表著的災難和死亡,沒什么人會有詩興和閑心。

“王教頭,你們兄弟就算現在出城也來得及,如果韃子真來了,到時候想跑都跑不了,在這城內可是死路一條。”朱達索性另起了話題,話里不怎么客氣。

對朱達話里的惡意,王雄只是嗤笑了聲,滿不在乎的看向城外說道:“韃子是蠻子又不是傻子,這么大股兵馬南下肯定要做大事的,理會懷仁這破縣城作甚,東家,這等場面我見得多了,嚇唬不住我的。”

這等混不吝的言語讓朱達都忍不住笑了,但王雄話里對蒙古騎兵動向的分析才是真正讓朱達笑的原因,盡管他也有類似的看法,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軍人有同樣的認知,這才讓更多了幾分把握,人也輕松很多。

看到朱達的笑容,王雄很是不在意的拍拍朱達肩膀,笑著說道:“東主你還年輕,這等生死場面說是大事,其實也不是大事,經歷多了你就知道,能不能活下來不看你本事大小,主要看命,當然,刀槍弓馬也要過得去,總得打得過跑得了,所以這哭喪著臉也是一天,笑著也是一天,你要是笑著,大伙看著也心里有底,你沉著臉,大伙也覺得懸。”

話說到這里,朱達停下了腳步,看向身邊鎮定自若的王雄說道:“王教頭有這樣的見識,有這樣的本領,怎么還要在王家做家將,咱們大明人才這么不值錢了嗎?”

王家過來的兩個人,王虎是經驗豐富的武將,但王雄給朱達的感覺卻很像袁標袁師傅,懂得很多,會的很雜,不過朱達也能看得出來,王虎和王雄二人活得并不怎么如意,如今邊關在高位的都是楊家兄弟這樣的角色,王虎和王雄卻只能投奔他做教頭,這到底是無人可用,還是不想用人。

“我們兄弟是王家出來的,又扯不下臉皮叛出去,老大人走了后,兩位老爺一門心思做生意,我們這些只會舞刀弄槍的就成了吃閑飯的,現如今東主愿意收留,已經是好大幸運了。”王雄這話看似實在,但朱達也聽得出些許不盡不實,但能說到這地步已經不差,再追究已經過這個分寸。

經過剛才這閑談,朱達繃緊的心情放松許多,隨意看看城上忙碌的人等,卻現所能看到的人都比方才放松不少,朱達詫異后就醒悟過來,剛才自己和王雄談笑風聲,這種淡定從容也讓城頭上緊張的各色人等感覺到了,作為主心骨主事人都這么滿不在乎,那說明沒有那么悲觀和絕望。

高處無遮無攔,寒風更勁,上城值守的各色人等并不好受,何況被征調的百姓青壯沒有太暖和的衣服,即便是朱達棉襯皮袍齊全,一圈城墻走下來也能感覺到寒風透進來了。

“王雄教頭,麻煩去和我義父說一聲,讓他把李家商隊的皮貨買下來,動全城做些皮袍皮襖出來,給城頭這些兄弟們御寒擋風。”朱達讓王雄代為傳話。

聽到朱達的安排,一直都是輕松自若的王雄登時錯愕,盯著朱達看了片刻才開口說道:“你還真舍得下本錢,咱們大明軍中,只有主將身邊最體己的親兵家丁才會被這般對待。”

“讓大家賣命,總得吃飽穿暖,不然憑什么豁出這條命。”朱達誠懇的回答。

這回答讓王雄又是愣住,隨即搖頭失笑,笑了兩聲才恢復那無所謂的樣子,淡然說道:“千把人要穿皮貨,這要動用的錢財不算少,這就要下城了,你自己去說。”

“我為何要下城,事情到了這般,我就要日夜在城上值守了。”朱達悶聲回答。

短短片刻,王雄愣住的次數太多,他又看向朱達,天色已晚,盡管距離很近,但看起來卻很模糊。

“好,我立刻過去稟報,秦老爺那邊若有疑慮,也會派人過來詢問。”王雄這次回答的正經不少。

朱達沒有為王雄的表現太費神,現在也顧不上這些,城墻上該準備的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在城頭值守的家丁、差人和其他人等都有忐忑和無聊的神色,這樣的等待讓人很是難熬,不過比起白日里剛上城時候的緊張恐懼,眾人現在終究放松許多,那位不似凡人的朱老爺滿臉輕松微笑著巡視,大家多少也能安心,這么有能耐的人物都不怕,想必事態沒有那么艱難。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