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很靠譜

第一百三十章 盤點(上)

拍電影,老板都希望多快好省,但這其實是矛盾的,你必須有所側重有所犧牲。那側重哪個?犧牲哪個?

對比一下,只能犧牲‘省’這個環節了!

舉個例子,《搜索》的調色環節,只用了一個禮拜就搞定了,但是多花了100萬。

因為劇組直接把‘畫林’給包了!

畫林,全程畫林映像藝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做后期DI畫面影像制作的公司,在BJ很有名,《大人物》、《繡春刀2》的后期調色都是在這做的…

《搜索》直接租用了畫林的全部四個調色廳,四個Baselight調色工作站同時開工…

而且是24小時倒班!

你趕工期就得多花錢。

沈長林也挺累的,接近二十天時間,沒怎么睡過安穩覺,因為他兼任后期導演,程序稍微一點問題都要找他,經常半夜才睡下,就被一個電話吵醒了!

干脆不回家了,就在后期工作室邊上包了個房間…

結束后期當天,直接回家,睡了整整八小時!

醒來的時候,先是吃了點東西,然后打電話告訴楊帆,《搜索》后期已經完工了!

“我馬上去趟工作室,然后把拷貝寄給王慶鏘…”楊帆接著問“老板,你有什么計劃嘛?”

“計劃?什么計劃?”

“就是接下來幾天有什么行程安排?”

“沒…我準備在家里躲幾天清凈,我現在什么都不想做。”

“…行。”

楊帆閉嘴,他本來想問一下沈長林對《左耳》宣傳有什么想法,不過,想到自己老板這二十幾天都在忙著《搜索》后期,累的都快脫像了…

還是算了,給他一點休息的時間吧!

楊帆把《搜索》的拷貝寄給王慶鏘,后者趕緊郵寄去了柏林…

這些不用操心!

公司的事情,也都有條不紊進行中,反正今年公司賺翻了!

《失戀33天》、《大人物》、《繡春刀:修羅戰場》三部電影大賣,公司又是主要投資、制作方,分賬加獎勵,兩部電影進賬接近3.5億——《修羅戰場》分賬還沒下來…

電視劇方面,投資不小,但利潤都還挺高的。

否則,也沒有底氣直接砸8000萬打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視劇。

另外,公司的IP版權授權也開始進賬了,《千山暮雪》之后,匪我思存的另外三部小說《寂寞空庭春欲晚》、《人生若只如初見》、《佳期如夢》都已經授權出去,瞬間傾城的小說《煙火闌珊》、《亂世佳人》也授權給了光線開發…

還有,旗下的四位藝人嶄露頭角,片酬分成啥的都是小意思,關鍵這四位,清一色的俊男靚女,很適合商業代言…

趙姍已經很努力幫忙篩選了,依然有一堆品牌伸出橄欖枝!

原因很簡單:形象健康,沒有不良黑歷史…

反正短短半年,藝人經紀這塊收益居然有三千多萬!

沈長林的那句‘我們公司不缺錢’,不是吹牛逼,是真的不缺錢!

郭松姜、趙姍也知道沈長林為了《搜索》有多拼,所以,很默契地不去打擾他——就當給他幾天時間休息。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么體貼的,比方說柳施施,就很不懂事的半夜摸進家門,而且把他舔醒了…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摟著她睡了一晚,醒來的時候,沈長林還是沒什么jing神…

慢悠悠刷牙洗臉,然后下樓吃早飯。

柳施施看了看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咱倆一塊去健身房吧?”

“我不去健身房,我挺健康的!”

“你都有小肚腩了!”

沈長林掀起襯衣,看了一下自己的肚皮,猶豫一下:“…我又不是干幕前的演員,胖點就胖點唄…”

然后柳施施道:“行,那待會中午陪我一起去個聚會!”

“聚會?啥聚會?”

“就是《左耳》劇組的院線招待會啊…”

隔著等著呢!

沈長林點頭:“…你不用算計我,我跟你說,我只是沒jing神,不是沒頭腦!”

柳施施有點小尷尬:“我這不是怕請不動你嘛…”

“我自己監制的電影,肯定會盡力宣傳的…”沈長林端起牛奶喝了一口,然后問:“《左耳》是12月30號上嗎?”

“對…但最近還在討論《金陵十三釵》和《龍門飛甲》!”

“沒事…這兩電影只是打的熱鬧,沒有你想象那么好,否則,大盤也不會過不了億!”

按理說,《金陵十三釵》還有《龍門飛甲》都是超級大片,但兩部加一塊還比不上去年的《讓子彈飛》PK《非誠勿擾2》…

“你看了嗎?”

“沒…但我不想看!”

兩部電影,原時空,沈長林都看過,《龍門飛甲》這個電影,給沈長林帶來來一個最大噩耗就是,原來當年張曼玉在那個偏僻的地方蓋了個客棧,是為了看住那片沙漠下面的寶藏!

這個嶄新的解釋對于《新龍門客棧》是毀滅性的,它將一個根植于中國傳統俠義jing神里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好萊塢式的尋寶探險。

反正經過《龍門飛甲》,沈長林對徐可徹底失望了!

就覺得他哪天去折騰《黃飛鴻》也是可以預料的事情。

至于《金陵十三釵》,那是一部好電影,可惜阿謀這幾年被媒體強勢帶節奏,再加上宣傳時候張衛平眼中只有情色,先天給人一種調性不高的感覺。

對了,《金陵十三釵》豆瓣評分是7.6分,往后會漲到8.3…

其實,沈長林想看的抗日片,是那種反思我們為什么會被欺負的電影——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歷史,怎么就讓日苯侵略者像豬羊一樣宰割?

不是《金陵十三釵》這種洋人擔任救世主的劇情…

這也是他推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原因,主創們借這部劇追問我們:究竟誰該為一個民族200年來的苦難負責?

——我居然要看書才知道,我們曾經那么輝煌,無畏,開闊,包容世界,不拘一格,禪達人沒有橋也修了和順鎮,我們祖先沒有榜樣可是走了整整五千年,可我卻要讀書才知道,不是從你身上看到的也不是從我身上看到的,這就是問題。有問題怎么辦?要改!

如果拍一個抗日片,沈長林會讓主角先有信仰,然后信仰破滅,渾渾噩噩,最后又重拾信仰…

“那你覺得…你電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