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塵

第四十五章 青山一域

清影溫文身簡靜,妙音詩禮系錢家。

厚德師者心欣喜,桃李懷恩名品佳。

青山紅塵,秘境卦山。由穿紅綢到披白衣的幾帛,驀然回首,因疾病纏身,落下很多事情沒有做,心知肚明的他深知,目標完成待時機,任務完成看機遇。人生最美好的時間,就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成人的世界里,煩惱上頭的時候,情緒真是崩潰了又崩潰。

生活里,只要你一身銳氣,就沒有不敢走的路;只要你一身霸氣,就沒有干不成的事;只要你一身骨氣,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只要你一身和氣,就沒有辦不好的事;只要你一身脾氣,就沒有任人宰割的事。

一株食人花,一棵無根草。一語重千斤,一行到明路。

幾帛欲陪云少赴郅縣解救舒然。他遺憾的是二次離開卦山,也解不開這兒的神秘面紗,卦山里的二重山,青木林中青石洞,神神秘秘的撫琴女,金銀打鳥的吉子……謎中之謎,秘中之秘,或許,來日的某時某刻會大白天下。

幾帛云少快馬疾馳半里路,忽然聞得路邊樹林間傳來的急促“喵嗷……喵嗷……喵嗷……”聲。

幾帛云少停車聞聲覓尋。經四處翻找,在半山坡雜草叢中發現了一只被枯藤捆綁得嚴嚴實實的野貓。

不明事由,云少欲小心翼翼上前解開枯藤,未接近,“喵嗷……喵嗷……喵嗷……”野貓嚎叫著發瘋似的襲來,他迅速躲閃開來。

云少又想接近……

“喵嗷……喵嗷……喵嗷……”野貓狂叫著,用盡全力擺脫了枯藤,飛奔而去。迅速逃離之際,捆綁在后腿的一支兒黑色竹筒滑落在地。

一臉懵的云少,小心翼翼撿起黑竹筒交給幾帛。

幾帛豎直竹筒輕輕抖一抖,即見黑竹筒尾部密密麻麻的小孔中陸陸續續散出一些黑色粉末。仔細查看,翻來覆去對比,確定此黑粉與辛悅鎮的黑粉如出一轍。難道又與麒麟面具人有關?難道又有人惡作劇?幾帛驚出一身冷汗。

野貓發瘋不是好兆頭,兩人繼續沿著散落地面的黑粉印跡尋找蛛絲馬跡。前進路上,每隔半刻鐘,就會聽到振聾發聵的、陰陽怪氣的大漢嚎啕大哭聲。

云霧迷蒙,細雨飄落。幾帛云少加快腳步,一時三刻,他們方才趕到矗立半山腰的巨大枯樹下,聞振聾發聵的、陰陽怪氣的大漢嚎啕哭聲相望,清晰見到枯樹分叉處有個腐洞,云少不顧自身安危,輕身攀上枝頭,緩緩爬入洞內。不久他背出一位頭發花白、雙眼泛黃、口唇青紫、皮膚粗糙、四肢干癟,恐連氣都不想喘的老者。

四面探查異象的幾帛見此,急忙上前幫扶老者躺下。立刻查診,幾帛心急如焚地說:“中毒,云少快給老爹服下百毒一清丸。”他一面遞給云少百毒一清丸,一面為老者施針急救。

服下藥,施好針,老者十分費力的嗆咳幾聲,微微睜開眼睛,無力地喊道:“水……水水……我想喝水……水水……我想喝水……。”

云少小心翼翼扶穩老者,解下隨身攜帶的葫蘆,溫和的喂他幾口冷水。

視老者病情漸漸好轉,幾帛再給他把脈,示脈象漸穩,云少不安的心方才平靜下來。

“吱吱……咯咯……唰唰……轟隆隆……嘩啦啦……咚咚咚……吱吱吱吱……咯咯咯咯……唰唰唰唰……轟隆隆轟隆隆……嘩啦啦嘩啦啦……咚咚咚咚咚咚……”

幾帛三人沒來得及躲閃,枯樹已然倒向一邊,摔了個兒稀巴爛。接著他們又感到大地在顫動,仿佛有巨型猛獸在地底下翻身打滾。

幾帛見事怪異,大聲喊道:“云少我殿后,快帶老爹離開。”

生死瞬間,必有取舍。云少迅速背起老者沖下山坡。

山崩地裂,發生如此不尋常的怪事,冷靜細心的幾帛邊注視著枯樹周圍的動靜,邊緩緩后退。

忽然,白氣飆升,地面迅速開裂,緊接著噴出大股清水,瞬間迸出大條粉紅色地龍,將來不及避讓的幾帛卷入空中。巨龍纏繞,危急關頭,痛苦掙扎的幾帛慌忙搜出隨身帶的驅蟲藥粉,顫顫巍巍撒在地龍周身,猛然含大口藥酒,猛然噴到地龍身上,再艱難打開火折子。酒火交融,頃刻,地龍變成火龍,搖頭擺尾從半空落下,把喘不過氣來的幾帛狠狠甩到山坡下。

“幾帛沒事吧?幾帛應一聲?幾帛,沒事,有我在。”云少叫喊著沖上去扶起受傷的幾帛,背著老者,艱難的行到卦山櫸樹屋,他輕手輕腳放下兩人,燃起一堆柴火。事故來得太過突然,沒有醫理的他再無其它好辦法,只能默默祈福,靜靜等待幾帛恢復,性命攸關,所有大事都要為人命事讓路,回郅縣的事只得另作打算了。

許久,幾帛漸漸恢復體力。老者也微微睜開了沉重的雙眼,全身不能動彈的他環視一周,真切的說了百余句謝謝。

幾帛聞聲則喜,顧不上自己的傷情,即刻為老者把脈,并要云少給老者喂服“百年柳心蟲”。診脈、施針、喂藥,幾帛還是十分憂慮老者的傷病,顧不上調整,就一瘸一拐地深入山林采百花蛇草。

生命第一,無需理由。云少拗不過幾帛,只好按幾帛的話語行事,乖乖留下做飯、煎藥,照顧老者。

無月夜,冷風吹打樹枝葉。幾帛燃起火把,采回百花蛇草,笑瞇瞇地看了看倚著櫸樹,歪斜脖子,鼾聲震地的云少,忍不住傻傻的笑了一會兒:“看到你們平安入睡的樣子,真美。”

汗流浹背的幾帛來不及放下藥籃,就抽手給熟睡的老者把脈,再往火堆中加好柴。知人安,幾帛方才簡簡單單吃幾口粗糧,欣慰的入睡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可悲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凡人往往沉浸其中,時而沾沾自喜,時而悔恨不已,時而左右為難,時而悲喜交加……殊不知,有的人一半是人,一半是鬼,有的是一半是好,一半是壞。如何處理好人與事的關系,如何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靠智慧、靠和氣、靠良知。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許是最好的抉擇。手機用戶請瀏覽wap.shenshuxs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