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29章 想有個扶蘇

洛陽,太學。

楊綜坐在了上位,打量著面前的眾人。

名士們或多或少的,都露出了些不服的神色。

他們是真的想不明白,楊綜有什么資格能坐在這里呢?

楊綜的名望當然也不小,但是這名聲并非是在學術上,他在經學上有什么成就?有什么造詣?

他怎么能成為治學監,負責天下的治學事呢!

他自己都搞不懂經學!

楊綜瞇起雙眼,對眾人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

太學的官員是有品級的,這些老師都是有編制的,太學祭酒是四品,有一個從屬丞,六品,有個掌印的主簿,七品。

有博士,五品,五經博士,五品,有助教,六品,其有屬直講。

可別覺得這些五品,六品很低。

要知道,尚書令才三品!

丞相以及三公,大司馬,大將軍之類的是一品。

九卿才輪到二品,武將里就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等。

尚書令啊,侍中啊,中書令,基本都是三品。

地方太守才是五品官員。

也就是說,想要免考進太學,你父親至少得是太守起步

至于縣,大縣令一般是六品,縣令一般是七品,縣長一般是八品。

這是因為縣城與縣城不同,是按著縣內人口來進行劃分的,例如萬戶以下設縣長,萬戶以上設縣令,若是三萬戶四萬戶的超級大縣,那就是大縣令了。

而楊綜這個太學監,也是四品官。

但他這個四品卻可以直接管理太學祭酒。

因為品級并不能決定一切,就說二品的九卿,他站在三品的尚書令或者侍中面前,敢指指點點嗎?

主要還是要看職責,尤其是監察部門里,御史中丞才不過五品而已,你且看看那些四品敢不敢在他面前擺譜。

故而,哪怕是太學祭酒孔晁,面對楊綜也是不敢無禮的。

同級歸同級,但是職權上就被碾壓了。

楊綜此刻開了口,“我是來宣讀政令的,想必你們也都聽說了,過去的諸多招生之政,都要被廢除了”

楊綜咧嘴笑了起來。

此刻,諸多博士,助教們紛紛議論了起來。

他們也根本就不怕被楊綜聽到。

他們幾乎都在抱怨,覺得這些政策違背了設立太學的初衷。

設立太學的初衷是什么呢?

兩漢的初衷不太清楚,但是曹魏的初衷就很清楚,就是為了方便大族子弟。

有了太學,那些出身顯赫的人就不用再等中正了,直接入學,然后畢業為郎,一步到位。

至于寒門和庶民,就這么說吧,從魏晉開始,貴族和寒門分流愈發的明顯,有些科目是只有父親的品級到了才能去學的。

甚至教導貴族弟子的博士是五品,而教導寒門的博士變成了六品在招生,專業,就業等問題上,都是絕對偏袒大族,絕對排斥庶民。

寒門連參加五經考核的資格都沒有!

兩漢都沒有這種說法,兩漢都會鼓勵五經考核,有學問的都可以參與,唯獨曹魏,五品以下不許參與畢業考試。

沒錯,就是達到了這種離譜的程度,甚至對比后來的晉,這還算是不錯的!

起碼魏不會限制學科,從兩晉到隋唐,沒有出身的人只能去搞律學,書學,算學至于經學之類的,你是想都不要去想。

因此,曹髦廢除諸多特權,博士們就覺得很是不滿。

經學這種東西,庶民和寒門也能研究明白嗎?

當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為了這種特權,也有人覺得,打斷特權,會讓這些大族子弟搶占了寒門的上升空間。

若是跟大族同時競爭,寒門自然是吃虧的。

但是楊綜卻不這么想。

大族子弟在士人里的比例很大,但是,這還是要看士人的數量,若是士人的數量上去了,那大族子弟的比例就會下降,最終被沖潰。

而在那之前,首先得打破學術壟斷,讓更多寒門乃至庶民出身的人來讀書學習才行。

當然,這得先讓這些人吃飽飯,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還讀什么書呢?

看得出,曹髦對自己的治理還是有信心的。

楊綜就這么聽著眾人的議論,也完全不生氣。

他笑著說道:“原來諸位都是這么想的啊。”

看到楊綜臉上的笑容,這些名士們的議論聲便更大了。

孔晁坐在一旁,看著楊綜臉上的笑容,心里總是覺得有些不安。

楊綜可是從戰亂時期上來的謀士,跟這些搞學問的名士不同啊。

楊綜笑著看向了身后的甲士,開口問道:“都記下了嗎?”

83最新地址

那甲士點著頭,“都已經記住了。”

“好,便是這些人,且將這些人帶出去吧,罷免他們的職位。”

楊綜一聲令下,便有甲士上前,將方才那幾個議論最大聲的博士給揪了起來,推搡著就往門外走。

一時間,眾人格外的安靜,甚至都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只有那幾個被抓起來的名士們,神色最為激動,他們大聲的叫嚷了起來。

“楊綜?!你欲何為?!”

“你們這些人反對廟堂的政策,反對陛下,太學怎么能留下伱們這些人呢?”

楊綜大手一揮,甲士們直接將他們拖拽而出。

這些人里不乏有著巨大名望的名士,此刻更是對著楊綜大聲辱罵。

可楊綜完全不在意。

孔晁忍不住說道:“楊公,皆名士,這般羞辱,怕是會出大事。”

“出大事?那好啊,南邊正缺人治理呢,就是缺這樣有學問的人,最好他們能多叫幾個人一同來惹事。”

楊綜的臉上雖然帶著笑容,但是眼神里卻滿是漠然。

何其可笑啊。

就這些名士,在楊綜的眼里簡直跟蟲子沒什么區別。

當今的廟堂還用得著怕這些名士嗎?

連大族都得對廟堂低頭,這些名士憑什么敢叫囂?

敢召集弟子和學子來惹事,明日就一同送去南邊了。

當真是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楊綜覺得陛下對這些名士都已經很是縱容了,這些人明里暗里反對陛下都不是一次兩次了。

縱容到了這種地步,還敢這般議論,那實屬不長眼。

楊綜覺得自己有必要讓他們長長眼。

果然,在楊綜這般眼神的注視下,這些人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沒一個敢起身為那些人說話的。

楊綜點著頭,說出了接下來的諸多要求。

往后的招生制度已經被楊綜給折騰出來了。

往后要在秋季和春季招生,而太學和國學都要通過考核才能進修,太學在春季,國學在秋季。

招生所用的考核內容都是由太學監來負責,甚至往后的科舉也是由這個新部門來負責。

無論是太學的官員還是地方治學官員,都無法去干預干涉。

這確實是改變了過去的招生制度。

倘若換個皇帝,如此大張旗鼓的廢除這些人的特權,一定會引來巨大的麻煩,但是現在皇位的威望極高,在國內完全達到了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步。

他現在哪怕就是下令當官必須要先閹了自己,估計都沒有多少人能反對

很多人都詛咒曹髦二世而亡。

就從當今的局勢來看,曹髦確實跟始皇帝極為相似,二者都在父祖的基業上完成了大一統,二者同樣是威望無雙,只要他們還活著,廟堂就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完全不怕任何勢力的反抗。

但是兩人的風格卻又不同。

曹髦不折騰底層庶民,他遷徙的都是那些大族豪強,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他更像是漢高祖才對,畢竟遷徙各地貴族和豪強是漢高祖先開的頭。

而他遷完之后,漢朝果然就比秦國活得更久了

而當某位漢帝廢除了該制度后,前漢果然就走向了沒落。

后漢壓根就不對付豪強和貴族,導致門閥崛起,國內政務極為混亂,遠不如前漢,魏晉更是直接當起了門閥的舔狗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對待國內貴族豪強越好,國家就越是動亂不安。

只要曹髦還活著,國內這些人就不敢找茬,而曹髦還很年輕,只要能不重蹈覆轍,不像前幾代那樣短命,那這情況就是無解的。

楊綜正在宣讀著新的政策,眾人就是不滿,也是低著頭來聽

而此刻的太極殿內,曹髦正抱著曹溫,聽著鄭嫻絮絮叨叨的說起了“政策”。

“陛下不能再這般寵愛太子了,是該給太子找啟蒙恩師了,別家的孩子,這個年紀都可以去鉆研經典了,溫尚且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鄭嫻看起來很是急切。

曹髦卻笑呵呵的看著她,曹溫也是擺出了父親的同款表情,也是笑吟吟的看著母親。

鄭嫻被父子倆的表情弄得更加生氣。

“陛下,我看還是盡快從名士里找個人來教導溫吧,我看啊,孫炎人就不錯,他熟悉經典,是天下聞名的大儒,他完全可以給太子啟蒙”

曹髦笑著正要說話,忽然,他想到了什么,臉上的笑容凝固了,模樣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皇后是不是有人找了你,說應當早些找人來教太子?還說要找老師?”

鄭嫻一愣,“不曾啊,只是先前宴會時,我與幾個夫人談起了這件事”

曹髦卻皺著眉頭。

怎么,打不動自己,就想要打造一個扶蘇出來嗎?

曹髦的眼神變得有些銳利,“那場宴會里,可有孫炎的家眷?”

鄭嫻不明白曹髦為何看起來如此的生氣,可她還是認真的想了會,點著頭,“確實有”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6lk

《衣冠不南渡》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穿越小說,樂庫轉載收集衣冠不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