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17章 不太合理

作品:作者::3059922

最新網址:95dushu

兩人也不知談了多久,曹髦都起身準備離開了,他這才想起了自己前來的目的!

不對!朕是來找人背商談政策的!

曹髦趕忙將自己前來的目的告知了裴秀。

“太學的招生制度,是不是應當略微改動呢?”

曹髦說起了當今太學招生的諸多不合理之處。

而裴秀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跟曹髦進行商談,例如曹髦認為經師們直招弟子就很不妥當,這不是給與他們機會來招收自己的親族嗎?

哪有老師自己為學校招生的呢?

可裴秀卻說道:“陛下,經師乃名士,他們要傳承自己的學問,就一定會去選擇一些合適的人選,不少名士前來太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不少弟子,若是不給他們這樣的權力,那他們本來的弟子又該怎么辦呢?除非就是不招收這些有弟子的名士了。”

“可哪個能被太學請為經師的名士會沒有弟子呢?”

“陛下也不必擔心他們會用這個名額來徇私,其余的事情或許都可以徇私,但是學業的事情,尤其是經學的事情是不會如此的。”

“經學很吃天賦,又是本身的根基,而這些經師們招收進來的學子,外出都是代表著他們,他們可不敢肆意去招收一些無所事事的庸人,所招收的都是賢才”

曹髦又說起了地方官舉薦的事情。

裴秀再次解釋道:“陛下,實際上這才是寒門進入太學的最好途徑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嗣們,是根本不需要走舉薦,能直接進入”

“故而這一條和下一條陛下都得保留才是,若是取締了五品直入,那他們就會去搶占其余道路,反而會對寒門不利。”

裴秀講述著那些特權,實際上,讓大族子弟們保持這些特權,是對其余那些學子們的保護。

想想這些人失去了這些特權后會怎么樣?他們會即刻霸占其余的所有上升途徑,寒門就徹底沒有希望出頭了。

曹髦想了想,好吧,也算是有些道理。

所以,這就是歷史上你們搞國子學的目的嗎?

將貴族跟平民分開,減少壟斷?

裴秀很是認真的說道:“若是陛下想要更有利寒門,那倒是可以加強太學本身的考試。”

“當下禮部要負責的事情實在是太多,陛下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些事情,當然,太學考核也當由他們來進行管理,將太學考核脫離出太學來,擴大考試的規模,提高太學內官吏的品級”

“不過,真正寒門士人所云集的地方,還是屬地方學府,這些年里,地方學府的治學官越來越多,陛下也不必太著急,不出二十年,情況就會得到極大的轉變。”

裴秀此刻是真正站在了曹髦這邊,為他分析起未來的局面。

在正式接手了爵位改制決定全心幫助曹髦之后,裴秀就算是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實際上,在歷史上的裴秀,后期也因為一系列約束大族和壓制名門的舉動而成為了背叛者,因為再不限制廟堂就要亡了

曹髦認真的聽取了他的諸多建議。

“朕準備在禮部設立學監,專門負責治學內所有事務!”

當曹髦從這里離開的時候,他的心情很是不錯,今日這一行,算是有了不少的成果。

與此同時,大魏廟堂也是在全力操辦諸事。

首先就是裴秀的爵位改制。

盡管裴秀如今還在家里反省過錯,但是這并不影響他的政策的施行,畢竟具體執行者還是鐘會,裴秀在不在都不重要。

鐘會按著裴秀的思路,正式確定了五等九爵。

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

國內的諸多爵位都迎來了大范圍的更改,這工作量極為的驚人,不是一般人所能完成的。

當下有爵位的人很多,而且過去的那些爵位與如今的爵位體系又格格不入,西晉王朝選擇保留過去的爵位,要求往后的爵位采用新爵制。

這當然是避免麻煩的便捷方法,但是對鐘會來說,這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鐘會是個相當固執的完美主義者,這從他那整齊的穿著以及每天都要精修一次的胡須上就能看得出來。

每一天,他都要確保自己是最完美的形象。

同樣的,對政策,鐘會也是如此,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到最完美,不給后人改進的機會,倘若被后人給改進了,豈不是說明自己做的還不夠出色嗎!?

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于是乎,鐘會便開始一一進行對換,他要徹底廢除過去的爵位,將老爵位都變成新爵位,盡管這工作量巨大,而且可能引發巨大的爭議,但是鐘會不在乎。

因為新爵位并非是目的,新爵位的遞減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就得自己下手!

83最新地址

鐘會是個狠人,拔刀先砍自己,第二刀砍猶子。

鐘會此刻已經做到了縣侯,這倒是容易的多,新爵里的縣侯,而他猶子自然也是直接轉換。

天下的勛貴們知道這個消息,心里都有些擔憂。

他們主要是怕自己被削的太狠。

鐘會召集了諸多的大臣們,一同來商談確定這件事,商談的進程極快。

在爵位改制的同時,恩科也開始做好準備。

而尚書臺的補救方案也開始實行,對遷徙之人做出了一個時限的安排,不許今日過去明日就參與考核!

縱觀治政,不過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滋生新問題,再去解決問題的過程。

曹髦這段時日里算是比較忙碌的,他正在忙著安撫宗室們。

他本來還擔心爵位改制會讓這些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宗室們恐懼,但是好在,曹髦這些年里的安撫工作還是非常順利的。

他幾乎沒有殺害任何一個宗室,就連曹芳都能留在身邊。

宗室們對他的感觀非常的好,又因為宗室們不受到降爵的影響,故而對爵位改動是沒有什么看法的。

這一年天下影響最大的,便是暴漲的生育率。

天下大一統,戰亂結束,本來就會引發人口潮。

無論是前漢,后漢,還是安世的西晉,都曾有過這樣的情況。

何況此刻曹髦還免除了人頭稅,這一年的新生兒數量達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程度。

鐘會欣喜若狂,他認為這就是盛世的根基,大魏的人口必須要超過后漢巔峰時的五千三百萬人!!

可并非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

此刻,魯芝便一臉惆悵的坐在曹髦的面前,手里拿著各地的報告,無比的擔憂。

“陛下,這新生兒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簡直前所未有的,按著這么增長下去,怕是要出大事”

“便是不曾增加,二十年之后,大魏的人口就能輕易超出三千萬,這能達到后漢時的規模,可我們的耕地跟后漢相比,卻還未有他們的一半啊陛下,倘若人太多而耕地不足,糧食短缺,那”

“那就爭取增加耕地面積,讓耕地面積超出當初的后漢。”

魯芝搖著頭,哪有那么容易啊。

人口增加,統治成本也會增加,而廟堂的收入得不到大量的提升,這遲早都會出問題。

曹髦笑了起來,他輕聲說道:“魯公且不要太擔心。”

“朕知道你擔心的是什么,耕地始終是有限的,而人口則是會不斷的提升若是到這樣的時候,那就該想辦法,提升耕地的產出,您說呢?”

魯芝有些驚訝,“陛下的意思是?”

“當然是要重器。”

“如馬公那樣的名巧,就是解決這件事的最好人選。”

“名巧?”

魯芝皺起了眉頭,對這個回答不算是非常的滿意。

當下的名士們,分成了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魯芝這樣的,品德不錯,有后漢之風,比較嚴肅的,曹髦很喜歡這些人,但是他們的問題就是太保守,除卻經學之外的東西,他們其實不是很看得起。

哪怕魯芝很尊重馬鈞,也不會覺得他能起到那般巨大的作用。

而另外一種名士們,當然就是裴秀啊,杜預這類的新生代。

新生代名士們比較開明,通常都有各種業余愛好,杜預喜歡搞發明,裴秀喜歡搞地圖,鐘會喜歡搞名士

他們還算是好的,其余那些名士們,道德多少都有點缺陷,但是好處是他們非常的開明,對科學技術也沒有任何的鄙夷,他們不會覺得經學之外都是垃圾,音樂,書法,詩歌他們都很喜歡。

曹髦覺得,這兩者結合一下是最好的。

不要西晉的奔放,也不要后漢的保守。

魯芝的擔心不能說是杞人憂天,人口增加是好事,但是太快增加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政策上的諸多改革,曹髦也覺得差不多執行完成。

那接下來,當然就是要更大的提升生產力,重視科技。

當然,曹髦這些年里也沒有輕視過科學技術,當今洛陽內召集的發明家們可是一大堆的。

只是,這還不夠,得更好的激勵他們,鼓勵他們,得將生產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去,生產力提升上去,有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的。

當然,大族還得繼續挨揍,鞭子不能停!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95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