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成神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伐

宋玉暗自思量完畢,才看向下面,只見葉鴻雁和李大壯等人俱在。

此時,眾人也靜待主公差遣。

現在的宋玉,已是新安、文昌二府之主,可以預見,隨后,臨江也會落入其手。

這三府一下,整個吳南,頓時再無抵抗之力。

此時天下,雖然大亂,但像宋玉這樣,能割據五府的,還是不多見。

可算一方大諸侯了。說不得,風云際會,還可問鼎天下人之位!

屬下心里,自也生出幾分從龍的心思,態度上,更是恭敬。

宋玉見著下方眾人姿態,頓覺滿意,說著:“本鎮德才淺薄,不想機緣巧合,忝為二府之主,每日夙興夜寐,如履薄冰,當懸位以待大德……”

底下眾人,紛紛拜倒:“主公上承天命,下安百姓,才能享此大位。這是主公的德行修為,當安享福祉……”

如此一番,宋玉才正式答應。

這還是小場面,若是他日稱帝,非得群臣百官,又選耄耋代表,三讓三受才可。

本身不算什么,卻是個必經的儀式,不然,就是得位不正,為人詬病。

宋玉這時,才正式受下面百官叩拜,“微臣見過節度使大人!”

心中卻是一嘆,這新安鎮節度使之名分,對掌管新安,有著大用,但隨著宋玉地盤漸闊,就略顯不足,該換個名號了。這也是徹底隔絕朝廷影響,釜底抽薪之計。

不過此時,還可先用著。等打下整個吳南,就是稱候之時!

“平身!”這些念頭,只是一閃,下面眾人,就聽得宋玉清越圓潤的聲音響起。

“謝大人!”眾人這才起身,打量著宋玉。

就見著上首一人,頭戴金冠。身著蟒袍,腰間。懸著一條玉帶,額頭寬廣明亮,眉目之間,英氣逼人。

最讓人難忘的。卻是一雙眸子,溫潤漆黑,泛著熒光,似乎要將人的心神,都攝入進去。

這就是宋玉,新安鎮節度使,坐擁兩府之地,城隍神祗欽定的天眷之人!

底下廟祝,還是首次見得宋玉。不由暗中觀察,與李如壁對比。

“宋公其氣,如深沉大海。高深莫測,李如壁雖然身有異象,但氣度上,卻是大大不如……”

李大壯也暗自思量。

不得不說,宋玉此時的氣象,還是差著李如壁一分。但在底下人看來,宋玉的氣度。就是遠勝李如壁。

歷來成王敗寇,就是如此。

宋玉環視一圈,說著:“文昌紅巾軍,今日起,正式并入新安鎮序列!你等以后,都是同僚,可多多親近!”

又下來,執著李大壯的手,來到葉鴻雁身前,介紹說著:“此是我鎮東山都指揮使葉鴻雁,武將第一。”

李大壯和后面的廟祝,趕緊見禮。

葉鴻雁知曉,主公對這些人,還是真心拉攏,也鄭重還禮。

隨后,宋玉又領著眾廟祝,一一介紹在場的新安高層。

這是應有之義,等到兩邊都互相見過禮,已是過了近半個時辰。

待得眾人歸位,宋玉回到高臺,沉聲說著:“本鎮頒布法令,從今以后,拆除本鎮轄區內所有皇室宗廟,改為城隍廟宇,照樣初一、十五設祭,但官員不必參拜……”

這是宋玉早就想實施的政策,但之前,為了隱瞞與城隍關系,一直不用,現在底牌盡出,殺得潛龍,卻是再無顧忌。

此令一出,下面大嘩。

宋玉之前,也只是封了宗廟,不許祭祀而已,還算給皇室留了層顏面,現在這樣,就是反心不加掩飾了。

葉鴻雁等老將心中,卻是一動,暗道,這就是主公招降紅巾軍的條件了,還不算太過嚴苛,只是,許諾所有轄地,卻是有些過了。

宋玉看著下面舊部的神情,就知他們心中所想。

暗中一笑,也不點破。畢竟,他就是城隍神,城隍神就是他,二者心意相通,不分彼此。

真要較真起來,宋家祖先,才是外人,以后宋玉若是得了天下,那自然也不會將信仰相讓!

現在,就是要埋下伏筆。

下面廟祝,見得宋玉親口承諾,卻是喜形于色。

“另外,將朱十六之首級,懸視各縣!”宋玉說著,這朱十六,將文昌世家,可是血洗一半,不如此,不能安定其心。

至于原先奪來的大宅田地,宋玉卻是提都未提。

屬于朱十六的那一份,現在自然歸了宋玉。剩下的,都被各廟祝瓜分,還有的,卻是分給了下面有功之將和流民。

這些人,都是宋玉現在的執政之基。若是換上世家,還不知曉會怎樣呢!

有這些人,將文昌世家換了一半血,又收服郡望賀家,今后文昌,說不得,比新安還要安穩幾分。

至于苦主?基本都被朱十六殺光了,誰來喊怨?

就算還有血脈,現在也只敢夾著尾巴,低頭做人,若是跳出來,宋玉明面上,雖然不打算怎樣,但暗地里,少不得要殺人滅口!

這些世家遺脈,都是隱忍精明之人,想必也不會如此不智。

“文昌殘破,當免稅一年,收攏流民開墾……”宋玉又說著,此次,卻是民生。

朱十六為禍甚重,文昌府內,堪稱十室九空,卻也空出不少荒地,可供流民開墾。

白紙上面好作畫,現在的文昌,就是大半空白,大可安排自己勢力,培養根基,氣運深藏。

“主公放心,臣必鞠躬盡瘁,為主公牧民!”說話的,是孟逐,宋玉殺得李如壁后,就連夜飛書新安,搬得文吏前來。

現在文昌府中的官員,也幾乎被朱十六殺光,或者是棄官逃跑,若不是孟逐帶著新培養的一批官吏趕到接手,搞不好還真會政令奔潰。

“你辦事,本鎮向來放心!”

孟逐是宋玉一手栽培的,對其才能,心知肚明。

宋玉讓孟逐退下,又看向李大壯,問著:“現在紅巾軍,還有多少人馬?”

李大壯之前,雖是粗人,但十幾年富貴生活下來,也養得幾分氣度。

出來行禮,說著:“啟稟主公,我軍此戰,陣亡過百,輕重傷員四百余,到得目前,還余一千五百左右!”

宋玉點頭,沉吟片刻,就令著:“流民營,就地解散,擇其精壯入軍,其余的,由孟逐帶領,開墾荒地……紅巾軍還要選練淘汰,選出一千兩百人,設一都,本鎮賜下名號,就叫紅巾都。”

又一指李大壯,“李大壯,本鎮封你為正七品昭武校尉,任紅巾都都指揮使!其余廟祝,都歸紅巾都管轄,充任衛將營正,你稍后寫個條陳報上!”

“卑職遵命!”李大壯跪下,肅然領命。

話音一落,宋玉就見得,李大壯頭頂紅氣匯聚,只是,有些不穩之象。

心中一嘆,這李大壯,原先只是青玉村一介小民,本命純白。

之后雖然有著提拔,當得廟祝,有了機遇,隨著十幾年修身養性,這本命,也有改易,帶著絲絲赤色,紅白相間。

這位格,卻是只能當到正八品之位,再上去,就有些鎮壓不住。

但李大壯統領廟祝,靠的,就不是本身之力,大半仰仗城隍威能。

這些廟祝,真正效忠的,也是城隍神,這就沒什么大問題。

“暫時,就這么養著,說不準,李大壯受了這運,本命氣,還可改易……”

“若是實在不行,再換不遲……”

宋玉心中,淡淡想著。

又傳下號令:“紅巾都的整頓,必須在兩月內完成,本鎮下次,就要發兵臨江,滅了李家!”

“諾!”李大壯凜然聽命,這紅巾軍和流民營,都是打過仗,見過血的。現在,只是擇其精壯,重新熟悉而已,不用一月,就可成軍。

待得下月,新安修養的士卒,也可回復大半,到時,起碼可有五千能戰之軍。

倒是臨江方面,李如壁兩次大敗,損兵折將,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無人。

再加上,白云觀暗中作梗,恐怕大軍一至,就是滅亡之時。

此次,必要滅了李家。

宋玉看著臨江方向,暗自計量著。

這李家,兩次攻伐于他,真當新安無人么?

永安十一年,九月。

新安鎮節度使宋玉,以李勛假傳圣旨,大逆不道為由,出兵攻打臨江府。

新安方面,還傳出檄文,歷數李家八條大不敬之罪,呼吁吳南世家,盡起攻之。

此時的宋玉,在吳南,可算說一不二的存在,聲勢極盛。一時間,吳南上下,陷入了一片詭異的沉默之中。

宋玉可顧不上這么多。

大軍從新安、文昌兩路出發,攻入臨江,開啟了戰火。

此時的臨江府,經過李如壁兩次大敗,戰爭潛力,已經耗盡。

就算李勛再有天縱之才,也是無可奈何。

宋玉帶著紅巾都、飛虎衛、黑羽騎,共計兩千三百余人,從文昌出發,葉鴻雁帶著東山都,還有宋虎、典浪等,共計三千余人,從新安出發。

兩路大軍,號稱萬人,都是勢如破竹,看情形,是要在臨江府城下會師。

這時的臨江府,卻幾乎連守城之人都找不出,一夜之間,就被打下兩縣,頓時,臨江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