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王

第七十七節:熱潮

第七十七節:熱潮

第七十七節:熱潮

新城花園12幢沈歡的臨時住所中,已是晚上八點多。

房間里只有沈歡一個人,林荷溪做完她的保姆工作已經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沈歡坐在電腦前,幽藍的屏幕光在他臉上閃爍,再看他打開的頁面,卻不是他現在應該關心的《紅塵客棧》專輯市場反饋情況,而是和《紅塵客棧》這張專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的消息。

全部都是關于李尚頤的新聞信息。

“《俠影》開拍,李尚頤正式進組”,“荷花機場數百粉絲接機,李尚頤面容未顯疲憊,與粉絲親切合影”,“《俠影》劇組開始第一次進山拍攝”……

都是一些一個月前的老信息了,并沒有什么新的信息。

翻找了一下,實在沒有找到什么新信息之后,沈歡掏出手機,打了一個電話出去,電話那頭接電話的是一個熟悉的聲音,正是張長富。

“酒店一直沒有什么動靜,應該還在山里呢……都說這地方空氣好,但是在市里真感受得不太明顯,可能還要去景區才能感覺明顯……沈大師,專輯銷量怎么樣了?……”

已經晚上了,張長富的聲音卻是精神奕奕,主要還是受到了最近《紅塵客棧》的銷量情況影響。

眼看著收益不斷增高,賺錢就跟搶銀行一樣,當初的投資都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他能沒精神嗎?而這樣的收益,也讓他對沈歡更加地心悅誠服,心甘情愿為他東奔西跑,駐扎邊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又跟張長富閑聊了一會兒,沈歡就放下了電話,盯著電腦屏幕靜靜地看起來,手指在桌面上有節奏地敲擊著。

通通通,通通通……

敲了沒一會兒,沈歡就停下了動作,把這些有關李尚頤的網頁全部關掉,打開了星河貼吧。

這個世界現在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是星河,地位和另一個世界的百度相當,業務上也有極大相似性,同樣有貼吧的存在。而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貼吧算是華國最大的一個綜合性網絡社區了。

沈歡手指飛舞,輸入了幾個字,隨后進入了流行音樂吧,一進去就看到最上面是一個置頂帖。

“好歌速遞2005.8.10”

好歌速遞是流行音樂吧的一個長期置頂帖,每周三一換,主要推介這段時間以來值得聽的一些好歌,會給出歌名、歌手、評價以及試聽渠道等一系列信息,每期總共會推十首歌,和音樂風云榜有點類似,不過專業性上就遠遠不如了,主要是根據幾個吧主的個人喜好以及對吧友的信息搜集而得出每期的歌曲名單。

而點進去一看,可以見到,在這期的好歌速遞上,有七首歌來自同一張專輯《紅塵客棧》。

其中,“本周主打”推介的歌曲是《紅塵客棧》,評價不吝贊美之詞,還提到了《中古傳說》中關于《紅塵客棧》這首歌的故事,并且把三季稻的那個突圍之戰的視頻轉鏈了過來。

另外的六首歌,也都有著相關鏈接,不需要購買專輯就能夠聽到“好心人”上傳的mp3版本。

華國的版權立法雖然完備,但是對于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所催生出來的一系列變化,全世界都處在一個適應調整期,華國也不例外。

一項新立法的出現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在針對這方面的立法成熟之前,基本上沒有任何違法成本,所以互聯網上的版權意識是非常薄弱的,大量的盜版音樂隨處可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不再需要購買專輯,這也就是互聯網對唱片市場造成沖擊的原因了。

值得慶幸的是,華國狠抓版權的行為還是起到了作用的,而且這個世界的華國經濟發展速度比起另一個世界來更快,因此不少人養成了支持正版的習慣,所以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市場倒不至于像另一個世界那樣雪崩,但萎縮卻是無法避免地在深入下去。

不過任何事物都是兩面共存的。

現實世界,因為專輯購買成本的制約,一個人想要購買一張專輯之前必定會考慮到這張專輯是否值得購買,這就需要他從身邊朋友、從媒體渠道上收集相關信息來做出自己的判斷了,所以宣傳才這么重要。金錢的的限制也使得他不可能將所有新專輯都買下,因此一些好歌可能就這么錯過了,真可謂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是互聯網不同。

互聯網現階段歌曲獲取的零成本模式,讓網友們可以海量地收聽到現階段的任何歌曲,他們可以全面地比較所有的作品,從中選出自己真正喜歡的。這樣海量的篩選模式,也讓一些宣傳上不足的好歌比起現實世界來更容易被發現。

這種情況對于質量優秀的《紅塵客棧》來說無疑非常適合,而且還有之前沈歡的網絡營銷助力,這讓《紅塵客棧》在網絡上更是如魚得水。

它在現實世界中只是開始嶄露頭角,在互聯網上卻已經開始如野火燎原一般燃燒開來了,以《中古傳說》玩家為基石和傳播源,延伸了出來,火速擴散到了整個網絡圈子,掀起了熱潮。

因為群體不一樣,互聯網人群的購買意愿相比起普通消費者來要低得多《中古傳說》玩家群體那樣有消費習慣的人群還好一點,普及到整個互聯網網民群體上,有消費意愿的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縱使基數已經非常大了,但是轉化到專輯銷量上,卻并沒有呈現爆發

本章分2頁,當前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