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第169章 劉宏也不容易

劉韜很清楚劉宏缺錢,這點不僅可以從歷史看得出來,上一次早朝也看得出來。這不司徒袁隗就在不斷哭窮,國庫里空得老鼠都不想光顧。

偏偏從三月開始,應該是三月,大部分的物資都是在內帑那邊開銷。從178年西園賣官開始,估計劉宏賺到的錢,至少過半,甚至更多投入到這上面。

隱約記得明年劉宏會修萬金堂,進一步收斂錢財……估計內帑,已經差不多空了。

對于劉韜的建議,劉宏真的有些心動。造紙利潤不低,關鍵它一直在供不應求的程度。真正制約它產量的,主要還是原材料的問題。

原料產量跟不上,甚至收集的成本提升,紙張的成本和生產量就不得不下降。大漢的紙張作坊,其實已經到達極限。

“說真的,如果你只是說造紙作坊的話……朕估計會讓人把你打出去。”劉宏看向劉韜,“竹子真能用于造紙?”

“我聽過某人說過這種工藝,但沒有嘗試過,只能先測試一下看看。”劉韜非常誠實地回道,“反正也有足夠的錢可以測試,畢竟竹子挺便宜的。”

這年頭對竹子的利用率沒有那么高,再加上竹子的侵略性很強,放著不管很快就會長成一片竹林,原材料獲取難度并不高,成本更不高。

劉宏甚至能明白,如果竹紙真的能造出來,那么紙張成本甚至能因此下降一半以上。里面包括原材料的采購成本,還有產量帶來的價格下降。

小時候和母親經過商,劉宏對商業的敏銳程度,可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缺的只是土地?”劉宏隨口回了句。

“畢竟臣剛來洛陽,人生地不熟的……”劉韜連忙回道,他知道這事情有戲。

“那朕大概可以得到多少好處?”劉宏也不避忌什么。

“三成……五成,如何?”劉韜本打算開三成,眼角突然看到旁邊的趙忠眼神不善,立刻換成五成。只是想著,扣掉甄氏那邊的投資,估計自己只能賺兩到三成利潤。

“我就問你一個問題……”劉宏看向劉韜,“除了朕和你,還有誰投了錢。”

“中山毋極甄氏,以及中山張氏……”劉韜據實回道,“我也會投一些錢進去。”

“甄氏……”劉宏隱約記得這個家族,但記得不太清楚。

“甄邯的后人,就是偽朝的承新公。”趙忠倒是記得這個家族,畢竟他是冀州安平人。想了想,補充道,“中山張氏,似乎是常山張氏分出去的,是張蒼的后人。”

“聽說你推崇荀子和公羊?”劉宏看向劉韜。

“臣很佩服這兩人的學說。”劉韜點頭,想不明白,昨天才說,劉宏居然已經知道,到底當時周圍有他的耳目,還是蔡琰就是他的耳目?

“張蒼是荀子的弟子,公羊當年支持王莽,再加上甄邯這個承新公……”劉宏看向劉韜,后續沒有說話,但雙眼的目光非常銳利。

“陛下,臣姓劉。”劉韜無辜的說道,“說起來也奇怪,臣知道的公羊派推崇變易。然而王莽時期,公羊派居然推崇復古,這是臣對公羊學派最矛盾和糾結的地方。”

“哪有什么矛盾……”劉宏卻難得說了句,“那些儒家的弟子,哪個不推崇井田的,仿佛一起恢復到周代的時候,天下就能太平了……你怎么看?”

“這是我更推崇變易的原因,時代在變,社會構成也在變,沒有什么制度是一成不變。合適的就保留,不合適的應該改變。可這番話拿出去,估計我得被那群儒家弟子噴死。”劉韜無奈的說道。

“你莫要忘記,你也是儒家弟子。”劉宏調侃道。

“荀子也是儒家弟子,儒家本身也不止左氏學派一個……”劉韜無所謂的回道,“奈何其他學派,現在都發不出聲了。”

公羊學派支持漢武帝討伐匈奴,初期賺了一筆,之后少不得被批斗了一番;在王莽篡漢之后,又支持王莽,于是東漢建立自然只能乖乖坐冷板凳。

這年頭,有沒有公羊儒,劉韜都不敢肯定。

“是啊,發不出聲,這個最糟糕。”這也說到劉宏內心深處,他現在就遇到這個問題。自己的言論,詔令,離開洛陽之后,基本上都會變一個模樣。

再好,再利國利民的詔令,到了地方,都成為坑害百姓,勞民傷財之舉。幾次之后,真的整個人都頹廢了。

沉默了一下,然后看向劉韜:“以后在外面,別亂說話。盯著你的人,不止是朕。或者說,朕這皇宮里,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是別人的耳目。”

“臣知錯,謝陛下指點。”劉韜立刻行禮謝恩。

“中山甄氏,常山張氏……”劉宏也開始念叨起來,“都百年前的事情,事到如今再追究,反而顯得氣量太小。”

急沒什么,能為他所用的話,那也不錯。能用的人,到頭來就幾個宦官,太難受了。本來還想培養一下何進,可這貨和當年的陽球一樣,反而成了世家的馬前卒……

當初陽球是中常侍程璜女婿,本身是他扶持起來的,結果被袁逢提拔為司隸校尉,當了袁家的故吏,這立場調轉之快,當然懷疑他是不是一開始就是袁閥的人。

現在這個劉韜有點意思,特立獨行,讓他感覺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年輕,頭鐵,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做,也因此很讓人擔心。

“陛下所言極是。”劉韜奉承道,卻不知道劉宏心里,已經思考了那么多東西。

但是有一句話他注意到了,劉宏居然說,宮中都有別人的耳目,這就驚悚了。

說難聽點,自己在皇宮里面走著,都有可能后面的宦官突然拔出一把刀;或者隨便吃點什么,結果里面是摻了東西的。

想到劉宏在劉辯之前,有幾個兒子,結果都早早夭折。扣除醫療水平的問題,的確是思細級恐。劉宏把劉辯送去道館撫養,終于順利長大,估計也是意識到宮里不安全的問題。

關鍵類似描寫,在各類宮廷劇或者歷史劇并不少見……

“好了,我們仔細說說,分成的事情吧!”劉宏也順便把話題,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