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第362章 幸虧軍師提醒,否則險遭害命

最新網址:yingsx第362章幸虧軍師提醒,否則險遭害命第362章幸虧軍師提醒,否則險遭害命←→:

張松很了解劉璋。

他清楚,嚴顏只要回來了,當著嚴顏的面,劉璋反而不敢殺嚴顏。

并且只要嚴顏回來了,牛亶和蒯越的目的達到,也絕不會再趕盡殺絕。

所以說,嚴顏回來無益,反而若他回來,江州守將就變成了孟達,那時候才是尷尬。

本來孟達是暗降漢王,結果搞成明降漢王的話,作為孟達的舉薦人,張松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

畢竟當時舉薦孟達,先觸動了黃權的利益,黃權當時雖然無奈同意,但孟達出了問題,黃權絕對不會為他張松說話。

其次牛亶,雖然孟達是東州系,但當初舉薦孟達的是張松,孟達真投降的話,牛亶巴不得撇清關系,就更不可能為張松說話,反而第一個落井下石的人,就得是他牛亶。

最后蒯越,作為荊州系首領,他當然就更沒有理由為張松說話了,不把張松搞死,就算仁至義盡了。

對這一切,張松看得很清楚。

因此,嚴顏絕不能回成都來,不過張松的打算,是既要保下嚴顏,又要給嚴顏添一把火!

略微沉吟了片刻,組織好語言后,張松開口了。

“陛下,臣可以說兩句嗎?”

劉璋一見是張松,頓時大喜,“愛卿快快說來,這嚴顏,到底有罪沒罪?”

“陛下,臣以為,關于嚴顏之事,其中頗有蹊蹺。”

張松緩緩道,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此言一出,黃權松了口氣,這關鍵時刻,還得是自己人才行啊。

在黃權心中,突然對之前疏遠張松,有了些愧意。

“不過……”

就在牛亶和蒯越準備說話的時候,張松話鋒一轉,又道:“就算現在要重新查證,漢王兵臨城下,極易引起軍心動蕩,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再加上之前漢軍攻城,也全靠嚴顏,才得保江州無恙。”

“據說,當時漢軍,可是已經先登。”

“那個時候,怎么也沒見大家為嚴顏請功,反而現在事有蹊蹺的情況下,就急著給嚴顏定罪?”

“并且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

一席話連削帶打,將牛亶和蒯越暗諷一番。

偏偏現在是劉璋讓張松說的,他們二人也無可奈何,只能默默聽著受著。

旋即,張松又是一轉,說道:“但嚴顏擁兵自重,以及通敵的嫌疑卻在,也不能不防。”

此話一出,黃權也懵了。

剛剛說的還挺好,他差點就跳腳鼓掌了,怎么現在又重提嚴顏擁兵自重一事了呢?

一時間,三人俱是分不清,張松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只有劉璋,聽的津津有味,覺得張松說的,好有道理!

見劉璋如癡如醉,張松知道是時候進行決定性一擊了。

當下躬身一禮,沉聲說道:“因此微臣提議!”

“責令嚴顏出兵迎擊劉備,不論輸贏,只要嚴顏愿意出兵,那么就說明他沒有問題。”

“反之!”

“若嚴顏推三阻四,拒不出兵,則說明其必有問題,應該立刻緝拿其回成都問罪。”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張松的算計很簡單,就是逼嚴顏出戰,只要出了江州城,他相信漢王和張明有辦法對付嚴顏。

就算嚴顏不出戰,面對劉璋派出的使者和內廷禁衛的緝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嚴顏投降。

那時,反的是嚴顏,逼的人是劉璋,又與他張松何干呢?

不得不說,張松的話,勉強算是平衡了各方勢力。

不管是想看張松笑話,還是一時無言以對,總之黃權,牛亶和蒯越三人都沒有提出異議,他們沒有說話,其余大臣自然也沒有話說。

張松心頭冷笑,這樣的朝廷,怎么可能不忘?

黨爭的可怕,張松算是徹底見識到了。

而劉璋見無人反對,也點了點頭。

“好!那就依張松的法子去辦吧!”

于是劉璋下旨,派親信宦官,并一隊禁衛趕往江州,催促嚴顏迎戰劉備。

退朝后,剛剛出宮不久,還沒有登上回府的馬車。

突然一個人影來到張松身旁,嚇了張松一跳。

定睛一看,原來是他的兄長張肅。

“兄長可是有事?”

看張肅直勾勾盯著自己,張松不禁開口問道。

張肅點了點頭,“是有話問你。”

張松見狀,邀請張肅同乘。

張肅也不客氣,率先坐了上去,看著張肅的背影,張松眼眸微瞇。

上一次他去襄陽,張明就提醒過他,說千萬別告訴張肅,他去襄陽的事情。

回來的路上,張松仔細思索,明白張明說的,應該是別告訴張肅他是去襄陽獻西川的,而不是說不告訴張肅他去過襄陽這件事。

畢竟這代表的是劉璋出使,想瞞也不可能瞞得過。

不過回來這么多天,張肅也沒有問過他,他也就漸漸未曾放在心上。

不想今日他剛剛獻策,張肅就主動找了上來。

待張肅坐好,張松也故作輕松,連忙坐了進去,笑問道:“兄長神神秘秘的,到底是有什么事,不能等到回家再說嗎?”

張肅緩緩搖頭,看著張松,久久無言,最后悄聲問道:“子喬,你老實說,這一次你去襄陽,到底做了什么?”

張松心頭一震!

如果換作從前,以他和張肅的感情,他一定會告訴張肅,他去襄陽其實已經偷偷將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并且打算作為內應,迎接劉備入川。

但是經過之前張明的提醒,現在的張松,已經不會實話實說了。

畢竟張明的識人之明,天下聞名,在襄陽和張明談論過后,張松對張明,有一種天然的信賴。

更何況,張明說過的話,正在印證著。

因此面對張肅的詢問,張松只是一臉疑惑地說道:“不就是去換被俘的吳班和李嚴嘛,誰知道他們都已經投降了,然后我就直接回來了呀?”

“不知兄長,為何有此一問?”

“當真?”

張肅不死心,又問道:“真的沒有別的什么事情了嗎?”

張松認真道:“當然,我敢發誓,若我所言不實,那我張松一脈,在這益州永無出頭之日!”

見張松立下重誓,張肅這才作罷。

孰不知,張松心中想的卻是,區區益州算個屁,我張松一脈,是要在整個天下博取聲名的!

在張肅試探完張松后,劉璋那邊派去江州的人,也終于離開了成都。←→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