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第287章 又是一個過不好的年

最新網址:yingsx第287章又是一個過不好的年第287章又是一個過不好的年←→:

在膠泥活字占領許都市場之后,曹操雖然決心開春后立刻遷都,但還是第一時間召來荀彧緊急商量對策。

畢竟這一次損失慘重,若不想一點辦法彌補,恐怕連遷都的事情,都會受到影響。

不多時,荀彧便匆匆而至。

很顯然,膠泥活字的事情,他也已經有所耳聞。

“主公。”

打了聲招呼,曹操連忙擺了擺手,示意荀彧不用多禮,開門見山道:“文若,現在的情況想必你也看到了,張明那膠泥活字技術,已經完全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你有何對策?”

荀彧微微皺眉,沉吟片刻后答道:“主公,我們現在的確面臨不小的挑戰。”

“這一次先是從袁紹處高價購糧,接著又是這次膠泥活字的沖擊,還有書院、醫院,甚至是長安皇宮的修葺,總而言之,如今的財政情況,很難再同時支撐這幾項同時進行了。”

“尤其是虎豹騎的建設,恐怕……”

荀彧沒有再說,他相信曹操都懂。

果然,曹操沒有絲毫猶豫,大手一揮,直接說道:“虎豹騎人員選拔和訓練可以繼續,裝備打造暫停,反正文烈也還在襄陽,他可是我欽定的豹騎統領。”

荀彧點了點頭,“不過長安那邊……”

“長安那邊所有項目都不能停!”曹操打斷荀彧,格外強勢。

緩了緩,似乎也知道這樣太過為難荀彧,連忙說道:“文若放心,錢的事情,我會盡快解決。”

看曹操這副認真模樣,不像開玩笑,荀彧不禁好奇。

這么一大筆缺空,曹操要如何才能填補得了?

看著目光灼灼的荀彧,曹操也知道,這件事若荀彧不知情,以后會有很多麻煩。

更不要說荀彧掌管自己的財政,這件事也該他知曉,否則到時候有錢財入賬,說不清楚也徒增主臣嫌隙。

想了想,曹操委婉道:“文若可知,我已設摸金校尉一職?”

荀彧愣了愣,搖了搖頭,不過沒有糾結此事,而是直接問道:“敢問主公,這摸金校尉職責何在?”

“咳咳……”

曹操輕咳兩聲,緩緩說道:“這摸金校尉嘛,行的乃是曾經董卓所行之事。”

“與其讓那些寶藏深埋地底,就此腐朽埋沒,不如讓它們發揮出本來的價值,做一些利國利民之事,相信曾經擁有它們的人,也一定能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此言一出,荀彧滿目震驚。

他知道曹操想干嘛了,不過他并不迂腐,董卓當年這么干,是為了自己享樂,為了自己擴張,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可他知道,現在曹操準備這么干,是真被張明給逼急了。

而且這么做的目的,最終也是為了造福天下百姓,書院能夠培養人才,醫院能夠治病救人,這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事。

沉默片刻之后,荀彧嘆道:“主公此舉彧沒有意見,不過此事于主公的名聲,或有影響,還望主公三思。”

“名聲?”

曹操自嘲一笑,“世人如何評說是世人之事,我曹孟德要做的,無愧于心便是。”

“放心吧文若,此事我會小心的,畢竟這事,我連奉孝都沒有說。”

說著,朝荀彧擠了擠眼睛,荀彧不禁莞爾,同時也表態道:“既然主公有此壯志,不惜聲名也要確保長安諸事順暢,那我荀彧便敢承諾,一毫一厘都必將用在實處之上。”

“好!”曹操豪邁道:“有文若此話,我便心安。”

隨即話鋒一轉,又問道:“不過眼前膠泥活字之事,卻也不可不管,文若可有方法教我?”

想了想,荀彧坦言說道:“雖然我們可以嘗試仿制這種膠泥活字,但時間上難以趕上劉備的速度,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更直接的方法來應對。”

曹操急切地追問:“直接的方法?還請文若明言。”

荀彧回答說:“主公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通過提供補貼來鼓勵工匠研發印刷術,就算研制不出超越膠泥活字的印刷術,也能加快仿制的速度。”

“其次,可以暗中散布關于膠泥活字質量不穩定的謠言,同時推出降低稅率的辦法,鼓勵世家購買木活字,為我們爭取研制膠泥活字的時間。”

曹操點頭思考,隨即微微一笑,贊許道:“嗯,文若此計上好,就這么辦!”

雖然這個方法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但總好過什么也不做,任由自己的經濟被對方徹底沖垮要好。

“對了主公,還有一事。”

見曹操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荀彧猶豫再三后,還是決定再說一個壞消息,也是為了先給曹操打一個預防針。

“文若還有何事?但說無妨!”

曹操倒沒有太過在意,示意荀彧直接說出來便是。

荀彧遲疑道:“彧粗略算過,以如今存糧,即使有從袁紹處高價購得的一百五十萬石糧食,恐怕這個冬天也會有不少流民產生。”

“剛剛得到密報,荊州方面,已經做好了招收安頓流民的準備。”

曹操一聽,勃然色變。

“什么?”

“文若,絕不能讓劉備得逞!”

“原來如此,竟然還打著這樣的主意,此計當真狠辣。”

曹操頓感頭疼,人口可是重中之重,因為不管干什么,都離不開人,于是沉吟片刻后,說道:“文若,你說說看,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荀彧略微沉吟,抬頭看著曹操,鄭重道:“主公,為今之計,或可借此機會,將未來產生的流民,全部遷至關中!”

“關中一帶所受影響較小,若將流民遷去,以工代賑,或許能夠一舉兩得。”

“哦?”曹操眼眸微瞇,沉聲道:“此計大善!”

其實往關中遷徙百姓,包括號召之前關中百姓重返故土,都是這些年曹操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過一直以來,遷徙效果向來不佳。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更戀舊土,不是活不下去,誰愿意離開故土呢?

荀彧提出的方法,的確是最佳方案,只是一旦這么做,肯定還會有流民往南而去,他也不可能把這些人全給抓到關中去。

但這的確是沒辦法中最好的辦法了。

“文若,就這么辦,此事你親自負責。”

“喏!”

隨著曹操和荀彧的決策,這個年,曹操注定又過不好了。←→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