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第242章 好人老劉做

歷史軍事第242章好人老劉做第242章好人老劉做書迷正在閱讀:、、、、、、、、、

當天夜里,襄陽城內,有不少大儒名士連夜出城。

對此,張明一概未攔。

甚至其中還有不少人,在臨走之前,跑到張明府邸外辱罵呵斥。

這些,張明統統聽在耳中,臉上卻浮現出了些許笑意。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名單。

張明所說的,邯鄲淳供出的同謀,其實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罷了。

目的就是在修典之前,借邯鄲淳之事,詐走一批圖謀不軌,或渾水摸魚之人。

雖然說這一批走的人中,肯定不是全部,但剩下的人,只要后面露出馬腳,再清理起來,有了這次事件打底,影響就會小上許多。

并且為人臣者,有的時候,是要學會自污。

同時對那些敢于半夜來罵自己,只是不忿自己的行為,卻有真才實學的人,張明當然也不會就這么平白放走這些人。

對這些人,張明知道,如今老劉恐怕已經在路上了。

“這好人啊,就讓老劉去做吧。”

“相信主公昨日收到我的書信后,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聞人府的情報,想必也送到了主公的案頭,有些老家伙,脾氣是真臭,希望主公的仁德,能夠感召他們吧。”

張明喃喃低語,看了一眼夜色,便返回屋中安睡去了。

翌日。

一輪紅日自東方升起,映照整座襄陽,對尋常百姓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年當中,最平凡不過的一日。

可對于匯聚在襄陽城中的大儒名士,甚至對天下的讀書人來說。

這一日,卻絕對是值得被歷史銘記的一日!

因為這一點,是開始編撰大典的一天,不只是各位大儒名士早早起床,來到了州牧府內。

包括孔融、張明,甚至劉備本人,此時已經在府衙內等候多時。

才修好不久的大殿內,修典的大儒名士逐漸齊聚,有些本來已經離去的人,被劉備說服之后,此時也有幾人出現在了大殿中,只不過除了張明,無人知道罷了。

終于,巳時已到。

“諸位,請靜一靜!”

看著熙熙攘攘的大殿,劉備雙手微壓,等大家目光全部匯聚之后,方才說道:

“此次編撰大典,我以荊州牧之名宣誓,必將盡心竭力,為諸位提供一切方便之門,一應吃喝用度,請諸位盡管放心!”

“同時,也望諸位齊心協力,為天下讀書人,編撰出一部能流芳千古,萬世流傳的大典。”

劉備此言一出,眾人立即跟風,紛紛稱贊劉備的仁義。

緊接著,劉備拍了拍手,一隊隊兵士手捧竹簡,從外走來。

眾人都知道這些竹簡是什么,編撰大典,自然需要許多經史子集,憑借一家之力,肯定難以完成。

因此,劉備率先將自己,以及麾下文士所藏典籍獻出,供眾人編撰所用。

當然,這些都是謄抄的副本,而非正本。

有了劉備開頭,接下來,便是孔融,這次修典名義上的負責人。

他也拍了拍手,笑意盈盈。

“諸位,這修典之事,既然我為主持,自然不能光說不做。”

“雖然我一家之藏,或許比不上皇叔麾下眾多世家所供,但數百年的積累,我孔家也算有些收藏。”

“這次修典,功在當下,利在千秋。”

“因此我孔家所藏,這一次可任諸位隨意翻閱,任意謄抄!”

“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給我一分薄面,將來修典之時,望各位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孔融說完之后,又有一群士兵,捧著各種竹簡走入大殿,將竹簡依次放入提前準備好的書架上排列整齊。

仔細看去,大家這才發現,原來每一個竹簡外都用月英紙包覆了一層,上面寫著書名。

同時在書架上,則掛著這張書架對應的分類。

分類并不算多,一共只有四個大類,便是經,史,子,集。

這樣一來,眾人編撰的時候,就會更加清晰,不至于拿錯到其他分類。

只不過其中涵蓋了許多小類,等真正編撰的時候,需要更加細致,才不至于出錯。

“嗯?”

然而就在有人忍不住上前翻看竹簡之時,卻突然發現,竹簡上竟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字,每本竹簡上,不僅有原文,還有許多注釋和見解。

若僅僅如此倒也罷了,可當他們繼續查看之后,越看越是震驚,最后忍不住失聲叫道:

“怎么會這樣!!”

“這…..這上面寫的都是真的嗎?”

此話一出,立即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紛紛湊上前來查看。

“不會吧?這些竟然都是真跡?!”

“這這這......這!《春秋》、《尚書》、《禮儀》、《墨義》,這些書......”

“文舉公高義,我等不如!”

一片喧囂之中,張明卻緩步而來,掃視眾人,淡然道:

“諸位,文舉公此舉,是為了讓大家相信,我們修典的決心!”

“同時,此舉也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為直接的領略先賢風采,也為了讓大家安心。”

“因此,我丑話說在前面。”

“修典期間,此大殿內所有書冊,皆不允許帶出此殿,哪怕是謄抄的版本也不可以,一經發現,休怪我不講情面。”

“其次,修典期間,誰若敢胡作非為,擾亂修典進度。”

“一樣的,到時候可別怪我張明,六親不認!”

一席話,說得全場鴉雀無聲。

當完這惡人之后,劉備緩緩站了出來,笑道:

“諸位請放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編撰,我劉備又豈會讓諸位空手而歸?”

“屆時,凡參與修典之人,皆可獲得編撰完整的大典一份,如何?”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瞬間響起了歡呼雀躍之聲。

其中歌頌老劉的聲音不絕于耳,甚至超過了此前歌頌孔融的聲音。

張明和劉備悄悄對視一眼,相視無言,心中卻各自笑之。

這大棒加棗,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手段,至少短時間內,都不敢有人亂來。

并且有了孔融帶頭后,陸陸續續又有不少大儒獻出收藏的典籍。

而且由于大家都是得到了孔融提前書信的通知,因此所帶典籍,均無重復,就算典籍重復,上面記載的注釋也有不同之處。

為的,就是能夠集百家之長,編撰出令眾人信服的典籍。

等所有人又復歸安靜后,張明這才說道:

“下面我宣布,此次修典,各分類負責人。”

《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軍事,燃文小說轉載收集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