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第228章 軍師可是想效衡山之謀?

第228章軍師可是想效衡山之謀?第228章軍師可是想效衡山之謀?←→:

進入書房,陸遜正在喝茶。

看到張明,陸遜連忙起身行禮。

張明連忙擺手,他看著陸遜那一襲褶皺的青衫,和明顯倉促打理的發髻,心頭也是頗有些過意不去。

雖說陸遜的能力,和當初的諸葛亮相比都不遑多讓,但是這么多工作全部壓在這個不過十八歲的年輕人身上,喚醒了張明殘存的良知。

剛準備開口勉勵,并贊揚陸遜幾句,不想陸遜率先說道:

“軍師還是當保重身體,莫要太過操勞才是。”

張明一愣,心想這都能看出來?

不禁苦笑,一時也有些尷尬,不知該如何解釋。

結果陸遜又道:

“我觀軍師似乎有些倦色,目下微微發黑,怕是連續多日熬夜吧?”

張明頓時一怔,這孩子什么都懂,自己倒不好解釋了。

只能訕訕一笑,不料陸遜接著說道:

“軍師若是信得過遜,不妨多安排些公務給遜,遜愿為軍師分擔一二。”

“軍師健康關乎主公根本,切不可日日熬夜處理公務,還是要好好休息,保重身體才是。”

“遜今日才知,軍師為何更愿在家處理公務,想必是不愿讓我等擔憂,但請軍師聽遜一言,切不可再如此勞累。”

看陸遜一臉認真的模樣,張明確認了,這家伙還是個雛。

也好也好。

張明立刻露出一副悲天憫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模樣。

“伯言放心,公瑾不是已經來信,忙過這一陣后,我一定好好休息。”

“倒是伯言,切莫忘記,有空之時,務必多去鹿門書院旁聽。”

“其他學院倒也無妨,戰術學院的課業,一定要按時完成才行。”

張明的叮囑,讓陸遜露出了感激之色,連忙一口答應下來。

自從來到襄陽,所見到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震驚。

毫不夸張地說,襄陽至少領先吳縣五十年,尤其是這鹿門書院。

張明一開始讓陸遜去書院旁聽的時候,他還有些不屑,可當他真的在書院內的戰術學院旁聽了一節課后,就被水鏡先生所講戰例深深吸引。

一問才知,這個戰例竟然是張明提供,說是西方兩個大國間的一個經典戰役。

觸類旁通之下,讓陸遜收獲良多。

這還不算什么,最讓陸遜震撼的,是呂蒙的變化。

在吳縣時,陸遜就認識呂蒙,對呂蒙的評價,不過是有些武勇,卻沒什么學問的莽夫。

結果,這呂蒙投降后,就被張明送來襄陽,強制入鹿門書院學習,不過三個月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前幾日陸遜路上偶遇呂蒙,呂蒙便邀請陸遜去一旁的茶肆聊天。

陸遜本想拒絕,但想到畢竟都是從江東來了,又都在劉備麾下任職,便答應了,其實心里很瞧不起呂蒙,認為和一個武夫沒什么好聊的。

然而呂蒙出口成章就算了,竟然還提出了好幾條可行性極高的民生政略,以及對天下大勢的分析。

這讓陸遜忍不住說道:“遜一直以為將軍只是武勇,沒想到如今學識廣博,已經和往昔大不一樣。”

“曾經失禮之處,還望將軍莫怪。”

呂蒙擺了擺手,笑道:“伯言直爽,不過士別三日,就應該刮目相待嘛!”

由此,陸遜不僅和呂蒙關系緊密了許多,對鹿門書院也更加重視。

尤其是,陸遜清楚,現在的鹿門書院,是按照張明的想法升級改造而成的,對張明,陸遜更加敬佩。

在陸遜陷入回憶的時候,張明已經看完了周瑜來信。

對周瑜的安排,張明暗暗點首,三人相互協作,但又互不干擾,的確能夠將三人的才智充分發揮。

如此一來,也讓張明萬分好奇。

周瑜,諸葛亮,龐統這樣的三叉戟,究竟能夠發揮出怎樣的威力。

不過有一點張明相信,和他們對上的曹軍,死定了!

恰在此時,管家在門外稟報。

“大人,糜大人至。”

張明收起周瑜書信,清了清嗓子。

“子仲來了嗎,快快請進。”

說著,親自往書房門口迎去,陸遜也是結束了回憶,連忙起身恭候。

下一秒,糜竺走入書房。

作為劉備的財務總管,和張明當初剛剛投效劉備的時候不同,現在的糜竺,不再是倒貼家業來支持劉備,而是已經將糜家的生意,做到了整個大漢天下,甚至在張明授意下,已經開始朝西域拓展。

而糜竺本人,也是已經開始發福,和當初的瘦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糜竺的商業能力,卻愈發的厲害。

張明知道,這是因為錢越來越多,接觸的事越來越大,眼界越來越廣的緣故。

最重要的一點,是糜竺對劉備絕對忠心,因此接下來的事情,交給糜竺去辦,絕對可靠!

“子仲啊,快坐。”

張明滿面笑容地拉著糜竺坐下。

糜竺也是連忙謙讓,他現在能夠過得這么舒心,真的是全靠張明。

不管是三才酒還是月英紙,都已經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了。

他知道張明找他肯定是有要事,也不啰嗦,連忙表態。

“知漢叫我來,可是有事吩咐?”

張明聞言笑著說道:“吩咐不敢,不過的確有一件機密要事,需要子仲去做。”

一聽機密,陸遜便想告辭,不過被張明攔住。

“此事你也一并聽一聽,之后便由你與子仲對接,定期向我匯報進度便可。”

“大典一事,文舉公已召集了不少天下大儒,不能再繼續推遲下去了。”

“之后我的重心會轉移到編撰大典一事上,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就有勞子仲和伯言了。”

糜竺瞬間集中精神,他隱隱猜到,張明接下來要講的事情,恐怕不小。

沉默片刻后,張明緩緩開口:“子仲,我想讓你暗中派人,往汝南,陳留,關中等地,大肆收購樹皮,竹子等制造月英紙所需的原材料。”

糜竺一愣,沒有想到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不解道:

“收購材料倒是沒有問題,不過知漢啊,僅僅荊州的原材料,好像就足以支撐現在月英紙的產量。”

“要是再收些來,月英紙堆積成山后,恐怕這個價錢也得下跌。”

“到時候,恐怕會賠錢呀。”

糜竺站在生意的角度上,說得的確在理,不過陸遜突然醒悟,脫口而出道:

“軍師可是想效衡山之謀?”←→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