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七十六章 相府

字體:大中小

第七十六章相府

對胡車兒,丁辰是非常的喜歡。

這是一個憨直的人,沒什么花花腸子,也沒有太大的野心。

有他跟隨左右,丁辰會很放心。

因為他知道,胡車兒是那種一旦認主,便不會改變的人物,而且做起事情,也很細心。

“你帶上黃蹄子,把招魂矟也藏好。”

丁辰無法拒絕董卓的邀請,但也要做好準備。

他依舊裝作虛弱的樣子,依稀青衫,頭戴綸巾,腰系一條大帶,內藏三支小矟,隨身只帶了巨闕劍,便登上了馬車。胡車兒率領六十名緹騎保護,一路直奔長安。

“子陽,許久未見,不知身體可好?”

在相府之中,董卓顯得非常熱情。

不過,丁辰卻發現,這相府里亂七八糟,仆從們進進出出,非常忙碌。

“這些日子,末將因傷動不得身,未能跟隨丞相左右,也頗為想念。”

“哈哈哈,子陽實在是客氣了。”

董卓看上去很高興,也讓丁辰松了口氣。

進入丞相府后,他就在暗地里觀察。相府里很亂,人也很多,但是卻沒有任何不妥。

難道說,董卓今日來找我,只是敘舊嗎?

丁辰心中疑惑,強打精神,與董卓寒暄起來。

董卓拉著他走進了相府大堂,而后分賓主落座。

“今日,是新相府建成之日。

某已經命奉先在那邊準備,待會兒咱們便一起過去。

某來長安,已大半載光陰,如今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府邸……這相府雖然不錯,終究是別人的產業。若非不得已,某實不愿意強占。現在好了,終于可以把這里完璧歸趙。”

原來是相府建成了!

丁辰恍然,露出釋然之色。

董卓修建相府的事情,他當然知道。

事實上,那相府早在董卓從未央宮中搬出之后,就開始謀劃建造。

如今的相府,雖然華美,確小了一些,襯托不出董卓的氣派,也使得他心中不滿。

當時,丁辰還在董卓身邊做事,就多次聽他抱怨,說偌大長安,居然找不到一座像樣的相府,實在令人失望。后來,董卓決定,在建章宮舊址上興建新的丞相府。

建章宮,是漢三宮之一,雖然已被毀掉,但根基仍在。

最重要的是,建章宮面積大,地理位置也好,有太液池為標志性的景致,可謂是長安一處極具特色的地方。如今,建章宮只是廢墟,董卓在廢墟的基礎上修建相府,蔡邕倒是沒有表示反對。

別以為蔡邕真就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書生。

能夠在黨錮之禍中生存下來,又有幾個是簡單的人呢?

在蔡邕看來,建章宮不過是漢武帝后來建造的宮殿,雖名列漢三宮之一,可實際上,卻比未央宮和長樂宮的級別要低不少。加之建章宮被毀,早已不復存在。董卓在建章宮的遺址上重建丞相府,于禮法或許有些不合,但他實在是不好再說什么。

他老人家已經夠厲害了!

初至長安,就把董卓趕出了未央宮。

而董卓也很給他面子,非但沒有怪罪,反而禮遇有加,也讓蔡邕對董卓有些感激。

這種情況下,他只能閉嘴,裝作沒有看到。

“新相府已經修建好了?”

丁辰露出驚訝表情,起身道喜。

不過,他心里又有些奇怪,為何這董卓,只把他喚來?

董卓擺手道:“這算不得什么喜事。

不過呢,子陽向某道喜,倒也不算有錯。說起來,某今日,確實有一樁大喜事。”

“還請丞相明示。”

董卓道:“長沙太守孫堅,想來子陽必不陌生。”

丁辰一怔,本能點了點頭。

“丞相說得可是那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

“正是。”

“末將又怎能對他感到陌生?

滎陽之戰,不正是這孫堅屢立奇功。先有其子孫伯符斬殺胡軫,又有孫堅設計,殺死了華雄都督,攻破陽人關。可惜,滎陽之戰時,他因為連番大戰,部曲疲倦,所以未曾前往滎陽。說句實話,當時若孫堅也在滎陽,末將怕也是會非常危險。”

丁辰沒有見過孫堅,但是卻不能阻止他對孫堅的贊賞。

而他這樣的態度,也讓董卓連連點頭。

“子陽可知,孫堅死了!”

“啊!”

丁辰大吃一驚,抬頭駭然看著董卓。

董卓卻恍若未覺,長嘆一聲道:“想當初,諸侯聯合。

說實話,什么二袁,什么公孫瓚,張邈之流,某絲毫不懼。然諸侯之中,某唯獨懼怕一人,就是那孫堅孫文臺。他勇武過人,性情剛烈,且也能用人,頗有謀略。

當年涼州之亂,某與周慎前往金城討伐邊章和韓遂。

某曾向太尉張溫請示,希望率部駐扎后方,為周慎做后續人馬,防備萬一,可張溫卻不肯聽從。于是,某就上書,說明利弊,并斷言周慎必不會成功……張溫仍舊不聽,反而讓某討伐先零羌,以為可一戰平定西涼……嘿嘿,幸虧當時,某有所防備,命別部司馬劉靖駐扎安定。當時,先零羌要截斷某退路,卻發現了安定駐扎兵馬,以為某設有伏兵,于是匆匆不敢與某正面交鋒,便匆匆的撤離了戰場。”

董卓的興致,似乎很高。

他滔滔不絕向丁辰講述他過往的事跡,也讓丁辰更加奇怪。

這,與孫堅有什么關系?

不過,未等他開口詢問,董卓便自顧自道:“當時,那孫堅也奉命入涼州平叛,是周慎的部下。當時他也曾向周慎獻計,說愿意率部一萬,先抵達金城,讓周慎引兵兩萬駐扎在后,以為接應。那邊章城中糧食不多,需要從外面運糧。如此,他們必然害怕周慎的后續兵馬,不敢與孫堅交戰,而孫堅則可以趁機,斷絕糧道。

如果采用了孫堅的計謀,說不定涼州之亂可以很快平定。

可惜那周慎小兒不聽孫文臺的計謀,而張溫也不肯用我的計謀,以至于大敗而回,甚至一度失去了對涼州的掌控……

那時候,孫堅才是一個佐軍司馬,就有如此見識,其過人之處可見一斑。”

說到這里,董卓突然放聲大哭。

丁辰被他這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舉動驚得手足無措,忙問道:“丞相何以痛哭?”

“我哭文臺,天妒英才,實在可惜。”

說完,他又哈哈大笑道:“子陽,而今天下,孫堅一死,我便再也沒有可以懼怕的人了!”

他笑得很歡快,絲毫不見剛才的悲傷。

丁辰有點懵了,在一旁,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董卓笑了一會兒,終于停止。

他瞇起眼睛,看著丁辰道:“子陽可知,那孫堅死于何人之手?”

“這個,確不清楚。”

“殺死他的人,是江夏太守黃祖。

他奉劉表之命,與孫堅交手……也是那孫堅命大,被他以冷箭射殺。”

“如此,那黃祖倒是個狠角色。”

“是不是狠角色,某不知道。

可是據某打探,孫堅死后,卻未見玉璽蹤影。”

“啊?”

“其實,人言那孫堅在洛陽得了傳國玉璽,某一開始,亦深信不疑。

可是后來,某又感到奇怪……子陽,不瞞你說,某這些日子也常感到羞愧,當時確實看走了眼,以為弘農王不堪造就,所以才將之廢黜。可是從他后來的一系列手段看,他頗有心思。只不過不想繼承皇位,所以才假死脫身,來了一個金蟬脫殼。”

董卓的眸光中,透著一絲絲的陰森之氣,令丁辰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

“不過,弘農王或許真就對帝位沒有眷戀,但是以他的心思,怎可能沒有后手?

所以,某有些不太相信,孫堅真就得到了玉璽。

今日請子陽來,一是隨某前往相府飲酒,二來嘛就是想要請子陽為某想一想,如果那玉璽一直在弘農王手里的話,他這一走,會把那傳國玉璽,藏于什么地方呢?”

一股涼氣,從尾骨沿著后脊梁,直沖頭頂。

丁辰強作笑顏道:“丞相說笑了,末將怎會知曉?”

“哈哈,說起來,弘農王如此相信子陽,甚至不惜將妻子托付,想來和子陽也很熟悉。

子陽就想想看,那傳國玉璽會藏在那里。

沒關系,子陽也不用著急……待會兒酒宴結束,再告訴我答案不遲。”

丁辰直覺,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董卓這番話,無疑是說明,他已經知道,那傳國玉璽就在他丁辰的手中。

不過,也許他是真心喜愛丁辰,所以并沒有逼迫太甚。可是,丁辰卻知道,今日酒宴結束后,如果他不交出那傳國玉璽的話,董卓對他的耐心,恐怕也將消耗殆盡。

那時候……

丁辰的手,忍不住放在了身邊的巨闕劍上。

這時候,他已經完全失去了分寸,心亂如麻。

怎么辦?

最好的辦法,是上前殺了董卓。

可是,丁辰也明白,董卓既然敢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那就說明,他有所防備。

說不定,只要丁辰拔劍出鞘,就會伏兵四起。

想到這里,丁辰的手,又慢慢松開了寶劍。

“丞相,溫侯派人前來催促,說那邊相府已經準備妥當,請丞相前去查看。”

就在這時候,從大堂外走進來一人。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

看年紀,大約在四旬上下,不過已是兩鬢斑白。

“徐將軍。”

丁辰認得此人,正是董卓身邊大將徐榮。

看到徐榮在這里,丁辰不禁暗自慶幸。如果他剛才動手,相信徐榮一定會帶人沖進來。

他出現,就是在警告丁辰,不要心懷不軌。

“哦,既然奉先那邊已經準備妥當,那咱們就走吧。”

董卓笑著站起身來,挪動略顯肥胖的身體,來到了丁辰身邊。

“子陽,咱們一起走。”

“遵命。”

丁辰說著話,抓起巨闕劍。

不過,在他拿起寶劍的同時,徐榮已在有意無意中,橫在了他和董卓之間。雖然,他面帶微笑,可是丁辰卻能感覺得出來,那笑容背后,隱藏的濃濃殺意。待丁辰走出大堂后,看到那庭院中,竟有八百鐵甲軍列陣而立,一個個盔明甲亮,手持刀劍,殺氣騰騰。

剛才在進來的時候,并未看到這些鐵甲軍。

可現在……

丁辰甚至不知道,這些鐵甲軍是從何惹來。

他跟隨在董卓的身后,亦或者說,是在重重監視下,被押解在人群中,一同走出相府。

胡車兒看到這架勢,忙上前想要說話,卻被鐵甲軍攔住。

“子陽不必擔心,這些鐵甲軍,乃某自西涼軍中挑選出來的勇士。

有他們在,宵小必不敢靠近。”

這是在警告丁辰,別耍花招。

丁辰心中暗自驚恐,朝胡車兒搖搖頭,示意他不要沖動。

“能有鐵甲軍保護,末將又有何懼?

倒要看看,丞相的鐵甲軍,與末將的陷陣士相比,孰高孰低。”

“哈哈哈,這又何難?

若子陽有心,等身體康復了,某可命你的陷陣士和鐵甲軍一起前往涼州,從那韓遂馬騰二人中各選一人,比試一番,看誰能夠獲勝……相信,子陽一定不會讓某失望。”

這一句話,可是一語雙關。

即有承認丁辰和陷陣營的意思,也有暗示丁辰,不要辜負了他的美意,讓他失去耐心。

跟隨在隊伍之中,丁辰也倍感為難。

他相信,董卓絕不會只有這點準備,說不定……

丁辰不禁四下打量,目光最終落在了董卓那略顯臃腫的背影上,一雙濃眉,蹙動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