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六十六章 英雄

第六十六章英雄

“子陽乃信人,若漢室得其輔佐,興復指日可待。”

“可是,萬一那丁辰不愿意呢?”

“不愿意?”

會稽山上,劉辯忍不住笑了,“這可以如伊尹、霍光般的功績,他丁子陽又怎能拒絕?”

“可是,陛下卻寧可拋棄這大好江山。”

貂蟬輕聲辯駁,使得劉辯頓時沒了聲音。

是啊,他可以拋棄江山,又怎知那丁辰不能拋棄所為的功績呢?

突然間,他感覺有些失算了!

當日,他選擇丁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沒有其他的選擇,而丁辰又是個重情義的人,在他看來,重情義的人,至少值得托付。

后來,劉辯逃出了洛陽。

在昔日侍從官貂蟬的保護下,一路南下,來到會稽郡。

會稽郡太守是劉辯的丈人,同時又對劉辯忠心耿耿。唐瑁不過是一個小官宦家庭的出身,沒有任何背景。虧得后來何進提攜,從一個郡吏,一躍而成為會稽太守,一方諸侯。其實,劉辯的苦惱,唐瑁也很清楚。他知道自家女婿并無心帝王之位,卻被大勢逼迫,變成了漢家帝王。可是,劉辯內心中,卻渴望能逃脫出囚籠。

沒錯,就是囚籠!

在劉辯的眼中,偌大的宮城不過是一個囚籠罷了。

他內心中,其實更向往當年在宮城外,寄居于史道人家中的日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之后董卓入京,在其強大的武力面前,劉辯根本沒有抵抗之力,被廢黜皇位,困居在阿閣之中。不過,劉辯并未因此而難過,反而有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隨后,他就與在十常侍之亂中,流落宮城之外的女侍從官,也是從小照看他長大,被他稱之為‘阿姊’的貂蟬取得聯系。貂蟬本打算要幫他重登皇位,但卻被劉辯阻止。

因為,隨著母親被鴆殺,他已經預感到了,在洛陽宮城的上空,籠罩著一只黑手。

董卓雖然霸道,卻能恪守君臣之禮。

而那黑手,比之董卓更加兇殘,更加沒有顧慮。連太后都敢鴆殺,還有什么不敢呢?

劉辯那時候就知道,那只黑手,早晚會找到他。

之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是等待他交出玉璽。可是,劉辯卻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也使得那黑手漸漸失去了耐心,最終決定下毒手,于是也就出現了火焚阿閣的那一幕。

幸虧,貂蟬早有安排,并且覺察到了王允等人的古怪。

她是宮中侍從官,手下自有一群宮女,唯劉辯是從。而她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代號,叫做貂蟬。

混入王允家中的貂蟬,不斷傳來消息,使得貂蟬可以提前準備。

前些日子,她暗中隨行,護送唐姬前往會稽,而后又匆匆趕往會稽山,向劉辯請示。

劉辯得知唐姬已經抵達會稽之后,整個人也就輕松許多。

他無心富貴,并且與老丈人唐瑁早有安排。所以當貂蟬來到后,他就讓貂蟬把傳國玉璽交給丁辰。丁辰信義無雙,且在滎陽更展現出了非凡才能,也讓劉辯很看重。

他希望通過傳國玉璽,讓丁辰成為輔佐漢室的中興之臣。

畢竟,他是劉姓子孫,是漢光武帝的后代,哪怕無心帝位,也希望漢室江山穩固。

可是……

劉辯自嘲般的笑起來,輕輕搖頭。

“阿姊,若他真無心功名,就告訴他,請他擇人贈之。”

“為什么?”

貂蟬疑惑道:“臣妾承認,那丁辰的確是一個信人,且能力不俗。

可是這天下間,英雄豪杰眾多,比他強的人,多不勝數,為何陛下獨獨選中丁辰?”

“英雄豪杰?”

劉辯冷笑一聲,那張瘦削卻略顯清秀的臉上,露出森然之色。

“阿姊以為,誰是英雄?”

這問題,可真的是難住了貂蟬。

她想了想,道:“渤海袁紹,四世三公,名列八俊,為天下人所稱贊,可為英雄?”

“袁紹?”

劉辯冷笑道:“其人野心勃勃,卻謀而不斷。

舅父生前曾說過,這個人可以用,卻不可重用。他雖身世高貴,且名聲響亮,他日或許能成一方諸侯,卻不足以興復漢室。”

“那幽州牧劉虞,坐鎮邊塞,抵御胡人,戰功顯赫,又是漢室宗親,可為英雄?”

“劉皇叔……其人剛烈,然則性情耿直,不曉變通。

他若登九五之尊,或許能成就事業。可是其性格迂腐,難成大事,也算不得是英雄。”

“益州牧劉焉,如何?”

“十年前坐鎮幽州,抗擊胡人的劉焉,或許能成大事。

可自他去了益州之后,已變得畏首畏尾,私心甚重,且偏安一隅,雖坐擁巴蜀,卻遲遲不得掌控,怎算英雄?”

貂蟬又提出了幾個諸侯,卻被劉辯一一否決。

“我之所以選擇丁辰,也是因為他并無野心,使我不必擔心祖宗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且其人頗有責任心,即便是不肯擔此重任,可是擇人之后,也會在一旁協助。

有他在,我自然可以放心不少。”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劉辯相信丁辰。

貂蟬自然也就不再勸說,同意了劉辯的請求。

“阿姊,你真的不愿隨我走嗎?”

“陛下,臣妾自幼被人拐帶,遠離家鄉。

幸太后相救,得以生存。后跟隨陛下左右,片刻不得離,一晃已近二十載。

以前陛下尚無決斷,妾身自不愿分離。可現在……等回去之后,將玉璽交給丁辰,臣妾就準備返回老家,尋找昔日的親人。只是不知道,當年的親人,是否還在。”

“是哦,我記得阿姊是常山人氏?”

“正是。”

“我以前曾派人查找過,依照阿姊所說的地方,如今已經變成了廢墟。

想來,是當年黃巾之禍造成。阿姊若要尋親,可往真定縣城附近尋找。據說當年受黃巾之亂,不少村舍都避難于縣城之中。若阿姊親人還在,想來應該住在那里。”

貂蟬抬頭,看著劉辯。

昔日這個柔弱的小弟弟,已經能夠謀劃未來。

這,也讓她內心里,格外開心。

只是這一別,也許再無相見之日,又讓貂蟬感到難過。

她輕聲道:“陛下放心,我定會把玉璽交給丁辰,也會設法讓他,為陛下守護這漢家江山。”

思緒驀地回還,貂蟬依舊把身體藏在小巷的暗影中。

“丁將軍,這是陛下的一番心意。

他既然選擇了將軍,自有他的道理。還請將軍莫為難妾身才是。陛下還說,若將軍不愿擔當重任,也可以擇人贈之。相信以將軍之信義,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將軍,還請迎接玉璽。”

說著話,貂蟬翻手,從隨身的兜囊中,取出一個六寸見方的盒子。

可是,就在貂蟬取出盒子的一剎那,丁辰突然間臉色一變。

他踏步上前,探手從腰間取出兩支小矟。

“姑娘,小心。”

丁辰大聲提醒,同時旋身抖手,兩支小矟便脫手飛出。

叮!當!

兩聲脆響,貂蟬身后的黑暗中,閃過兩道劍芒。

小矟,是丁辰在扈城亭,眼見典韋使用小戟而得來的靈感。

他精通射術,槍馬純熟。

但是,似乎始終差了些什么,一直到典韋使用小戟攻擊,他才反應過來。

暗器!

在這個時代,使用暗器并不丟人。

歷代名將,大都精通此術,只是在史書中,絕不會有相關記載。

丁辰駐扎澠池后,從過往的流民中選出了一些能工巧匠,依照他招魂矟的式樣打造出小矟,并且沒有聯系。而今,雖不說是百發百中,但是十中八九卻沒有問題。

貂蟬一開始,也有些吃驚。

她還以為丁辰是要攻擊她,探手便拔出了寶劍。

不過,隨著那兩支小矟從她身邊飛過,緊跟著身后傳來金鐵交擊之聲,她就立刻醒悟過來。

身形就地一轉,寶劍旋即刺出。

一道赤色劍影飛出,如閃電般便刺向了黑暗之中。

“赤霄?”

黑暗中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緊跟著一道劍芒飛起,叮的一聲,正中赤色劍影。

貂蟬只覺手一麻,一股巨力襲來。

她暗叫一聲不好,嬌俏身影騰空而起,輕飄飄仿佛一羽鴻毛,隨著那股巨力后退。

而丁辰此時,也拔出了寶劍,上前兩步,來到貂蟬身邊。

貂蟬手里的火折子落在了小巷角落里的一堆枯葉上,把枯葉點燃,火光旋即照亮了巷陌。

他斜眼看了一眼貂蟬手中的那口寶劍,就見那寶劍非鐵非銅,看不出是什么材質制成,劍脊之上鏤刻花紋,并配有一顆七彩珠作為裝飾,劍身如玉溫潤,卻寒氣逼人,劍刃恰如霜雪,流轉一抹赤影。

赤霄?

這名字聽上去好耳熟!

丁辰依稀記得,這赤霄劍好像是漢高祖所用佩劍。

據說當年高祖流落芒碭山中,在南山得貴族常服和一把佩劍,就叫做赤霄。后來,他在山中斬蛇,令天下英雄莫不跟隨,最終建立了漢室江山,并且延綿至今。

赤宵劍在新莽之亂時曾一度消失,后來卻落入漢光武帝劉秀手中。

此后,此劍就一直供奉于北宮,在十常侍之亂后再次消失,原來是在這貂蟬手中。

看起來,這個貂蟬,是真的很受劉辯重視。

所謂失蹤于十常侍之亂,估計就是一個謊言。

估計在此之前,赤霄就落入到了貂蟬手里。因為從她持劍的姿勢來看,怕是有些年月。

這漢家皇帝,可真是喜歡裝神弄鬼!

如果不是董卓之亂,恐怕不用太久,赤宵劍就會用另外一種方式,重歸于宮城之中,來證明大漢江山,有祖宗護佑,而劉辯的帝位,也是被祖宗所認可的正統。

那時候,天降異象,勢必令天下人信服。

可惜未等這一切推行,董卓就廢黜了劉辯,更使得這赤宵劍從此不復現身宮城之中!

丁辰感覺到,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傻子!

那弘農王劉辯看似柔弱,可是在深宮中長大,眼睜睜看著母親舅父聯手對抗董太后,甚至能夠令漢靈帝改變廢立太子的決定……就算劉辯再柔弱,又豈能是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