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二十章 投名狀

第二十章投名狀

“讓我捉拿袁隗?”

丁辰看著賈詡,一臉茫然表情。

賈詡道:“袁太傅密謀造反,殺害了弘農王,并縱火焚燒阿閣,實罪不容恕。

相國因敬重袁氏四世三公門楣,一直以來對他頗為信任,卻不想他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來,又豈能饒他?現在,袁隗躲藏在下馬坡的村子里,相國命你前去捉拿。”

“慢著慢著,丞相手下猛將如云,何以讓我……”

丁辰本想說,‘何必讓我去捉拿袁隗’?只是這話未說完,他便閉上了嘴巴,露出沉思之色。

賈詡面帶微笑,也不發聲。

許久,丁辰才苦笑道:“原來相國是想要我與袁家為敵!”

“不是與袁家為敵,而是投名狀。”

丁辰,不置可否!

不身處這個時代,便不知道汝南袁氏的可怕。

自東漢初年袁良以后,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幼子袁敞為司空,袁安之孫袁湯為司空、司徒、太尉。袁湯的兒子袁逢曾為司空,而袁隗便是袁逢的兄弟。

四世之中,居三公之位者多達五人。

袁家‘四世三公’之名,絕對名副其實。

而四世經營,門生故吏多不勝數,子侄親眷為官者,更多如牛毛。

這也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網,袁家便是居于這張大網正中的蜘蛛,在廟堂,在民間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而且,袁家人才輩出,至第五代又有袁紹袁術兄弟崛起。

那袁紹原本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能夠對何進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同時,袁紹也是當代‘八俊’之一,論地位和聲望,就連曹操也只是他的小弟而已。

也就是這個袁紹,在董卓行廢立之事時,不惜拔劍相向,后逃出洛陽。

董卓非但沒有去怪罪袁紹,反而封他為渤海太守,正經的兩千石大員,一方諸侯。

丁辰,見過袁紹。

不過那只是跟在曹操身后,遠遠的看了兩眼。

袁紹氣度過人,才干卓絕,是一個有著極大野心的人。

如果他殺了袁隗,便等于是和袁氏結仇。結果之嚴重,怕是連曹操都未必能保住他。

投名狀!

還真是一個投名狀啊……

“那先生以為,我是否該接下此事呢?”

賈詡聞聽,頓時笑了。

他笑得好像一只老狐貍,沉聲道:“莫非子陽覺得,你還有其他選擇嗎?”

聽了這話,丁辰好像泄了氣的皮球。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如果只是他一個人,倒也不會害怕。可是,阿姐和曹昂還在他身邊,他還有別的選擇嗎?

“其實,這對子陽而言,未嘗不是一樁好事。”

“此話怎講?”

“子陽所慮者,不過你阿姐和你那甥兒。

子陽若不肯低頭,相國就會一直對你懷有猜忌,到時候你一家三口,都處在危險之中。可若你行了此事,相國對你的態度必然不同,那時候你也可以向相國求情。”

“你是說……”

丁辰眼睛一亮,頓時來了精神。

他看向賈詡,就見賈詡微微頷首,那意思分明就是說:你猜的非常正確。

也罷!

丁辰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

今天是正月十五,索性痛快一點,干掉那袁隗之后,回家與阿姐團員,免得她擔心。

左右都沒得選擇,又何必糾結?

再者說了,袁紹確實厲害,可是在丁辰看來,他卻比不得曹操。

“給我多少兵馬?”

“只七百人。”

“啊?”

“你別忘了,你是南宮衛士令。

而今,南宮衛士盡被羈押,你身為他們的首領,又怎能對他們不管不問?況且,袁家勢大,一旦丞相大規模調動兵馬,勢必走漏風聲,被他們覺察。七百南宮衛士,現都被關押在城外的校場之中。你只要過去一聲令下,他們自可以隨你出擊。”

好像,有些道理!

“老高呢?”

“高順這兩日,都在城外校場。”

“那好,我現在就去……”

丁辰也不猶豫,便站起身來。

不過,他走了兩步,又突然停下來,扭頭看著賈詡道:“弘農王,真的死了嗎?”

賈詡一笑,不予回答。

見此情況,丁辰也不好再繼續追問。

他邁步往外走,但突然又聽到身后傳來了賈詡的聲音。

“子陽,我想請你幫我一個忙。”

“嗯?”

丁辰停下腳步,扭頭看著賈詡,眼中流露出疑惑之色。

賈詡道:“我有一個同鄉,名叫胡車兒,你可記得?”

“胡車兒?”丁辰想了想,點頭道:“好像是駐守阿閣宮門的軍侯,那天是代替董承值守。不過,我聽人說,那晚值守宮門的南宮衛士,好像都全軍覆沒了吧。”

賈詡道:“胡車兒天賦秉異,體質非凡。

他那一隊南宮衛士,因中毒全軍覆沒,可是他卻活了下來。只是,現如今還有許多疑點未曾解開,所以他仍舊被關押在洛陽獄大牢中。當初,是我帶他投奔相國。如今,他卻身陷囹圄,我作為同鄉,不能不管不問……所以,想向你討要一個人情。”

“他,沒問題嗎?”

“胡車兒勇武過人……哦,或許比你,尚且不如。

但他性子爛漫,心思單純,絕非那種奸猾之徒。我更相信,他與此事沒有任何關系。”

董卓麾下,丁辰可以誰的面子都不給,但是賈詡的面子,卻必須給。

不為別的,賈詡一直以來對他都很友善,也算是他為數不多,可以說話交流的人。

他既然提出來,丁辰便無法拒絕。

思忖一下,他便答應道:“既然先生愿意為他作保,我又怎能拒絕?

請告知相國,就說我要此人相助。若無此人幫忙,我怕無法完成任務,請相國三思。”

賈詡聞聽丁辰這么一說,臉上頓時露出了燦爛笑容。

“如此,我代車兒多謝了!”

董卓沒有召見丁辰,而是命他直接行動。

在離開相國府前,他見到了張遼,并從張遼手中,接過了兵符。

兩人沒有做什么交談,只是在張遼把兵符交給丁辰的時候,丁辰明顯感覺得出來,張遼嘴巴動了兩下,似乎想要說些什么。只是到最后,他也未曾把話說個明白。

張遼倒是個好人!

丁辰在心里嘀咕。

他隱隱約約,能猜出張遼的想法。

此去捉拿袁隗,便等同于和天下士人為敵。

此前,袁隗協助董卓廢立漢帝,著實傷了名望。可又能如何?四世三公的名聲,那是用盡二百年時間打造出來。從公元前九年,也就是漢平帝時代開始至今,袁氏的名望逐漸累積,到如今,天底下能夠與袁氏相比的家族,可用‘屈指可數’來形容。

丁辰日后的路,怕是會走的非常艱難。

可是,丁辰有選擇的余地嗎?

張遼心中何嘗不知道,如果丁辰拒絕了,說不定頃刻之間,一家三口便人頭落地。

如此,也只能祝他好運吧!

丁辰感受到了張遼的好意,朝他笑著點了點頭。

他在相國府外跨上戰馬,便催馬揚鞭,直奔城外而去。

時,方辰初。

阿閣大火的余波尚未平息,一路下來,隨處可見在街頭巡邏的兵卒。

丁辰在城門口,交驗了令牌后,便徑自出城,直奔城外校場。

那校場,坐落于龍門山下,周圍顯得有些荒涼。

當丁辰來到校場的時候,已經被羈押多日的南宮衛士,頓時發出了一連串的歡呼。

這些日子來,他們的日子不好過。

缺衣少糧不說,更受盡了白眼。

想當初,他們是隨同董卓一起入京的涼州銳士,又何曾想到過,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而丁辰的出現,卻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子陽,你無礙吧。”

高順看到丁辰,也不禁是喜出望外。

丁辰笑著走上前,和他用力的擁抱了一下,同時在他耳邊低聲道:“老高,為何要摻和進來?你不在家中幫我照看阿姐,卻跑來這邊。萬一出事,又該如何是好?”

“張將軍把賈衢調過去了。”

“哦?”

高順朝他點點頭,示意他不用擔心。

旋即,他露出了燦爛笑容道:“我而今還是南宮衛士丞,你這個南宮衛士令不在,兒郎們受盡委屈。我若是不來,如何令他們安心?不過,你來了,我也可以松懈了。”

和高順接觸了這么久,丁辰對他總算有所了解。

這是個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的人,也正因為這樣,他在南宮衛士中,威望非常高。

對此,丁辰倒不羨慕。

他不是喜歡與人交道的人,有高順這么一個人在,可以省卻很多事情。

“大家都還好嗎?”

“還成……雖說吃不飽,但也餓不著。”

“可有力氣,與我殺敵?”

“哈哈,憋足了力氣,想要出這口惡氣呢。”

丁辰聞聽,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老高,立刻傳我軍令,讓大家把營中存糧全部烹煮,而后飽食一頓,等我的命令。

過了今日,咱們就不用住在這里。”

丁辰雖未說明要做什么,高順已經心領神會。

洗刷冤屈,就在今日!

他咧開嘴,嘿嘿笑了起來,沉聲道:“子陽放心吧,大家伙等今天,早已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