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三國之水龍吟

第四章 猛將

第四章猛將

太尉府,亦即大將軍府。

大將軍何進死于十常侍之手,引發洛陽之亂。

董卓入洛陽后,自領太尉之職,卻不肯出任大將軍,就是因為感覺有些不太吉利。

也難怪,誰讓做了大將軍的人,都不得善終呢?

但整個洛陽城里,除了宮城,便是這大將軍府最為醒目。

身為太尉,攝政朝堂,董卓又怎可能選擇其他地方?于是,便把大將軍府改成了太尉府。

董卓高踞中堂,跪坐于圍床上。

他本是出生于隴西臨洮,年過五旬,卻精壯無比。

秉承了西北大漢的氣概,董卓個頭很高,約八尺五寸由于。體型壯碩,腰大十圍,一看就是個孔武有力的豪裝之人。少年時,董卓游歷邊荒,與羌人豪酋結交,不但武藝高強,且可以左右開弓,是當時涼州地區非常有名的游俠,性情更是豪爽。

而今,他雖已年長,卻不改當年的豪壯之氣。

當日他進駐洛陽時,曾大開殺戒,使得不少人為之恐懼。以至于時至今日,洛陽城里仍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謠言。比如說,他相貌丑陋,長的獅鼻闊口,橫眉細目。

亦有人說,董卓好吃人心,兇殘至極。

也有人說,他性格粗暴,而且殺心很重,每天都要在太尉府中殺人取樂……

諸如此類的謠言,可謂層出不窮。

可實際上呢?

董卓很健壯,并且頗有豪氣。

他的確殺了不少人,但卻不似外面謠傳的那般丑陋。

說起來,董卓長的還不錯,五官也非常端正。要說有什么缺點的話,便是膚色略黑。

也難怪,長年生活在涼州那苦寒之地,整日里和那些羌胡作戰,風吹日沙下,膚色呈現出一種古銅色,也使得他看上去,顯得很粗魯。再加上他作風強硬,使得許多人對他不滿。特別是在廢黜了漢帝劉辨為弘農王之后,更讓不少人對他恨之入骨。

不過,董卓又何曾把那些謠言放在眼中。

此刻他正在中堂大發雷霆,怒氣沖沖。

在中堂兩側,一干文武幕僚則垂手低頭不語,噤若寒蟬。

董卓當然生氣,卻不是因為曹操行刺而發怒……

“已經過去三天了,毒殺太后的兇手,依舊沒有絲毫頭緒。

爾等一個個自詡才學過人,聰明機智,何以到現在也抓不到兇手?是真的追查不出,還是不想追查呢?”

“太尉息怒!”

堂下眾人聞聽,嚇得忙躬身請罪。

董卓則強按耐住心頭的火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在眾人的身上掃過,眼中露出一絲絲無奈。

說到底,他手下還是無人可用啊!

李儒機智,且常有妙計,卻非棟梁之才。

牛輔、李傕、郭汜、董越等人,行軍打仗倒是不弱,可要說治國安邦,卻遠遠不足。

他入洛陽之后,便試圖招攬人才。

可那些飽學之士卻不愿意投效,而朝中那些大臣們,更是陰奉陽違,與他并非一條心。

其實,董卓心里很清楚原因。

說到底,他來自邊荒;說到底,他不過豪強出身;說到底,他并非士大夫中的一員。

這年頭,講究門第。

朝臣大多出于名門望族,對于董卓這種出身的人,非常排斥。

若不是他心狠手辣,在入洛陽時大開殺戒,恐怕那些大臣們,更不會聽從他的命令。

每每思及,董卓便有種無力感!

此前,他見弘農王懦弱,擔心他無法重振朝綱,于是便強行將他罷黜,扶立了一個在他看來,更加合適的皇帝,也就是陳留王劉協。之后,為了避免太后過多干預朝政,他逼迫何太后遷至永安宮。沒辦法,誰讓有漢以來,太后擅權的先例多不勝數呢?

董卓自認,他是一番好意。

可不料想卻引得滿朝的罵聲……

最可怕的是,數日前何太后突然死于永安宮,更把董卓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他的確是討厭何太后,可要說毒殺何太后,卻沒有這種想法。但是現在,所有人都認為是他毒殺了何太后,也讓董卓百口莫辯,不知道該如何去向世人證明自己清白。

今天,又遇到了曹操行刺的事件,也讓董卓心情更加煩躁。

見沒有人愿意開口,董卓心中怒火更熾。

“三天,再與爾等三天,若還找不到兇手線索,休怪某心狠手辣。”

他怒斥眾人,將他們趕出了中堂。

之后,董卓便靠在圍床上,一臉的郁悶。

“啟稟太尉,曹操如今已逃離洛陽,去向不明。”

就在董卓感到疲乏的時候,呂布大步流星走進來,躬身道:“不過,末將卻抓到了曹操的妻兒。看樣子,那曹阿瞞并未將他行刺之事通知家小,以至于我們上門抓捕的時候,她們才反應過來。”

“哦?”

董卓睜開了眼睛,“既然抓到,殺了便是。”

哪知道,呂布卻猶豫一下,輕聲道:“太尉,曹操行刺,罪不容恕,便千刀萬剮也不為過。可他妻兒,卻是無辜!想那曹操逃跑時,連妻兒都棄之不顧,實不為人子。”

董卓本來并不在意曹操妻兒的死活,可是聽呂布這么一說,卻頓時來了興趣。

他坐起了,身子微微前傾,看著呂布道:“奉先與阿瞞并無交情,何以突然為他妻兒求情?”

呂布倒也沒有掩飾,沉聲道:“末將求情,非是為阿瞞,而是另有別情。”

“說來聽聽。”

“末將今日追捕曹操無果,回城后就想去他家中查看。

哪知道到了曹府,卻見曹府中有一人,身手過人,竟以一人之力,抵擋數百西涼軍的進攻,還殺了郝萌的侄兒郝建。那郝建的身手普通,但能力敵十名西涼兵。

可是在那人面前,卻非一合之敵。

末將見獵心喜,于是便上前試探……”

董卓來了興致,笑著示意呂布落座,而后問道:“卻不知勝負如何?”

呂布道:“末將當時縱馬上前,那人步戰相迎,與末將纏斗了十余個回合,最終落敗。

末將以為,若他胯下有馬,便是不敵末將,也能夠殺出重圍,端地是一員猛將。”

猛將?

董卓聞聽,笑了。

他西涼軍中什么都缺,可就是不缺猛將。

不過,呂布既然如此夸贊,那人必然是有可取之處。

想到這里,董卓便問道:“猛將?不知比之牛輔如何?”

“若是馬戰,此人三個回合內,必殺牛中郎。”

“那比之李傕郭汜,又如何?”

“五個回合之內,李傕郭汜性命難保。”

“那與徐榮、張濟相比呢?”

“二十個回合,可將二人斬殺……”

本來,董卓也只是隨口詢問。

其實就算那人沒本事,只要呂布開了口,他還是愿意給呂布一個面子,饒了對方。

可是一連說出幾人,似乎都無法與那人相提并論。

這也讓董卓的好奇心更重,于是問道:“那奉先以為,某之帳下,何人可與之相比?”

呂布細思片刻,沉聲道:“華榮、魏越、張繡,可與之交鋒五十回合而不敗。”

那話里的意思是說,五十個回合之后,這三人也難逃一敗。

這一下,董卓震驚了!

呂布來投之前,華榮和魏越可稱得上是他帳下猛士。那魏越,起于西涼,曾在涼州之亂中,為董卓斬將奪旗;而華榮,是譙縣人,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董卓的老鄉。董卓生于隴西,祖籍卻在譙縣,只不過后來其祖上遷到臨洮,并在那里定居。

華榮,有萬夫不當之勇,竟然只能抵擋那人五十個回合?

董卓心里,有些不信。

呂布道:“若言主公帳下何人可與之相敵,末將思之,唯有文遠一人。

當然,即便他騎馬,若末將乘赤兔,持方天畫戟,他想要逃走,卻比登天還難……”

董卓聞聽,沉默了!

良久,他開口問道:“奉先還未說明,那人是誰?”

“此人,名叫丁辰,字子陽,譙縣人氏。

他是阿瞞妻弟,一直跟隨阿瞞,但是聲名卻不彰顯。若非今日之事,怕沒有幾人知道他的存在。末將看得出來,他對阿瞞一聲不響便棄之而走頗為怨恨……今主公方領太尉,正需多招攬人才相助。若此人能為主公效力,主公手中便可增添一柄利劍。”

董卓沉聲道:“你又知道,他會真心投降?”

呂布笑道:“主公,末將觀此人,乃是有情義的人。

其實,當時他大可以獨自突圍,可是為了他姐姐和外甥,卻甘愿斷后,掩護她們逃離。后來,文遠將阿瞞妻兒拿獲后,丁辰便棄刀就縛!他對阿瞞有怨念,卻又極有情義……這種人,只要是答應了,絕不會輕易改變態度,末將倒是可以確定。”

董卓輕輕點頭,但是并沒有立刻表明態度。

他眉頭緊蹙,沉思不語。

說實話,聽呂布這么一說,他的確是有些心動。

可他又無法肯定,丁辰那人一定會忠心于他。單憑呂布幾句話,就讓董卓改變了主意?那他就不是董卓了!但若不同意,便薄了呂布的面子,難免讓他心生芥蒂。

“奉先,你能保證他不反嗎?”

呂布嘴角微微一翹,露出自負之色道:“若有一日他敢造反,末將就親手取他性命。”

無彈窗

本小說站所有小說和小說評論均為網友自發更新上傳!僅代表發布者個人行為,與本小說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