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

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田村的農家樂

第四百四十五章青田村的農家樂

作者:鐵不拐

字數:3536

人氣小說:

職農夫正文卷第四百四十五章青田村的農家樂在大家的“加油”的吶喊中,張欣的鬼哭狼嚎持續了一分多鐘后終于結束。

重新回到地面,這個嚇得不輕的丫頭開口就后悔不已,“哼,你們說蹦極不恐怖都是假的,我膽都不知道嚇破多少回了。”

“呃,很多人第一次都是你這種反應的。玩多幾次,膽子就被嚇大了,自動免疫啦!”見狀,蹦極老司機鄭智山安慰道。

聞言,張欣白了鄭智山一眼沒說話,心里暗道那種被繩索提起來又丟下去的恐懼感,她絕對不想經歷第二次了,隨后把蹦極教練遞過來的勇敢者證書小心收好。

見氣氛有點尷尬,王飛鴻解圍道,“巴掌山這里的蹦極很獨特。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云彩四披,周野屏開,潺潺曲流,飛身直下若入仙鄉神府,萬種雜念,皆一掃而空。這樣的蹦極處女地,可謂是蹦極愛好者們向往的天堂啊!”

“同意。不久的將來,又會是一個蹦極圣地啊!”此時,在山頂欣賞風景的其他人也默契地點頭附和道。

在中指峰山頂逗留個把小時后,張凡他們就坐水晶纜車下山了。

前腳回到青田觀不久,大半天不見蹤影的狐貍、猴子也帶著戰利品后腳就出現在眾人眼前。

最先看到它們的陳保利,一眼瞄到肥大的野兔就歡呼道:“喲嚯!老弟,你家狐貍表現不錯。這只野兔夠兩三個人今晚搓一頓啦!”

循聲望過去,張凡發現狐貍叼著只土黃色的野兔,朝自己走來。快步上前,張凡把它口中的大野兔拎起來,沉甸甸的手感起碼有六、七斤重,便用手摸摸頭道:“算你這狐貍有良心,抓了這么大只野兔。”

趁著說話之間,他已經悄悄輸了一些凈瓶空間靈氣給狐貍。

得到好處的狐貍在張凡腳邊蹭了兩下,就自個一邊快活去了。

把奄奄一息的野兔放好,張凡突然感到后腦勺被什么東西砸了一下,便扭頭問道:“誰亂扔東西?”

一旁的陳保利指了指正在不遠處齜牙咧嘴地吱呀不停的猴子說,“好像是猴子扔過來的。”

得!要是扔個石頭過來,后腦勺還不砸個窟窿出來?看來這只臭猴子膽生毛了,需要人給它撓撓屁股,長長記性了。

張凡怒瞪一眼猴子,用手摸了下后腦見沒出血,才撿起地面上那塊砸自己頭上的東西仔細端詳,黑黑丑丑的,有點陌生,但很快讓他回憶起一樣東西,但也不怎么確定。

“這玩意,不會是黑松露吧?”

據他所知,黑松露是一種長于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氣味十分特殊,難以形容,口感沒有白松露那么辛辣,但香味更加醇厚。此外黑松露還具有一種類似于泥土的清香,同時又具備魚湯的鮮美。

聽著張凡這樣一說,王飛鴻趕緊搶過來黑團塊,前前后后看了足足一分鐘才開口說道,“確實是黑松露無疑。這東西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因為產量稀少而價格昂貴,一克就差不多要十幾塊銀民幣。還與魚子醬、鵝肝并列為世界三大珍肴,是極美味的奢侈食材。”

“我去!幸好沒扔!”張凡慶幸道,臉上有點尷尬,好像自己剛才錯怪猴子了。

“這玩意,這種地方也有?不是雪山的特產嗎?”陳保利疑惑。

他就吃過,那時候聽人介紹,還說什么分布于阿爾卑斯山脈及喜馬拉雅山脈的少數地區。

“也不一定是雪山,少數山區有分布吧!”王飛鴻最懂,畢竟他是玩藥材的。

實際上,過去兩千年里,黑松露在世界上僅發現于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南部,這是中國人對黑松露感到陌生的主要原因。

20世紀末,中國科學家在喜瑪拉雅山脈的東南地區發現了黑松露的分布,這個消息轟動了世界。從那時起,中國產黑松露一直部用于出口。

張凡對眾人說道:“正好,大家也餓了,找個地方加工處理一下,吃一頓。”

“師哥,附近開了家喜洋洋農家樂,可以去那加工。又或者跑遠點,到我家。”趙雨晴建議。

“那就去喜洋洋農家樂,反正大家逛了一天也累了。”主要還是陳保利他們不好意思打擾趙雨晴的家人。

說完,張凡別過黃道長,就收拾好野兔和松露,帶著眾人跟趙雨晴來到喜洋洋農家樂門口。

“哎呀!這不是趙六家的雨晴丫頭嗎?想吃點什么?”見到熟悉的身影,林大山熱情招呼道,讓老婆把張凡一行人迎入大廳里面并倒好茶水。

“大山叔,我們有野兔和松露,想你幫忙加工一下,沒問題吧?”坐下后,趙雨晴亮出食材,問道。

“好久沒見到六、七斤重的野兔了。放心,大山叔早年守山的,什么野味沒處理過?不過這黑乎乎的倒是頭一次見。”林大山接過食材說道。

“大叔,這是黑松露。按冬菇燉雞一個做法就差不多。”王飛鴻介紹道。

“沒問題!其他的,你們看看還有什么想吃的?盡管點!”說完,林大山轉身就進廚房去處理野兔了,讓婆娘給趙雨晴他們寫菜單。

算上張凡這一桌,這是大山農家開張半個月以來的第兩百桌客人,平均一天下來就是十三、四桌客人。這個成績已然超乎趙大山的預期,是個不錯的開頭了。

當初他決定把部積蓄來開農家樂時,村里人十個有九個都說瞎折騰,說開農家樂不如種菜好。當然有田地的話,在青田村種菜確實能發財,比如趙雨晴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林大山是二十年前搬到青田村來的外姓人,錯過分田分地的時機,本身沒有多少自己的田地,而種開的荒地,原先的主人都要回去種菜了。他即使想種菜發財,也沒多少地可以折騰。

好在守山時,他時不時弄點山上的山珍野味、山草藥來賣,也攢下點小錢。看到隔壁張家寨的朱有福飯店搞得紅紅火火的,他也就豁出去,來個照葫蘆畫瓢,沒想到居然混得好像還可以。

搜狗閱讀網址: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