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

第二百六十八章-押解上京

第二百六十八章押解上京最新網址:

齊韜感受到身旁少年神情變化,心中暗道:“這少年與楊虎臣有關...那萬鈞...”心中已有了計較,面上卻不露聲色,開口問莫緹道:“楊虎臣是萬鈞親信,即便萬鈞暫離雁北,回鄉省親,楊虎臣不會輕易離開雁北城,難道是雁北城中出了變故?”

顧蕭從莫緹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畫像之中正是楊虎臣,本想發問,可感受到身旁公子審視目光,便收斂心神。

自己在臨行之際,萬將軍在嶺州都護司中曾托付自己,替他看管那雁北邊境布防圖,按理說,如果楊虎臣得了萬鈞的將令,應當在雁北好生看護布防圖才是,為何卻又出現在這莫郡之中,難道真如云公子所言,雁北城中生了變故。

腦中正想著,只聽莫緹回道:“這便不知了,可奇怪的是,這元日節剛過,那些匪賊就再度來襲。”

“你是懷疑,那些匪賊是沖著楊虎臣來的?”齊韜敏銳地察覺到匪賊劫掠之事,并非看上去那樣簡單,正如自己在朝堂上的推斷一樣。

一問一答間,暫陷沉默,少年之聲打斷了這二人。

“那匪賊定是沖著楊虎臣來的。”

齊韜與莫緹齊齊側目,異口同聲:“為何?”

顧蕭蹙眉道:“司丞可能忘了,那兩個賊人現身之時,曾威脅司丞,帶他們上山尋人,再結合先前種種的不合情理...那伙賊人,就是沖著司丞口中的楊虎臣而來,就是不知,這楊虎臣到底是因什么,讓他們能不惜殺了這么多人。”

少年說到此處,似又覺得不太合理,便自顧自地繼續開口:“可也不對呀,就算楊虎臣抓住了這些匪賊的把柄,他到底是雁北治下的將軍,又怎會懼怕這些匪賊。”

“除非...”身旁的齊韜聽了少年這一番分析,似是想到了什么,接過話來。

“除非...”顧蕭同樣想到了什么,低聲開口。

齊韜從這些支離破碎的線索中瞬間剔出了最重要的幾點,緩緩開口道:“除非是楊虎臣有不得不讓他逃離雁北的人,而且這個人并非匪賊,而是...我齊云北境官場中人。”

“什么,你...大人是說,我齊云...不,是雁北城中,有人通匪?”莫緹已是花容失色,起身驚呼。

云公子想法與顧蕭不謀而合,若非如此,又是什么能讓萬鈞麾下的大將,如此驚慌逃離雁北,而且僅過了這么短的時日,那伙匪賊就追上門來...轉念想到萬將軍的托付,忽地心中一驚,難道...

顧蕭本想去往雁北,借助萬將軍托付給自己之事,順便請楊虎臣查探那慕容谷的孤瀑所在,可聽到這等變故,心中的計劃已全被打亂,一時間心中有些亂。

莫緹聽那公子之言,驚慌起身,若真如他推斷,雁北城中有人通匪,那后果不堪設想,還需稟報萬將軍才是,只是萬將軍在元日節前,已接了圣旨回鄉,如今歸期未定,而這公子身份不低應能知曉萬將軍的消息,便恭敬發問。

“大人,我有一事想問...元日節已過,萬大人回鄉省親,可有消息,何時返回雁北。”

可莫緹此問剛出,見這溫和公子與他身后那虎目青年護衛,神色有變,心中升起不詳預感,連忙開口問道:“二位大人,這是怎么了...是不是萬將軍出了什么事。”

“萬將軍他...恐不會再回雁北了。”公子沉默片刻,輕聲開口。

此言一出,不僅是莫緹,就連顧蕭也面色驟變,還未等他們從這消息中反應過來,只聽身旁公子繼續開口。

“萬將軍回鄉省親的次日,就被齊云影衛司奉旨秘密擒拿,已在押解上京的途中了。”

“什么,大人,您這消息,是否準確...怎會如此。”

顧蕭尚能沉得住氣,莫緹本就性子火爆,聽到萬鈞被擒,已是按耐不住,拍案而起,若非幾人經過這短短相處,已是對她有所了解,怕還未等她拍桌子,齊韜身后的嚴青川就要將他一掌斃命。

腦中飛速旋轉,顧蕭也不明白,萬鈞堂堂的北晉統將,鎮守雁北多年,為何會被朝廷解了兵權,回想起在嶺州都護司時,萬鈞曾對自己說過,雁北城中有人一直在暗中窺探雁北十郡的布防圖...

如此看來,這雁北的水不僅深,怕還渾濁...暗暗打定心思,即便萬將軍沒有托付自己,這布防圖事關雁北安危,自己也要替這么多百姓守好這圖。

心思定時,卻聽身側“撲通”跪地之聲,側目望去,見莫緹再跪于那公子身前,不住叩首,開口滿是為萬鈞求情之言:“大人明鑒,萬將軍鎮守雁北多年,愛民如子...”

齊韜望著面前的性子火爆的女子,不禁微嘆,扶起她道:“朝廷之舉,非我能左右,不過你放心,萬將軍有功于社稷,此番許只是誤會,只要朝廷查明,到時自然還萬大人一個公道。”

言罷,齊韜話鋒一轉,繼續開口:“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先尋到楊虎臣,問清雁北城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莫司丞,你可否引路。”

說到底,莫緹不過桃李年華,縱然性子要強,尤盛男兒,可強撐著接下這郡守司,不過這已是她的極限,如今早已被萬鈞被解了兵權,收押上京的消息亂了陣腳,只得將希望放在這手持金牌令箭的公子身上。

他能攜金牌令箭來此,便是朝廷欽差...可自己也只是遠遠瞧見了楊虎臣,并不確定他就藏身在莫郡之中。

“司丞姑娘,云公子所言不錯,眼下能夠解開這些謎團的,便是楊虎臣,你就帶咱們一并上山,尋到他,再設法查出真相,到時再解決了這些匪患,就能還莫郡一個朗朗晴空。”

顧蕭雖是開口勸說,心中更是暗自著急,如果自己猜測不錯,楊虎臣逃離雁北,萬將軍已被押解上京,如果此時布防圖再出了岔子...北晉趁勢起兵來犯...顧蕭已不敢再想下去,當年的戰亂,雖未親身經歷,可兩次游歷江湖,凡提起當年神州之亂的人,皆目露出驚恐。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楊虎臣之名一出,齊韜頓覺身旁青衫少年眼神微變,可轉瞬間又恢復如常,還未開口,身旁的少年似是想到了什么,從懷中掏出一張畫像,遞將上前。

莫緹細看,正是被自己三叔救回莫郡,而后在深夜密談的楊虎臣,楊大人。

莫緹見欽差大人神色未變,心中稍定,只要他不認為莫家有買官之嫌便好,于是繼續開口道:“可沒想到,隨著郡守司與巡守軍的設立,那些匪賊似被激怒,襲擾的更加頻繁,不僅如此,更是時常偽裝過往客商與鏢行...我的大伯、父親還有幾位兄長,為了保護莫郡父老,先后死在這些匪賊之手...”

言至此,莫緹杏眸中已是噙滿晶瑩。

顧蕭與齊韜聽至此處,才明白了為何她對生人如此提防,心中更是對為了保護莫郡百姓喪生匪賊刀口之下的莫家人敬佩萬分,瞧著莫緹悲傷模樣,兩人正想要開口安撫她的情緒,卻見她已目露堅強,拭去淚水,繼續開口。

“一日夜間,我處理完郡守司務,回家時,瞧見三叔暗中與一人在房中密談,我原以為是三叔故友來訪,并沒在意,可直到我瞧見三叔與那人起身之時,露出兜帽下的面容,正是那日救回的昏迷不醒的漢子。”

“那人是誰?”青衫少年與那溫和公子,聽至此處,異口同聲,開口發問。

莫緹也沒想到自己提起這件蹊蹺之事,會讓著少年并這公子有如此大的反應,似是勉力回想起那人容貌,開口道:“兒時不懂事,曾纏著父親帶我去雁北城玩耍,陪著他去過萬將軍府上,那人...那人好像...好像是楊虎臣,楊將軍。”

齊韜問道:“何人。”

莫緹想起那人身份,似是欲言又止,齊韜朗目掃過她閃爍目光,似已知曉她的心思,當即屏退廳中眾護衛,只留嚴青川在旁護衛。

顧蕭亦明白了這司丞姑娘之意,聽這云公子直言匪賊乃是北晉游騎所扮,更生怒火,雖也想聽一聽這線索,好幫手鏟除這些匪賊,可瞧這司丞姑娘為難的模樣,便也準備起身暫退。

“父親雖死,可我莫家依舊秉持初心,擔負著郡守司之職位,我三叔更是了家鄉父老,經常往返雁北,時間久了,自然與軍中將官相熟...今年元日節間,三叔像往年一樣,想去雁北拜訪萬將軍,商議如何剿匪之事。”

說到此處,莫緹終是說出了自己想起的蹊蹺之事:“三叔去后,僅過了幾日,卻匆匆而回,不僅如此,更是帶回了一個昏迷不醒之人,而后便交代下來,他回莫郡之事,切莫聲張...”

“我莫家在雁北多年,當年父親他老人家為了莫郡父老不再受那些匪賊所擾,便聯絡了雁北其余諸郡的世家去往雁北城,歷經千辛,終是見到了萬將軍,萬將軍感念父親他老人家的苦心,這才上奏朝廷設立了郡守司,更是設立巡守軍來剿滅匪賊。”

“這些我都清楚,朝廷也都清楚...”齊韜聽這姑娘將郡守司設立一事再提起,已是知曉了她的言外之意,提起朝廷也是在暗示她,不用擔心,直言即可。

言至此,齊韜話鋒一轉,向莫緹再度開口道:“莫司丞,我適才問你話時,你明明想到了重要的線索,可你還在戒備,我顯出身份,就想讓你放心說出,現在可以如實稟來了。”

“回大人,我適才想到,是一個人。”莫緹見了金牌,不再猶豫,如實開口。

顧蕭心中暗道:“既是司丞姑娘同云公子愿自己在旁,定是想要自己相助,且這也非推讓之事,便重新坐下,聽她說出這線索。”

莫緹的為難有二,一來確如齊韜所想,擔心這廳中知曉此事的人太多,走漏了風聲,而更讓莫緹為難的卻是另有原因。

眼神閃爍,莫緹又想起這些年莫郡百姓遭受的苦難,輕咬紅唇,似是下定了決心,向云公子開口說道:“這當中緣由甚多,還請大人聽我細細稟來。”

“木兄弟且慢。”“恩公且慢。”

沒想到正欲離開時,卻被云公子與那司丞姑娘同時開口相留。

“欽差大人明鑒,我莫郡受那些匪賊襲擾,還望大人能為莫郡做主。”莫緹看到了那枚金牌令箭,立時便知曉了這云公子的欽差身份,仿佛看到了希望,忙叩首道。

齊韜不用看,便知身旁少年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更是知道這種江湖客,若心有家國,定是希望投一明主,就如當年嚴若海一般。此番北上的目的,正是為了查這北晉游騎冒充匪賊襲擾邊境之案而來。

恰又遇見這少年,起了收為己用之心的齊韜,親眼所見莫郡百姓之慘,怒道:“豈有此理,司丞且放心,我此番北上,正是為解決這北晉游騎襲冒充匪賊襲擾邊境一事而來,且朝廷早有此意,我定會為我雁北百姓做主,諸位,先請起吧。”

閱讀且聽劍吟請關注完美()

隨機推薦:《》《》《》《》《》《》

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