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中醫

第六十一章 得天獨厚

第六十一章得天獨厚方千金本章字節數:3927

:最新網址:市中心醫院。

已經快要下班的時候,呂云海遇到了秦興朝。

“秦叔叔!”

“云海啊!”

秦興朝笑著向呂云海點了點頭。

“今天怎么沒喊陳略一塊來?”

秦興朝順嘴問了一句。

自從國慶之后,每到禮拜天,陳略動不動都會跟著呂云海過來醫院一兩天。

有時候是禮拜六,有時候是禮拜天。

最初秦興朝禮拜五還問一問,后來也就不問了,陳略想來,隨時來就可以了。

“今天被安老喊走了。”

呂云海還真問了陳略,知道陳略今天去了哪兒。

“看來安老對陳略很重視啊。”

秦興朝有點意外,笑著感慨了一句。

陳略這才大一,安老就這么上心,對陳略確實很重視了。

“嗯!”

呂云海點了點頭。

安遠明啊,漢州省杏林界最牛的幾個人之一,呂云海都羨慕陳略。

“云海你也要加把勁。”

秦興朝笑道:“你比陳略起步早,可不能被陳略超過去。”

“嗯!”

呂云海一邊點頭,一邊心中說:“我早就被陳略超過去了。”

以陳略現在的水平,無論是望診還是切診,呂云海都覺的陳略比他強。

人家陳略說他笨,那是有道理的。

益善堂,陳略已經站起身來了。

“張老師!”

“陳略!”

張麗華有點驚訝,她在這兒竟然遇到了陳略。

當了這么多年老師,這幾年又一直是尖子班的班主任,張麗華帶過的優秀的學生不少,可陳略無疑是她帶過的最優秀的學生。

畢竟對一所普通高中來說,能出一位省狀元,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同時,陳略也是張麗華覺得最遺憾的一位學生。

學習那么好,上清大燕大穩穩的,非要學醫。

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學醫,考上醫科類大學那也算是有出息了,可對陳略來說,學醫就是讓人覺的惋惜。

現在田寧雪又在張麗華的班上復讀,張麗華看到田寧雪,就能想到陳略,前兩天還問過陳略的情況,沒想到今天就見到陳略本人了。

“張老師,請坐。”

陳略客氣的招呼,同時給張麗華介紹:“這位是安遠明安老,我現在跟著安老學醫。”

“師父,這是我高中時候的班主任張麗華張老師。”

安遠明聞言就站起身來,笑著伸出手:“張老師好啊,咱們兩個老師今天可算是見到了,你教了一位優秀的學生。”

張麗華嚇了一跳,有點誠惶誠恐,急忙伸出手:“安老您好!”

張麗華能來益善堂這邊看病,多少對益善堂還是有些了解的,益善堂在中平市能有這么大名氣,除了寧世海水平不低之外,寧世海是安遠明的徒弟,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項。

安遠明在漢州省杏林界是什么地位,張麗華很清楚。

她自己又是老師,對安遠明這種名家教授就更多了幾分尊重。

“陳略成了安遠明的徒弟?”

張麗華心中的吃驚不小。

“坐吧,不要客氣。”

安遠明笑呵呵的招呼道:“先讓小略幫你看一看。”

“謝謝安老!”

張麗華在陳略邊上坐下,心中則有點奇怪,陳略這才上了多長時間學,就能看病了?

雖然邊上有安遠明,可安遠明能放任陳略上手,這就不簡單了。

大家都是老師,教學生的心思多少還是有共同點的。

這就像是講題,如果覺得學生有可能解出來,才會讓試一試,先做后講,錯了也不怕,可如果知道學生肯定做不出來,那就直接講了,不浪費時間。

“張老師,您哪兒不舒服?”

等到張麗華坐下,陳略一邊觀察,一邊問:“是慢性支氣管炎又嚴重了?”

張麗華一直有慢性支氣管炎,這個陳略是知道的,每到冬天或者著涼感冒,就會嚴重一些。

剛才進來的時候,張麗華有著輕微的咳嗽,說話也帶著一點喘息。

“是,老毛病了。”

張麗華道:“每年都有看,總是看不好,聽人介紹這兒中醫看的不錯,趁著禮拜六過來看看,沒想到遇到你。”

一邊說著話,張麗華又禁不住咳嗽幾聲,還忍不住用手拍打著胸口。

張麗華是高一的時候就是陳略的班主任,一直帶了陳略三年,陳略對張麗華慢性支氣管炎的情況了解的還是比較清楚的。

大多數時候都不嚴重,嚴重的時候卻非常難受。

陳略一邊觀察,也一邊傾聽,張麗華的咳嗽聲重,有著氣喘,不過精神看起來還行。

“張老師您這幾天有過感冒?”

“對,前幾天沒注意,感冒了,這支氣管炎又犯了。”

“有沒有痰?”

“大小便怎么樣?”

“出汗嗎?”

陳略詢問了張麗華一番,然后給張麗華診脈,最后查看舌苔。

“咳嗽、氣喘、少量白色黏痰,惡寒,肢冷、活動或者咳嗽的時候伴隨有出汗,舌不紅,體胖大,苔白略膩,脈右寸滑數有力......”

檢查過后,陳略先把張麗華的癥狀還有他自己檢查到的情況總結了一下。

李志偉靜靜的在邊上看著,同時看著陳略匯總的癥狀和情況。

“這情況小師叔不應該也能治療吧?”

看著張麗華的病情,李志偉都覺的不好辦。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老年群體中最為常見。

很多外行可能對臨床上的一些病癥明明不太了解,總覺得慢性可能要比急性好一些。

然而在臨床上,凡是被冠以慢性為前綴的病癥,治療往往是最麻煩的。

慢性病癥可能沒有急性病癥來的那么快,病情發展那么迅速,危險性那么高,可治療周期長,難以根治,一些病癥一旦轉為慢性病癥,極有可能就是一生。

而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就是臨床上相當難以根治的慢性病癥之一。

李志偉都覺的這個病癥不好辦,他自己這會兒都沒有什么頭緒。

雖然這位小師叔之前表現不錯,可也是相對而言的,難道還真能比他這位已經畢業四五年的臨床醫生厲害?

雖然李志偉在益善堂,并沒有進公立醫院,可并不影響李志偉考職稱,益善堂這種規模的中醫醫館同樣是能提升醫生年資的。

按照職稱算,李志偉已經是主治醫師了。

陳略自然不知道自己邊上師侄的想法。

學霸的思維和大多數人的思維最大的不同是,其他人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太難了,我可能不會。

而學霸的思維則是遇強則強。

無論有沒有難度,有多大的難度,陳略首先是不會退縮,最起碼會先試一試,試著去破題,而不是直接被嚇倒。

一邊看著張麗華的脈證,陳略一邊在自己看過的書籍中尋找相關信息,就像是他給秦興朝說的那樣,癥狀什么的是條件,而理論知識之類的就是公式和依據。

現在陳略就是要結合已經了解到的條件,看看有沒有相關的公式之類的把這些已知條件串聯起來。

“張老師您這一次的情況應該是感受風寒引發宿疾......”

陳略沉吟了一下,緩緩道:“西醫中的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中屬于喘證的范疇,《傷寒論》第18條中有說,‘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哐啷!”

李志偉一個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放在窗戶邊上的茶杯。

“師公,小師叔,對不起。”

李志偉急忙道歉。

太不可思議了。

這又開始拉條文了,自己這位小師叔是已經把《傷寒論》刻在了腦子里面了嗎?

安遠明看了一眼李志偉,笑著問陳略:“喘證也分很多情況,為什么你就覺得應該用桂枝湯呢?”

“我剛才首先想的是,張老師的這個喘證已經有好些年了,所以主要針對的并非喘證,而是加重和誘發喘證的原因。”

陳略非常認真的道。

張麗華的慢性支氣管炎并非一天兩天了,時好時壞,這一次病情加重,其實不僅僅是慢性支氣管炎本身。

所以陳略剛才思考的時候,想的并不是怎么根治張麗華的慢性支氣管炎,而是如何緩解病情。

“張老師的情況主要是感受風寒誘發,那么還是應該外散風寒為主,同時考慮止咳平喘和化痰通便......”

說著陳略不好意思的道:“這只是我的看法,也不知道對不對。”

足足過了三分鐘,安遠明才長嘆一聲:“小略,你這是已經找到了治病的精髓了啊,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分清主次,這是臨床上最重要的。”

一時間安遠明都不知道是該說陳略有天賦還是該說陳略聰明了。

其他人學習,一開始最難的是不得其門,摸不到主次,找不到方向。

可陳略在這方面卻好像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思維認知方面是很正確的,而這才是學習中醫最重要的先天條件。

一位初學者,就能先把病情分析清楚,拎清楚主次,這是相當難得的。

“師父的意思是,我這么想是對的?”陳略問。

“是,你這個思路很正確。”

安遠明點著頭,一時間表情都很復雜:“開方吧,先開方我看看。”最新網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