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軍工

第三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80mm無坐力火炮

第三百七十五章尷尬的80mm無坐力火炮

《》第三百七十五章尷尬的80mm無坐力火炮

想要治療火力恐懼癥,那就要從如何提升火力上下功夫,對此那些經過戰火淬煉的參謀們自然有著柏毅無可比擬的豐富經驗,就比如說有幾個參謀力主的加強炮兵建設的方案,就把炮兵支援火力的重要性講得是深入淺出,直直的把戰爭之神的戰術運用發揮到了極致。

還有提倡發展航空兵部隊的,原因很簡單,既然美軍的強大依托的就是犀利無比的航空兵,那么中國為什么就不能打造屬于自己的強大航空兵?從天上扔炸彈,無論是威力還是精度,亦或是毀傷效果和作用距離,較之傳統火炮都要好上不少。

還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提出將重機槍作為一線部隊裝備重點,從而令步兵部隊圍繞重機槍變成,如此部隊的火力打擊力自然成倍提高……

凡此種種可謂是不一而足!

然而軍備首長卻都不甚滿意,建設炮兵和航空兵固然是解決火力薄弱的有效辦法,但這兩各兵種的技術要求高,裝備研制周期長,形成作戰能力慢,要是作為以后的建軍重點還可以,卻對當下的朝鮮戰場起不到顯而易見的作用。

對一線部隊大量配置重機槍倒是個立竿見影的辦法,可問題是現如今志愿軍手中的重機槍最少也要三十公斤以上的重量,再加上兩個基數左右的彈藥,少說也要五十公斤,陣地戰還好說,這要是進攻戰和運動戰,有這么個“重量級”的裝備在,一個步兵班也不用干什么了,直接伺候這家伙就行了。

畢竟在沒有機動車輛的情況下,如此重的重機槍嚴重限制了只靠腳底板機動的志愿軍靈活多變的戰術優勢,所以大量配置自然不可取。

思來想去,還是柏毅提出的方案靠譜一些,沒辦法,那兩款新式步兵裝著實在是讓軍備首長的眼睛為之一亮。

而那兩款步兵裝備不是別的,正是由一號和二號無坐力火炮發展而來的80mm無坐力火炮和40mm單兵火箭筒。

自從40mm單兵火箭筒在蘇聯靶場一戰楊威之后,國內便迅速將兩款無坐力火炮作為部隊未來重點裝備進行重新規劃,于是原本的一號和二號無坐力火炮的稱謂便被更貼切的80mm無坐力火炮和40mm單兵火箭筒所取代。

至于研制所需的資源更是第一時間調配充足,于是這兩款原本龜速推進的兩款裝備,終于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其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

作為曾經的總設計師,兼兩款裝備生產配套廠的技術負責人,柏毅對80mm無坐力火炮和40mm單兵火箭筒動向還是了若指掌的,盡管沒有第一時間裝備曾經在白云廠整訓的重火力連。

但這兩種旨在提高步兵火力的“重武器”,卻一直是柏毅為重火力連量身打造的殺手锏,但其間的過程卻比柏毅想象的要復雜的多得多。

40mm單兵火箭筒自不必說,在蘇聯的時候就已經將性能張賢德淋漓盡致,事后更是受到不少東歐國家的請求,有意購買一批40mm單兵火箭筒。

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等軍工實力較強的東歐國家甚至希望中國能轉讓技術和生產線,為此他們不惜以同樣的工業技術來交換,就比如說東德,就準備以電子工業技術來換取40mm單兵火箭筒的全套技術圖紙和生產線。

為此兩國已經談妥具體的交易細則,第一批東德專家已經入駐京城郊外的工業規劃區,準備在哪里興建一座現代化的電子儀器廠。

東歐各國對40mm單兵火箭筒趨之若鶩到倒不算什么,蘇聯居然也對這款裝備眉來眼去,只不過由于面子問題沒辦法像東歐小兄弟做得那么直接罷了,中國還是很慷慨的,既然不好意思說,那就不用你說,直接給你就是了。

這下給蘇聯人感動壞了,二話不說,在原先幫助中國在內!!!!蒙和甘!肅兩地勘探、開發、冶煉有色金屬的基礎上,再援助一座現代化的鋼鐵研究所和一個特種鋼生產車間。

可以說,一具小小的40mm單兵火箭筒,還未經歷實戰,就已經有譽滿天下之勢力,更取得難以置信的經濟利益,這讓國內的一些首長可謂是欣喜若狂,準備趁熱打鐵,推出80mm無坐力火炮,以便能夠再次從蘇聯和東歐各國換取急需的工業技術和生產線。

結果觀者多多,卻應者了了,至于原因很簡單,40mm單兵火箭筒在蘇聯靶場可是驚艷全場,那種打T—54坦克跟打豆腐一樣的神勇表現,實在讓觀摩的東歐國家軍事代表難以忘懷。

而80mm無坐力火炮,雖然口徑大了,威力強了,但在這些國家看來,不過是40mm單兵火箭筒威力升級版,再加上既沒見過測試,又沒經歷實戰,其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實在是令人心里打鼓,畢竟購買軍火不是在市場買白菜,一個不好丟的可不是臉,而是生命,甚至是國運!

因此以總后首長等人的觀點,是很希望這款裝備投入實戰的,特別是激戰正酣的朝鮮戰場,以此獲得關注,從而再次換取所需的工業技術;但部隊卻對這兩款裝備,是否列裝部隊有些態度曖昧。

40mm單兵火箭筒倒還好說,可以下放到排或者班,成為步兵強有力的火力支援武器,可80mm無坐力火炮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按理說這種超過50mm口徑的無坐力炮應該劃歸為師屬炮兵團。

但這款80mm無坐力火炮的射程卻又無法達到師屬炮兵團的要求,若是下放到一線部隊的話,這種混成炮兵的編制又有些不倫不類,且對指揮員的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指揮上的混亂,一個弄不好就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因此部隊方面還是傾向于暫緩裝備80mm無坐力火炮的想法。

一直關注此事的柏毅,說實話也沒有好的辦法,畢竟這款80mm無坐力火炮研制的初衷是為了增強營級火力所用,但問題是在部隊中,營級支援火力的概念還沒有建立,如果需要的話,團、師都可以對營實施火力支援,并不需要營級單位配備多少重型火力。

換句話說,此時的營級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并沒有達到前世那種獨當一面的能力,充其量不過是團與連之間的一個中繼引導罷了,所以作為營級火力支援的80mm無坐力火炮,出現這般尷尬的局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直到軍備首長向他征詢解決火力恐懼癥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