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羸弱不可欺

番外:元鶴篇(1)

最新網址:番外:元鶴篇(1)番外:元鶴篇(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涼州詞》蒼涼而悲壯,寫的是戍邊將士的懷鄉之情。然,對于元鶴來說,這種蒼涼悲壯自來不在心中。

他既喜歡涼州“天下要沖,國家藩衛”的險要,也喜歡“五涼京華,河西都會”的繁華。

此地客商云集,西域的香料寶石,中原的絲綢瓷器,都在街邊堆積如山,隨意買賣。

此地身處關隘,常年引得吐蕃、突厥往來奔襲,百姓苦不堪言。

一邊是繁華,一邊是鐵血。

有詩人常做悲涼之詞,詠古懷今;也有游俠兒仗劍殺敵,只為一腔報國熱血。

元鶴從不與詩人往來,因為他沒什么可詠懷的。

元鶴從不與游俠兒往來,因為他沒那么多沖動和熾熱的情感。

他的心還熱著,血早已涼透。

他冷眼看著繁華,也冷眼看著悲涼。

他可以在大雪之夜獨自飲到微醺,再騎馬出城,斬敵若干,盡興而回,既不表功,也不聲張,只圖痛快。

他也可以在月圓風熏之夜,獨自暢游原野,枕著一地揉碎的野花,以地為床,以天為幕,酣睡至天明。

偶爾遇到自動來撩撥的姑娘,他也會駐足,不談情不說愛,做一日知己,趁興而來,盡興而歸。

世人皆以為他孤苦伶仃,實際他過得猶如閑云野鶴,自在舒服極了。

他的前半生,從未如此隨性自在過,一直以來都被壓制天性,只為別人而活,就連愛,也不怎么敢。

現在老父已然辭世,家族親眷中也沒什么要緊的、親近的需要他擔心操勞,他便隨心所欲,只做自己。

守制期滿,圣人曾使人帶信過來,要授他官職,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富有家產,倒也不必為生計擔憂,朋友故舊也還有那么幾個,仗著從前那一分功勞,做涼州都督的幕僚兼貴賓,過得如魚得水。

要說有什么煩惱,便是每月一封雷打不動的做媒信。

這封信早年從陜州寄過來,介紹的對象是陜州本地豪族的適齡女子,偶爾還會附帶小像一張。

是的,獨孤不求會作畫,且畫工還很不錯,他的畫作,并不怎么精致,卻能抓住描摹對象的重要特點,或嬌俏,或穩重,或溫柔,或明艷。

到了后來,就變成了廣州本土的豪族女子,偶爾也能見到那么一兩個番邦貴女,絕美胡姬。

美人們或是精通詩詞歌舞、女紅廚藝,或是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行走江湖全是傳奇。

有豆蔻年華的少女,也有成熟懂事的和離婦人,亦或是哀怨情深、菟絲花一樣的寡婦。

元鶴最開始是排斥的,到后面逐漸好奇起來,下一封信,會是一個怎樣不同的女子。

若非獨孤不求這么精細地分類,他從不知世間女子有這么多不同,正如不知世間百花各自嬌艷之異處。

一年有十二個月,他一年要收十二封信。

當這信一直收到第五十封時,突然之間就斷了。

而這個時候,正好是二張被殺,女皇退位,新帝登基之際。

新帝登基,皇后臨朝,但凡政事皆都與聞,猶如當初二圣臨朝。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大臣密謀斬殺武氏宗親,新帝不允,來回拉鋸,于是人心浮動,政局不穩。

元鶴開始焦慮。

說起來也真可悲,他早年為女皇賣命,常年生活于長安地下斗場,雖有幾個故交友人,真正相處親近的,卻只有杜清檀一家人。

他怕獨孤不求和杜清檀會被牽連出事。

這種時候,似乎寫信詢問安危都不太妥當,最好的法子就是親自走一趟。

單身漢沒什么多余的東西,不過一個簡簡單單的行囊駝在馬后,便可出發。

兩京是不敢去的,從前的身份太特殊,想必新帝并不愿意見他入京。

他牽著馬,帶著兩個仆從,上黃河渡口,乘船沿著早前獨孤不求和杜清檀行走的路線,沿河入海,再換大船,入了廣州。

正值梅雨季節,潮濕悶熱,主仆三人身上長了痱子,瘙癢難捱,成日就沒個安生的時候,就如有上百條蟲在身上爬。

元鶴登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求醫問藥。

他不缺錢,卻怕麻煩,是以選了街上最大最豪華的那家藥鋪求診。

街上小雨如酥,行人不多,病人亦不多,藥鋪有幾分清冷。

仆從當先走入,不見鋪子里有人,便將馬鞭敲擊門扇,高聲喊道:“店家?店家?”

高高的柜臺后面探出一個人頭,女子特有的嬌脆聲音利落地響起:“嚷嚷什么呢,往這邊看!”

是個穿著男裝、戴幞頭的女子,膚色雪白,五官深邃不似尋常漢人。

仆從道明來意,她從柜臺后走出來,說道:“坐堂大夫有事,回家去了,客人若是不嫌麻煩,還請稍等片刻,我這就叫人去請大夫,您這尋常小病,開個方劑內調外洗就好了。”

走得近了,元鶴方才看到,這女子身量頗高,只比他矮了那么一點點,眼珠子里透著那么一點點灰藍色,非常特別。

大抵,是番邦富商與唐人的混血。

雖然少見,卻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就連他自個兒,祖上亦有胡人血統。

是以元鶴不過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微微頷首:“有勞。”

女子便引他們入座,倒上一杯清水,擺上三兩樣糕餅,笑問:“看客人衣著,是才到廣州?”

廣州天氣熱,當地人衣著普遍偏薄,唯有三人,從寒涼的涼州而來,一月之內從冬到夏,衣裳沒辦法突然變薄,是以才會捂出了一身痱子。

元鶴微微頷首:“是。”

女子見他不肯多話,很識趣地笑著告退:“請客人安坐,我這便去使人延醫。”

元鶴看她走出去,用他聽不懂的當地話,語速飛快地交待了一個仆役出門,又折回來,言笑晏晏:“三位遠道而來,水和糕餅不夠可以添的,不要錢。”

元鶴微微頷首,將手指屈起輕擊桌面,算是謝過她的好意。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