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掙扎求生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掙扎求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掙扎求生←→:

六家望族果然出手了。

出手便是活生生的人命,八個小地主,說死就死,偏偏還特么是自盡。

不得不佩服望族的手段,制造這種被自盡的命案信手拈來,江南這塊地面上,他們果真如土皇帝一般,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

現在壓力給到李欽載這邊。

“八個小地主自盡,因為我下令丈量土地?這叫‘倒行逆施’?”李欽載想笑。

宋森又割下一塊羊腿肉塞進嘴里,點頭含糊地道:“說是官吏故意增添田畝數,從此這些小地主要多交好幾倍的賦稅,地主活不下去了。”

“當地官吏真的故意增添了田畝數嗎?”李欽載問道。

宋森搖頭:“據百騎司查實,各地官員們這次丈量土地倒是老實得很,沒有瞞報,也沒有故意虛報……”

“畢竟李郡公剛拿問了二十多名官員押送長安,江南各州縣官員已深懾李郡公之威,沒人再敢玩小聰明。”

宋森擦了一把泛著油光的嘴,嘆道:“這次恐怕是望族家主在背后出手了,他們要在民間制造恐慌,煽動民輿反抗李郡公。”

李欽載冷笑:“膽子不小,剛滅了朱氏,他們還敢來招惹我,呵,看來我以前的手段還是太溫和了。”

宋森嘆道:“他們不是招惹你,而是拼死掙扎。李郡公步步緊逼的手段,令他們感到危險了。”

“掙扎是死,不掙扎也是死,不如拼死搏一把。”

李欽載嗯了一聲,道:“八個小地主的死,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呢?那幾家望族還想做什么?”

宋森笑了:“李郡公也是在長安朝堂里打過滾的人,應該知道接下來望族會怎么做,無非是煽動民情,營造欽差下江南殘暴不仁橫征暴斂的氣氛,最后釀造民變,上達天聽……”

李欽載也笑了:“所以,一切的鍋就都扣在我頭上,天子最后迫于輿情和朝臣壓力,不得不把我召回長安,江南望族順利度過這次危機……”

“沒錯,望族要做的,便是炮制‘官逼民反’的大案,而李郡公您就是罪魁禍首,最后莫說整治江南,李郡公您都自身難保,長安的朝臣們再一起哄,您隨時有被問罪的風險,望族之危即解。”

李欽載哂然一笑:“對付我的手段倒是頗為高明,望族果然都是人才。”

“但是,還不夠。”李欽載語氣漸冷:“他們低估了天子解決土地兼并問題的決心,也低估了我這個欽差的手段。”

“百騎司可查出是哪家望族背后指使?”

宋森搖頭:“沒查出來,只知數日前,六大望族和幾名刺史縣令受吳郡顧氏之邀,赴府一聚,這些人在密室中聊了兩個時辰,具體聊了什么,百騎司的探子查不到。”

李欽載冷冷道:“那不管了,我就認定這件事是吳郡顧氏在背后指使。”

宋森一驚:“這么草率的嗎?”

“不然呢?我到江南是來審案的?非要鐵證如山才能定他們的罪?反正望族沒一個好東西,隨便指一家認定便是,我的人設是胡作非為的天子欽差,不是什么鐵口直斷的青天大老爺。”

說著李欽載扭頭朝部曲揚聲道:“速去姑蘇城北郊大營,請薛大將軍來此一敘。”

一名部曲騎上馬匆匆離去。

薛仁貴早在五天前便率一萬五千大軍來到姑蘇城外,在北郊建大營駐軍,沒有李欽載的命令,大軍這幾日并無任何舉動。

李欽載自己麾下還有五千兵馬,合起來兩萬人,這是李欽載最大的底氣。

沉思片刻,李欽載突然又喝道:“來人,傳令下去,調撥三千兵馬,開赴吳郡顧氏府宅,在府宅附近十里內扎營,并遣游騎斥候日夜在吳郡顧氏府宅外巡弋。”

宋森頓時笑出了聲:“李郡公高明,如此一來,顧成章只怕會被嚇出尿來,吳郡朱氏滅門之禍即將在顧氏重新來一遍,顧成章怕是睡不著了。”

李欽載冷笑:“已有一家望族滅門,殷鑒不遠,居然還敢在背后玩詭計,逼著我又一次給江南望族立威,他們這不是賤的嗎。”

什么輿情,什么民變,望族能煽動的不過是一群愚民而已,李欽載根本不搭理,要解決問題就從源頭開始。

只要江南任何州縣有民變發生,他便下令抄了吳郡顧氏的家。

沒錯,李欽載的手段就是如此簡單粗暴,但,有效。

兩萬大軍在手,他已不屑于搞什么陰謀詭計,一力降十會,國家機器的力量,碾壓一切不服。

良久,薛仁貴領著幾名親衛騎馬趕到。

下馬后薛仁貴大步走進帥帳,李欽載見到他后立馬委屈地道:“薛叔,有人欺負我……”

薛仁貴冷不丁一激靈:“李賢侄,你正常點兒。”

發現薛仁貴不吃綠茶這一套,李欽載只好恢復正常。

“薛叔,江南六大望族出手了,已然制造了命案,欲將橫征暴斂的罪名扣在愚侄頭上……”

薛貴人擺手:“我只是武將,搞不清你們這些爾虞我詐的路數,賢侄只要告訴我,我該怎么做便是。”

李欽載想了想,道:“薛叔麾下一萬五千將士,今日便可下令分兵六股,分別在六家望族的祖宅外扎營,什么都不用干。”

薛仁貴驚訝地道:“就這?”

“就這。”

“管用么?”

李欽載笑了:“越有錢的人越怕死,尤其還有吳郡朱氏覆滅的前車之鑒,每家祖宅外數千兵馬環伺,我不信他們能睡得安穩。”

“有些事,先出手狠狠扇他們一耳光,他們才肯心平氣和的聽。”

薛仁貴點頭,道:“一切交給我,賢侄放心,我不僅下令各家祖宅外駐兵,而且每日在營地內擂鼓操練,看看他們還坐不坐得住。”

李欽載欣然笑道:“薛叔好悟性,舉一反三。”

薛仁貴哂笑:“我好歹也在朝堂沉浮數十年,這點小場面還是能應付的。”

說完薛仁貴正要告辭離去,李欽載突然叫住了他,一臉欲言又止。

“薛叔既然來了,愚侄不得不跟您說個壞消息……”

薛仁貴愕然:“咋了?”

“咳,您的犬子……慎言賢弟,最近常出沒于姑蘇城各家青樓,有部曲向愚侄稟報,慎言賢弟在青樓所召之姑娘,竟都是年齡偏大的婦人,而且據說容貌竟與薛叔您的幾房妾室頗為神似。”

一臉怒其不爭地嘆氣,李欽載語重心長地道:“薛叔,孩子走岔了道兒,還是以批評教育為主,最好莫動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愚侄以為,慎言賢弟還是值得挽救一下的……”

薛仁貴呆怔半晌,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漸漸發綠,最后像被伽馬射線照過的綠巨人似的,可愛死了呢……

良久,薛仁貴咬牙道:“那孽子住在大營何處?”

李欽載動作熟練地往左面一指:“左邊第二個營帳。”

薛仁貴仰天長笑,隨即鐵青著臉道:“賢侄且溫酒一壺,老夫去去便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