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劾奏如潮

最新網址:yingsx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劾奏如潮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劾奏如潮←→:

師生關系最好簡單且純粹,施恩與受恩之間不必搞太多花樣,送錢收錢足以將這份關系長久維持住,并且還能升華。

至于感情啊,人情啊之類的,都是陋習。

師生抱頭痛哭的煽情畫面千萬不要有,不然李欽載怕自己會吐出來,感激的話說得再多,也不如金山銀山堆在面前令人感到身心愉悅。

上官琨兒也知道李欽載的性子,不敢搞什么痛哭流涕的煽情畫面,怕被抽。

“先生今日為弟子興師動眾,廢了八大望族在長安的府邸,想必一定招惹了大麻煩吧?”上官琨兒擔憂地道。

李欽載老實承認:“確實是大麻煩,但精蟲上腦……嗯,不對,熱血上頭后,也就顧不得那么多了。”

“幫你報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敢突襲我的車駕,實在讓我感到很沒面子,所以你不必對我太感激,我今日教訓八大望族不完全是為了你,也是為了把自己丟在地上的面子撿起來。”

上官琨兒苦笑,先生這脾氣真是……施恩于人生怕聽到半句好話,非要故意弄個自私自利的形象,泯然于眾人。

“先生為弟子報仇惹下大禍,八大望族的報復必然接踵而至,弟子很想為先生分憂……”上官琨兒神色愈發憂慮。

李欽載嗤了一聲,道:“麻煩確實是麻煩,但也稱不上‘大禍’,沒那么嚴重。”

“伱年紀還小,大人的事你不懂,好好在府里養傷,吃好喝好。”

上官琨兒急切地道:“先生,弟子雖小,但也見過世面,不知有什么地方能幫上先生,先生盡管吩咐。”

李欽載想了想,哎,還真有件事。

“你那群師兄弟們一個個越來越過分了,聽說近年來總是帶我家蕎兒出入酒肆和風月場所……有這事兒嗎?”

眼前既是恩人又是先生,上官琨兒幾乎未經思考便果斷出賣了師兄弟。

“有!”上官琨兒斬釘截鐵地道:“其中以李素節和李顯邀蕎兒師兄次數最多,契苾貞次之。他們常邀蕎兒師兄去平康坊的青樓,偶爾也在自家府中舉宴,席間有歌舞伎娛客,蕎兒師兄體驗過很多次了。”

李欽載:“#¥&!!!”

上官琨兒目瞪口呆看著他。

原來先生罵起臟話來也如此難聽,尤其是死去的蕭淑妃倒了大霉,被李欽載在嘴里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李顯的母親武后也沒放過,慘遭先生的口舌之功……

滔滔不絕罵了半天,腦子缺氧了李欽載才住嘴,喘著氣咬牙道:“這群混賬東西,太久沒抽他們,皮癢癢了,明日便找個借口弄他們個半死!”

憤恨的目光突然盯住上官琨兒,李欽載冷冷道:“你呢?你沒跟蕎兒廝混過?”

上官琨兒一驚,大腿的傷瞬間不痛了,想拔腿就跑。

“家里管得嚴……”上官琨兒小心翼翼地道,還偷偷抬眼觀察李欽載的表情。

李欽載目光沉了下來:“說實話,我可以放過你,不然……”

上官琨兒頂不住壓力,只好橫下心撂了。

“弟子有罪,弟子帶蕎兒師兄去過兩三次酒肆,當初也在府里舉宴,蕎兒師兄被家中舞伎侍候喝過酒……”

“只是喝酒?”

上官琨兒用力點頭:“只是喝酒……蕎兒師兄還小,那啥,就算想干點別的,他也干不了呀。”

李欽載神色終于有些松緩了,打量他一番:“你呢?你能干點別的了嗎?”

上官琨兒露出嬌羞又矜持之色:“弟子快了……”

“你特么快死了!”李欽載怒道:“下次再帶蕎兒去那種地方,仔細想想下場!”

“還有,以后你就是潛伏在師兄弟中間的金牌臥底小密探了,誰敢帶蕎兒去那種不三不四的地方,你馬上密報于我。”

上官琨兒慌亂點頭:“是,弟子遵先生吩咐。”

李欽載轉身就走,氣憤地一腳踹開房門。

“帶那么小的孩子去那種地方,不怕遭雷劈,有啥事你們沖我來呀,這么多年了,沒見有人請我去不三不四的地方,一群不孝的東西,白眼狼!”

李欽載一邊出門一邊罵罵咧咧,上官琨兒驚呆了。

這特么是什么神反轉,原來先生發怒是因為……

預料中的反撲來得很快。

人是上午受傷的,李欽載是中午報復的,參劾他的奏疏是下午送進尚書省的。

三省六部御史臺,每個官署都有朝臣上疏,參劾李欽載無法無天,在天下腳下制造慘案。

沒錯,定性了,李欽載制造的是“慘案”。

八大望族的府邸被拆,府里所有人都被打斷了腿,吳郡顧氏幾名護院反抗時還被殺了,不是慘案是什么?

李欽載安坐府中,哪兒也沒去,而且一點也不著急。

事發時沖動歸沖動,李欽載也是有算計的。

這件事不是簡單的突襲刺殺報仇,它的背后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糾纏,天家與世家,天子與朝臣,土地兼并產生的權貴地主階級之間的尖銳矛盾等等。

相比之下,李欽載報仇的舉動里,私人恩怨反倒是最不起眼的因素了。

事件本身已上升到棋局的高度,有人參劾李欽載,必然也有人死保李欽載,說白了這已是皇權與地方勢力的恩怨。

所以李欽載并不著急,也不怕被參劾,盡管事發前后,李欽載與李治根本沒有任何布置和商量,但他相信李治會有反應的。

多年的朋友默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利益所驅。

人家幾大望族合起伙來挖大唐封建主義的墻角,你若還偏向江南望族,令親者痛仇者快,未免太失智了,李治干不出這么昏庸的事。

果然,無數參劾李欽載的奏疏進了尚書省后,便再沒有見過天日。

右相許敬宗,左相許圉師,兩位宰相很有默契地將所有參劾的奏疏壓了下來,扔進了箱子里,就當沒看見。

與此同時,劉仁軌的一道奏疏反而引起了尚書省的重視,兩位宰相將劉仁軌的奏疏發送太極宮和御史臺,并公之于天下。

劉仁軌的奏疏里,非常客觀公正地敘述了李欽載與江南望族結怨的前因后果,從上官父子被流放說起,一直說到江南望族試圖刺殺上官家的兒女,其言跋扈,其行猖狂。

遼東郡公車駕被襲,李欽載怒而報復,說到底是江南望族先動的手,而江南望族這般做派,已不僅僅是私人恩怨。

天子腳下尚且無法無天,派刺客刺殺當朝郡公的車駕,無視大唐律法森嚴,公然挑釁天家和功臣的威嚴。

這是私人恩怨嗎?這分明已涉嫌謀反了!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