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王者

七十二 奪權

成皋縣城外,虢軍大營。

急劇惡化的局勢使得虢軍士氣低落,軍心惶惶,董圣這個年已五十的三朝老臣更是憂心忡忡,廢寢忘食,卻又無力扭轉局勢。

自從與魏丑交戰以來,虢軍連戰連敗,先后折了蔡赟、孔密二將,陣亡了兩萬多人,更加出乎預料的是就連御駕親征的國君姬叔弼也被方離挾持到了河內,更是讓虢國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這孫忠真是個廢物,主公年輕氣盛也就罷了,他都五十多歲的人了,竟然不知道阻止一下主公?”

董圣急的每日在帥帳里團團亂轉,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時不時對相邦孫忠破口大罵。

更讓董圣擔憂的是魏丑陣斬了孔密之后接著揮師向西,劍指河內,如果攻破了城池,姬叔弼勢必就會像姬闡那樣成了晉國的俘虜。

董圣接到情報之后準備出兵增援河內,又怕中了埋伏損兵折將,思前想后沒有敢盲目出兵,反正姬叔弼已經被方離控制了,再落入晉國手里也沒什么區別,還是穩字當頭,先派斥候刺探一番再說。

天亮的時候斥候快馬返回,向董圣稟報方離在河內城外設下伏兵重創魏丑,近兩萬晉軍折損了四分之三,就連晉國第一猛將魏丑也身負重傷,拼死方才突出重圍。

“如此看來,晉軍在樓寨吃了大虧并非意外,虞軍何時變得這么厲害了?”

董圣聞報驚訝不已,印象中虞國也就比自己年輕了十歲的百里視算個將才,其他人都和本國的范統、曹寶差不多,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厲害了?

“魏丑一刀就把蔡赟砍死了,什么人能夠把他打傷?”

董圣越想驚詫,心中五味雜陳,頗不是滋味。

晉軍把虢軍打的慘不忍睹,而虞軍又把晉軍殺的丟盔棄甲,這是不是說明虢軍不是虞軍的對手?這讓一直把虞國當做小伙伴的虢國上將軍無法接受。

無法聯絡到主公,董圣只好按兵不動,并派遣使者快馬返回滎陽征求滿朝文武的意見,是不是應該重兵包圍河內,逼迫方離交出虢公,或者扶持姬叔弼的弟弟姬虎繼位?

這日傍晚,董圣剛剛巡視完軍營回到帥帳,在周圍巡視的斥候就飛馬來報:“稟報上將軍……營門外來了三千虞國將士,說是奉了主公之命來向你傳達詔書。”

“虞國人竟敢主動上門?”

董圣拍案而起,召喚心腹將校點起五千兵馬出了營門前去與虞軍相見。

兩軍很快就狹路相逢,董圣遠遠大喝一聲:“來的可是方離?給我停下前進的腳步!”

張遼策馬向前,抱拳施禮:“大膽董圣,方將軍乃是虢公親口加封的虢國大將軍,你豈可直呼其名?你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怎能如此無禮?”

董圣冷哼一聲:“哼……原來方離是個藏頭露尾的鼠輩,派了幾個爪牙過來送死?你們把我家主公扣押了起來,冊封方離為大將軍豈是他的本意?”

說著扭頭吩咐一聲:“來人,把虞軍全部圍起來,一個也休要放走,若是方離不把主公放出來,我一天殺一個虞國人!”

“好狂妄的口氣!”

趙云叱喝一聲,催馬向前,離弦之箭一般撲向隔了十余丈的董圣,視對面五千兵馬為無物。

董圣自恃周圍有心腹護衛,舞刀迎戰,一心將沖過來的虞國武將劈于馬下,震懾敵軍:“老夫馳騁沙場多年,鼠輩安敢送死?”

話音未落,趙云已經沖到董圣馬前,長槍一震,裹挾著寒光疾刺董圣面門。

不等董圣反應過來槍尖已經抵住了他的咽喉,多一分便會刺入肉中,拿捏的不差分毫,可謂準確至極。

“你……你、你想做什么?”

董圣大駭,自己還沒看清楚,這槍尖怎么就刺到眼前了呢?如果對方存心要自己的命,只怕此刻早已涼透了!

趙云冷哼一聲:“不做什么,奉命前來傳達虢公的詔書。”

張遼旋即展開加蓋了虢國公大印的詔書宣讀起來:“上將軍董圣奉命討晉,卻屢戰屢敗,損兵折將,貽誤戰事,危及邦國。主公被晉軍困于河內,亦作壁上觀,不發一兵一卒,讓寡人深感失望,不配再做國之統帥。故決定免去董圣上將軍之職,逐回滎陽,將虎符交于張遼,統率三軍,聯合虞軍共扛晉賊,保家衛國!”

張遼讀完之后示意董圣后面的將校上前接詔:“你們自己看看這可是虢公親筆書寫的詔書,加蓋了虢公的大印。誰敢抗詔,便是謀反!”

虢國將校接過來端詳了片刻,認得這的確是姬叔弼的字跡,一時間鴉雀無聲,不知道如何是好?

良久,董圣嘆息一聲:“罷了、罷了,這方離能夠在樓寨、河內連敗晉軍,說明他有真材實料,我便把軍權交出來吧!我們虢國與虞國好歹是多年的盟友,只要能率領你們打敗晉軍,也比咱們損兵折將,死在晉軍手下好得多!”

“這才是肺腑之言!”趙云收了長槍,對董圣的話表示贊許,“目前我們虢虞兩國應該勠力同心,不分彼此,共同抵抗晉軍。”

有了董圣的吩咐,士氣低落的虢軍將校便不再反抗,齊刷刷抱拳道:“我等愿意聽從張將軍差遣!”

張遼急忙還禮:“諸位言重了,日后還需要各位勠力同心,共同抗晉。”

當下張遼、趙云率領三千虞國將士進了虢軍大營,并召集偏將、校尉到帥帳軍議,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并當眾與董圣交割了兵權,接過了象征帥位的虎符。

“老夫已經年邁,屢戰屢敗,損兵折將,愧對主公,我便就此返回滎陽養老去吧!”

董圣連夜向張遼、趙云告辭,帶了百十名心腹踏上了返回滎陽的旅途,表面上自稱慚愧,實則是為了返回滎陽與虢國滿朝文武共商對策。是不是該另立君主,總不能讓方離挾主公以令整個虢國吧?

張遼與趙云也不阻攔,任憑董圣離去,并派遣使者快馬趕往河內向方離報喜,已經順利接掌了兵權,控制了三萬八千虢國軍隊,只等大將軍做出下一步的戰略決定。

方離接到消息后大喜過望,擊掌歡呼:“哈哈……已經成功控制了虢國軍隊,距離合并虢虞二國愈來愈近,他日爭霸天下已非奢望!”

就在這時,腦海中的系統提示音忽然響起:“鏘……主公已經連續招募獲得麴義、張遼、祝融、顏良、周瑜、審配、趙云、廖化、陳登、紀靈等十人,按照系統內置規則,主公每獲得十人將會自動隨機出世一位其他朝代的武將以在野身份出世,包括主公在內各國諸侯都有機會招攬到麾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