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387章壽春對峙

最新網址:wangshuge

壽春,肥水。

自濡須口到壽春,經合肥,過芍陂,劉備大軍水路并進,行進多日,舟舸入肥水,于芍陂屯駐。

得有‘漁夫’的情報傳遞,劉備得知夏侯惇于八公山上屯兵五千,欲與壽春城東西呼應。

魯肅久鎮江淮多年,深知八公山之重,則建議劉備搶占八公山。

八公山不高,僅二百余米,但卻連綿有四十余座山嶺,在廣袤的淮水流域中,屬于是少有高點。一旦擁有八公山,劉備則能在淮西站穩腳跟。

得有先發制人的優勢,劉備命霍篤為先鋒,率水師切入肥水,隔斷壽春與八公山的聯絡。

接著,劉備精選萬人由黃忠統率,分五批強攻八公山營壘。然八公山營壘恃山而守,由夏侯惇久經多年,守營器械充足,強攻之下,難以被拔。

所幸夏侯惇出援之兵被霍篤擊退,但戰局也陷入焦灼之中。

為搶在曹操南下之前,占據有利地形,劉備納法正斷水之策,命馮習從八公山的東山而上,切斷八公山營壘水源。

水源被斷之下,八公山魏軍混亂,放棄山營,趁夜逃入壽春城。

霍篤奉法正之命,半渡而擊,魏軍溺死被俘者三千余人,唯有千余敗軍在夏侯惇的接應下,退回壽春城郭。

在魯肅、法正二人的計策下,劉備在曹操抵達淮水之前,搶占了八公山。

得有八公山,劉備在肥水以東構筑營壘,委魯肅率水師布置在芍陂,命黃權屯駐在芍陂與八公山之間,劉備自率大軍屯駐八公山。

然就在劉備派黃忠率軍嘗試渡過肥水,向壽春城發起試探性進攻時。曹操的先鋒田豫、杜襲督萬人步騎從潁水渡過淮水,從西支援壽春。

得知田豫南下支援,劉備便猜到曹操大軍在不遠處,欲趁田豫立足未穩之際,親率大軍渡過肥水,擊破田豫。

然法正卻阻止了劉備這一行為,其言‘欲取壽春,當固八公山。今大王舍大營,渡水擊田豫。若曹操大軍渡淮,分取大營,則大王必敗也!’

法正此語切中了戰術形勢之關鍵,肥水出芍陂入淮水,八公山在肥水以東,而壽春在肥水以西。

縱觀江淮地形遼闊,除了壽春外,僅八公山可以屯兵固守。劉備拿下八公山,可依托八公山構筑肥水防線。若失去了八公山,劉備除了退回芍陂,已無立足之地。

劉備放棄渡水擊田豫的操作,命大軍收縮肥水以東的地帶,然果不出法正所料,于禁督三萬軍士向下蔡進軍。

下蔡位于壽春下游,渡過淮水,可上八公山。

顯然曹操利用田豫為誘餌,勾引劉備渡水擊之,從而讓于禁率三萬軍士強攻八公山。于禁一旦拿下八公山,劉備無險可守,唯有退守芍陂。

潁口,曹魏大營。

大帳內,曹操坐于榻上,司馬懿于帳中匯報戰況。

“大王,劉備不為所動,在八公山上屯營。于將軍見營壘險峻,不敢輕易渡河,遂止步于下蔡。”司馬懿說道:“劉備大軍布置于八公山與芍陂之間,得山水之利,難以輕破。”

“呵!”

曹操輕蔑淡笑,說道:“劉玄德統兵常恃勇而進,寡有長見深智。取八公山斷水之策,及穩固大營之計,料非其所能出。今霍峻在淮東,必有高人指點劉備。”

蓋與劉備深交多年,對陣多次。曹操對劉備的用兵風格,多是熟悉。劉備出身涿郡武夫,論將兵悍斗能力,寡有人能及。但論計策百出,正奇并用,則非劉備之所強。

在曹操看來,猛攻八公山屬于是劉備的正常操作。但包抄斷水,半渡而擊,這種的連環招數大概率不是劉備所能想出,而是有高人謀士指點。

當曹操得知八公山失守后,重新布置方略,抓住劉備著急的心理。以田豫將萬人先進,誘劉備出戰迎戰;同時曹操布置于禁為偏軍,欲淮水偷取劉備大營。然卻被法正洞察,建議劉備固守八公山大營。

孫權坐在側席上,問道:“大王,劉備固守營壘,那今下當如何進軍?”

曹操思量許久,看向賈詡問道:“文和可有高見?”

賈詡捋著胡須,笑道:“大王,詡常聞以眾擊寡,少有聞以寡擊眾。今劉備集吳楚之力,越江千里北上而爭地,非可言智。大王舉中國之兵以援,我眾敵寡,我軍何不如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靜觀其觀,伺機而動?”

曹操凝眉深思,問道:“子揚可有高見?”

劉曄神色恭敬,說道:“劉備畏壽春城固而不敢速破,轉取八公山;懼大王兵勢而不敢輕動,退守肥水。今大王舉兵至此,劉備已失先機。”

“然話雖如此,劉備擁水師之利,據肥水、山勢之險,我軍難以速退。故可從文和先生之言,靜觀其變,以靜待動,察其漏洞,一擊勝敵。”

于攻守雙方而言,不能否認的一點。兩軍交戰常是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凡將能憑借堅城擊敗名將的進攻,但不代表凡將的能力勝過名將,僅是攻守雙方的難易程度不同而已。

賈詡、劉曄建議曹操采取靜觀其變的計策,有穩妥起見的想法,但更多是想讓劉備行動起來,好讓自方抓住對手的漏洞。畢竟劉備是進攻方,跨江千里北上,若不采取進攻,著急的當是劉備。

捋著胡須,曹操說道:“既是如此,則從二君之見。劉備雖舉大軍北上,然為顧忌糧道,分駐芍陂水寨,以保糧道安全,可將之兵寡。肥水、淮水為天險,既可阻我軍,然又可限制敵軍。”

“今可命于禁、田豫二人率軍渡過淮水,距肥水之外十里地扎營,劉備舉兵渡水則擊之。閻行統兵至勺坡,于以防魯肅率軍登岸側擊。如此布置,劉備縱是兵精且眾,但也難以越險取勝。”

“諾!”

司馬懿趨步上前,建議說道:“淮南八公山雖矮,但卻山勢連綿。大王可移軍至淮北,搭建浮橋,行渡河取山之勢,以威劉備所部。”

曹操微微頷首,說道:“移軍淮北,窺視敵營,兩面夾擊,當屬上計。”

頓了頓,曹操說道:“淮南劉備兵雖多,但非孤之大患。淮東有霍峻逞兇,臧霸、孫觀非其之對手,此孤之所憂也!”

“霍峻下淮陰,兵進鐘離,封鎖渦、泗二水,青徐兵寡,恐難制其子。不知諸卿有何高見?”

“大王,據戰報言,霍峻兵馬僅三萬之眾。今入邗溝,下淮陰、鐘離。如此布置之下,霍峻可將之兵當寡。以臣之見,霍峻今下之策,或與劉備匯合,或北進襲擾淮北。”

劉曄將心中的布置講述而出,說道:“以此而觀之,不如擇選上將督精銳之士,屯于下蔡,若青徐有失,則率軍士東援;若譙郡有變,可為機用之兵。”

“可行!”

曹操吩咐說道:“命趙儼督徐晃等將屯兵二萬于下蔡,策應青徐,固保譙郡。孤率大軍于淮北,窺視劉備大營;于禁、閻行、田豫諸將率兵三萬渡過淮水,于肥水西岸扎營,與夏侯惇成掎角之勢。”

“傳信于臧霸,命其固守下邳。若霍峻舉兵來攻,孤當遣兵馬東援,讓其勿憂。”

“諾!”

在靜觀其變的軍略下,曹操帳下各部大軍依照布置而行。

于禁、閻行率軍士于壽春上游渡過淮水,依托肥水河流,在西岸搭建營壘,與肥水東岸的劉備對峙。

不得不說,曹操這招戳中了劉備的要害。

劉備從合肥北上取壽春,其糧草從巢肥運河供給大軍。故而劉備的后路、糧寨盡在芍陂的水寨,由魯肅率水師萬余人坐鎮,且有黃權率萬人配合。而這糧寨不在劉備的身后,而是在大軍的側翼。

糧寨之兵不能動,劉備可統率的兵力僅五萬人左右,在面對曹操大軍的布置,竟然有種束手束足的感覺,不知怎么應對。

壽春兵馬一萬五、六千人,合三將之兵三萬,壽春內外合計有四萬五、六千人。人數少于劉備手上可用之兵,但固守營壘卻是綽綽有余。

三將距合肥十里扎營,劉備想渡河擊敵,有被敵人半渡而擊的風險。而且曹操沿著淮水行軍,在八公山的河對岸下營,一旦劉備渡水擊肥水敵軍,曹操則率大軍渡過淮水,爭奪八公山大營。

同時趙儼、徐晃在下蔡屯兵,時刻威脅著劉備大營。這讓劉備不得不分兵駐扎南岸,以防趙儼派軍偷渡。

曹操利用過人的戰術能力,以及超過劉備的軍力,依托淮水、壽春、肥水,將劉備封鎖在肥水以東的八公山區域一帶。

在曹操搭建的淮水、肥水防線下,即便劉備占據八公山,將周圍幾十里的布置盡收眼底。但由于各種原因,或兵力因素、或河水阻擋,戰術空間被曹操兵馬擠壓,這讓劉備也難展拳腳。

自此在曹操率兵抵達救援后,雙方在壽春陷入了僵持當中。

欲進取壽春的劉備,被曹操所部堵住。曹操也不進攻,而是希望劉備有所動作,以求找到必勝之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