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378章立太子禪

←→:

建安二十一年,夏。

曹操出入如天子,以楊修案問罪漢臣,許昌人心恐慌。

瑯琊王劉熙畏曹操之行為,率家人數十口,潛逃至淮北,欲逃亡吳楚,投靠漢昌王劉備。

瑯琊王劉熙,光武帝十一子瑯琊孝王劉京之后,屬于是純正血統的漢室宗親。

得知夏侯惇率軍士追殺劉熙,江淮副督魯肅聞訊,與將軍霍篤親率羆虺軍迎之。夏侯惇忌羆虺軍威名,畏而不敢深追。

瑯琊王劉熙及其家眷數十口得救,魯肅上報至武漢,請詢劉備。

劉備大喜過望,命趙云率甲士千人,以王侯禮迎奉瑯琊王劉熙,將其族人老小接至武漢。

劉備攜妻、子數人設家宴,為劉熙家小接風洗塵。

漢昌王宮,劉備、糜氏同坐于榻上,夫妻情深,令人羨慕。

相較劉備樸素的王服,糜氏頭戴鳳冠,冠上的鳳釵口銜明珠,鳳鳥步搖在云髻上搖曳生姿,配合端莊、雍容的妝容,頗有一國之母之風。

糜氏非劉備首任之妻,而是在淪落東海之后,續娶之妻。

蓋或是劉備續娶小姑娘為妻,兩個兄長又傾盡家資相助,加之隨常年顛沛流離,致使糜氏家產清空,故而劉備寧可自己用度簡單,也舍不得讓糜氏受苦,待其甚是寵幸。

這也是為什么劉備待糜芳如此寬容的原因之一,糜氏作為從小受寵的小公主,發起脾氣來,劉備也要頭疼幾分。

甘氏年輕患病去世后,劉備想著糜氏無子有女,將庶長子劉禪交予糜氏撫養。糜氏對于年幼的劉禪也頗是喜愛,視若己出,親自撫養,不假與他人。

糜氏端坐在榻側,嘴角抿笑,持筷為劉備父子拾菜。而那小子劉禪坐在劉、糜之中,甚是乖巧安分。

坐在次席的瑯琊王劉熙,身襲常服,不敢著王服以見劉備。他年紀雖與劉備相近,也是劉秀的正統子嗣,但卻不敢自傲,而是以王兄尊稱劉備。

畢竟劉熙非是傻子,他敢南下投靠劉備,怎敢自恃身份怠慢?當個吉祥物,便是他自身的定位。

劉備望著恭敬的劉熙,問道:“弟從北方來,不知中原形勢何如?”

劉熙面露憂色,說道:“曹操之害更甚董卓,其效王莽之事,稱公進王,殘害皇后,鴆毒皇子。今又命逆子曹丕借楊修案,屠戮漢臣,其暴虐之舉,人神共憤。”

說著,劉熙眼睛泛紅,哭道:“漢室傾頹,四海動蕩,若非王兄起兵吳楚,今天下將非我劉姓之所有。”

抹著眼淚,劉熙懊悔說道:“惜弟叔父不識曹操人心,竟于長安向天子進言,贊曹操為忠漢之臣。天下形勢紛亂至今,多因董卓、曹操之故。”

漢獻帝在長安之時,劉熙叔父劉邈曾入長安進獻,途中劉邈路過兗州,得到曹操的禮遇。入了長安,劉邈夸贊曹操忠于漢室,給漢獻帝留下深刻的影響。

故而漢獻帝逃到洛陽時,詔曹操前來迎奉。曹操則是對劉邈頗是感激,隨后在建安十一年,曹操立劉熙為瑯邪王。

劉備深嘆了口氣,惋惜說道:“自安、順二帝起,戮辱賢臣,任用奸佞,致使朝堂混亂。及沖、質二帝幼主在位,外戚、宦官當政,漢室傾頹,民不聊生。及桓、靈二帝上位,又親小人,遠賢臣,天下紛亂皆從此起。”

“天子不賢,自有奸臣作祟,今無曹操作亂,亦有袁紹謀逆。天下紛亂,在我漢家失民心,與弟叔父有何關系!”

說到后面,劉備似乎念起了自己在中原兜轉的二十年光景,災荒、瘟疫、戰亂、屠殺籠罩著這片多災多難的大地,神情不由低沉起來。

見夫君心情不好,糜氏轉移話題,問道:“王弟既生于諸侯之家,不知可曾去往過洛陽,與下邳、臨淄相較富庶,當是如何?”

劉熙露出追憶之色,說道:“靈帝繼位時,熙曾隨父親入洛陽朝拜,時時洛陽之富庶,非下邳、臨淄可論,口有百萬,天下奇珍異寶皆齊至洛陽。”

“彼時西域之胡使、交嶺之諸蠻,塞北之王侯,無不受命入京朝謁。然至十余年之后,董卓亂京師,屠戮臣民,發諸帝陵,淫樂縱恣。熙隨叔父天子于長安,經洛陽,入長安,眼眸所見,皆是凋敝,已無京師昔日之繁華。”

言及發諸帝陵時,劉熙再次流下眼淚,然這次不僅是他一人落淚,連劉備也忍不住掉眼淚。

論漢室宗親之屈辱,莫過于諸帝陵墓被挖。且劉備、劉熙出生于東漢末年,見過洛陽的繁榮,也知道那時漢帝的權威。與今下屈辱的處境相比,有天人之分。

見父親傷心落淚,劉禪問道:“父親為何如此悲戚?”

劉備撫摸劉禪的腦袋,說道:“為父年輕之時,尚無今下之尊。時由天子治世,然天子不賢,致使百姓疾苦,黃巾賊子作亂。父為安漢家天下,起兵討賊。天子駕崩,賊人作亂,引董卓入京。”

“董卓西北虎狼,兵入京師,廢立天子,殘害忠良。時父與曹操興兵討董卓,不料諸侯各有歹心,難以成事,見我漢家傾頹,行不軌之事,戰事四起。為父輾轉中原數十年,領潰兵至吳楚,得諸公相助,欲行效光武……”

劉禪將巾帕遞給劉備,說道:“光武能興漢室,父親為何不能再興漢室!”

劉備擦著眼角的淚水,問道:“寄奴既已知事,長安與武漢有數千里之遠,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思考少許,說道:“自古以來,興漢唯光武皇帝,能至長安者眾,故當是興漢難!”

“哈哈!”

劉備捏了捏劉禪的臉蛋,笑道:“父若至長安,將可言興漢也!”

“太子雖是年幼,但卻聰穎過人。王兄之后,將有子可繼大統。”劉熙贊嘆道。

糜夫人看了眼劉備,不滿說道:“王弟錯言,阿斗非太子,僅大王嫡長子。”

見狀,劉備僅是撫摸著阿斗的腦袋,笑而不語。

糜夫人服侍劉備近二十年,唯生育一女。入江東之后,雖是太平下來,但糜氏奔波多年,致使身體不太好,常有小疾,加之年歲太大,生產有危險。

在糜氏猶豫之間,劉禪幼年喪母,歸由糜氏撫養。糜氏視若己出,也漸斷了生子的念頭。在此之下,糜氏反而希望劉禪能成為太子。

得曉原委,劉熙拱手致歉,說道:“王兄,弟不知細情,望多見諒。”

“無事!”

劉備握著劉禪的小手,說道:“今為家宴,明日為弟引見孤帳下文武俊杰。”

“多謝王兄盛情!”

又聊了許久,見天色漸晚,劉備結束今日之宴。

次日,劉備請諸葛亮、霍峻、龐統等親信入宮,將劉熙介紹給眾人。

堂內,劉備坐于榻上,眾人按位次分坐左右。較往日之變化,劉備的身側多了個小子劉禪,及瑯琊王劉熙。

劉備指著劉熙,謂眾人說道:“曹操無道,已有篡位之心。瑯琊王承蒙受難,南逃武漢,今諸卿當以禮尊之,不可怠慢!”

“拜見瑯琊王!”眾人起身行禮道。

“不敢!”

劉熙急忙向眾人回以尊禮,說道:“諸卿皆有興漢之重臣,今熙初至武漢,當多叨嘮。”

“王弟客氣了!”

劉備見劉熙如此謹慎,笑道:“孔明舊為瑯琊人,與王弟當是同鄉,今后若有不順之事,尋不到為兄,可尋孔明。”

“諾!”

“亮見過瑯琊王!”

“熙見過軍師。”

劉熙說道:“軍師之名望,海內盡知。熙于中原多有耳聞,今日得見軍師風采,果是不凡。”

“謝瑯琊王盛贊!”

在劉備的介紹下,雙方互相認識。之后劉備讓侍從上菜,在酒水的作用下,雙方也都漸漸放開。

言到興盡,劉備目光落到劉禪身上,再次問道:“寄奴,為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眨著眼睛,稚氣說道:“當是至長安難!”

“嗯?”

劉備略有驚訝,問道:“昨日言興漢難,今何以言至長安難!”

劉禪利索地從席上爬起,用他那小短手向劉備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父王,今漢室已興,但父王未至長安!”

“咦!”

劉備面露驚訝之色,說道:“寄奴何出此言?”

劉禪揚聲說道:“父王立基于武漢,今王侯來投,可見漢室已興于父王也!”

“漢室已興?”

眾人對視幾眼,對于劉禪的聰穎頗是贊嘆。

霍峻舉起酒樽,笑道:“大王恩播四海,引宗王投效,可見曹賊之暴虐,已失人心。”

劉熙十分上道,恭賀說道:“王兄仁德之名,盛于中原。今漢室傾頹,天子為傀儡,漢室不在北而在南!”

劉備假意訓斥,說道:“王弟不可妄言,今天子尚在!”

“諾!”

“呵呵!”

繼而,劉備看向劉禪,大笑幾聲,滿意說道:“孤興漢室于吳楚,然興平天下之責,當于此子身上!”

“公子聰明仁愛,今當恭賀大王。”諸葛亮說道。

較諸臣待劉禪的態度,諸葛亮因撫養過劉禪一段時間,對劉禪更多偏愛。故對王太子的人選上,諸葛亮多是支持劉禪。

劉備捋著胡須,說道:“漢運艱難,賊臣篡盜,孤既領王爵,然無太子。今公子禪聰慧,孤欲封其為王太子,以承宗廟,繼大統之位。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諸葛亮趨步出列,說道:“公子為長且慧,可繼大王之位。”

“臣無異議!”霍峻說道。

“臣無異議!”眾人應和道。

堂中眾人恭聲應和,但卻有一人神情落寞。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劉備早年收養的義子劉封。

蓋或是早有預料,劉封低頭微嘆。武無建樹,又非劉備親生,他太尷尬了。

“善!”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孔明擇選良辰,奏表寄奴為王太子。”

“諾!”

隨著劉禪被確立為王太子,這場小宴也隨之宣告結束。

眾臣告辭而走,唯諸葛亮、霍峻被劉備留下,言談要事。

側堂內,三人落席而坐,案幾上焚有檀香,品茗茶水。

諸葛亮為劉、霍二人倒茶,說道:“瑯琊王投靠大王,今不知大王何以待之?”

劉備捋著稀少的胡須,說道:“劉熙為光武皇帝之后,其脈久鎮瑯琊國,因曹操殘害,不得已南投。孤欲以侯禮待之,令其留居武漢。”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以侯禮待之,或許可行。然以亮之見,食邑則不可以侯爵授之。南方雖廣,但百姓不豐,若寬待舊漢宗親,恐諸將多有不滿,且府庫錢財有限。”

“孔明所言,此孤之所憂也!”

劉備輕抿茶水,說道:“既然如此,可從孔明之意。孤明日下詔,令文武尊以虛禮,留他與武漢居住,衣食勿缺。及具體之事,則由孔明把握。”

“大王英明!”諸葛亮贊道。

諸葛亮不是擔心養不起劉熙,而是擔心養不起那些東漢宗親。若人人效仿劉熙,劉備正常接納,且以厚禮待之。那時候也別養兵了,光養漢室宗親的食邑就能拖垮南方了。

當下劉備對于吉祥物的需求可不像之前那么大,有了劉溥、劉璋、孫紹、張魯四人,普通侯爵連上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而劉備優待劉熙,多是看重他正統瑯琊王的身份。且這個瑯琊王還是曹操所封,打臉意味更重。

霍峻放下手中青瓷茶盞,笑道:“大王招峻與孔明入見,可是欲言北伐之事?”

“哦?”

劉備微微挑眉,好奇問道:“仲邈何以知之?”

霍峻摸著小胡子,說道:“大王難離中樞,今封公子禪為太子,應是為北伐而備。且孔明南平五溪、山越二蠻,蠻夷歸附,已無內憂,當可北伐。”

“哈哈!”

見霍峻推算出自己心思,劉備也不遮掩,說道:“今南方六州已定,政令通暢。稻麥輪耕二年,初有建效。糧草盈倉,軍士思戰,孤以為明歲當尋機北伐!”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南方不如北方人口豐盛,若長久不伐,待敵休養生息,此將大不利我軍。今南方兵甲已盛,將校勇銳,舉兵北伐,勢在必行。”

“善!”

劉備喜上眉梢,說道:“北伐之事,非同小可。如孔明之言,兵分三路,今孤欲收伯言、云長、子敬之見,合眾賢士之議,制北伐方略,望二君相助。”

“峻當竭力襄助大王北伐!”霍峻道。

“亮愿效犬馬之勞!”諸葛亮道。

1《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在位十一年,坐謀欲過江,被誅,國除。

ps:今晚請假,暫就一更。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