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圣人

第九十八章 一拳之威

張易怒極,他實在沒想到莫龍秦壽仁兩人竟然無恥到這般地步。上次在珍饈閣時便偷襲自己,這次同樣采取偷襲。

若不是青蓮衣堪稱恐怖的防御能力,若不是前些日子成就真龍之體,張易此刻在偷襲之下,恐怕早已經受了重傷。

他知曉是自己大意了,此刻卻不是反省的時候。真龍尊嚴不容他人踐踏,唯有加倍還之,方是正道。

張易握拳,悍然砸向莫龍。

“秦兄,他已經身受重傷,此刻不過是拼死一搏罷了。既然如此,咱們便送他上路吧。”莫龍雙眼似劍狠戾不已,他對張易那塊血硯很是喜歡。

莫龍見張易嘴角溢血,認定張易不過是故意壓制傷勢,雙手握拳,全力與其對抗。他的力量遠勝薛蠻,此次定要將張易轟殺。

秦壽仁沒有說話,手上的動作卻在應答莫龍,兩道文氣從雙拳而出,劈向張易后輩。

青蓮衣無風自鼓,將秦壽仁兩道文氣擋在身外,消弭于無形之中。而張易的拳頭,已然來到了莫龍身前。

張易淬煉己身,先是熔煉琉璃玉石成就琉璃玉體,前幾日更是成就真龍之體,但他的身軀跟莫龍相比,顯得極為瘦弱,更別提跟薛蠻相比。

莫龍膚色極黑,拳頭極大,上面遍布傷痕,猶如一塊黑色石頭。

而張易的拳頭,跟莫龍相比,白凈的如同雞蛋。

莫龍和秦壽仁都明白,張易的拳頭絕對不是雞蛋,反而蘊含暴龍般恐怖的力量。只是,暴龍如若身受重傷,是否會變得跟雞蛋一般脆弱?

“砰!”

兩人的拳頭撞擊在一起,發出一聲悶響,很輕。

這聲悶響的確很輕,好似讀書人聚集在一起吟詩作賦,某位讀書人忍不住放了個屁一般。

“啊!”

秦壽仁聽到莫龍痛苦的叫了起來,他的目光被張易的身軀擋住,不能看到兩人對戰的結果。他卻能夠聽到莫龍慘叫的聲音,好似殺豬一般。

殺豬般的聲音之中,還伴隨著抽泣,這是莫龍控制不住痛楚,不由自主吸氣發出的聲音。

于是,秦壽仁轉身便跑,既然莫龍被張易一拳打倒,自己再不逃走,下場恐怕跟莫龍一樣。

“小飛熊,抓住他。”張易將小飛熊從心房內放出,請他幫忙抓住秦壽仁。

小飛熊最喜熱鬧,瞬間便叫喚起來:“臭小子,你把本大爺在你那破心房里關了好幾天,終于舍得將本大爺放出來了。恩,這個家伙一看就是個壞蛋,本大爺就免費幫你揍他一頓。喂,你想怎么揍他?”

“只要不死,都行。”張易的眼神一直放在莫龍身上,就連小飛熊大叫著追擊秦壽仁都沒能讓他轉過頭。

如他所說,莫龍和秦壽仁這等禽獸不如的無恥之徒,就算怎樣報復都不為過。

莫龍驚駭不已,他感覺自己的右臂已然完全碎裂,就連一塊完整的骨頭都不存在。血肉混著骨頭渣子,簌簌掉落在地上,發出輕微響聲。

張易再度握拳,緩緩向莫龍走去。

“放過我,求你放過我!”莫龍再也顧不得自身疼痛,他看到張易冷漠的眼神,忍不住跪地求饒,“我是太安莫府的公子,你殺了我沒有什么好處。只要你放了我,什么寶物我都可以送給你。”

“我不會殺你。”張易微微搖頭。

莫龍面露喜色,繼續道:“多謝,莫龍說到做到,這支文寶筆先行奉上。”

張易來到莫龍身邊,真龍之力注入右腳,一腳將頂尖的舉人文寶筆轟然踩碎,旋即一拳轟向莫龍的心房。

“咔擦!”

莫龍臉上的喜色頓時消失,臉色由紅變白,旋即變青,最后昏厥過去。

“我不會殺了你,但我會廢了你,像你這樣的渣滓,應該有很多仇人。當他們知道你是廢人后,必然會想盡千方百計來報復你。”

張易微微搖頭,轉身離去。

一名妙齡少女自巨石后走出,滿是疑惑的望著張易的背影,喃喃道:“爺爺最喜歡書寫他的《雁丘詞》,還說他是全天下最懂禮節的讀書人,可他為何這般殘忍?將一位豪門子弟廢了,比起殺了他還要痛苦啊。”

小姑娘想了半天,終究是沒有想明白,蹦蹦跳跳朝著張易離去的方向跑去,祭祀典禮已然開始。

薛蠻早已經醒來,躺在碎裂的巨石堆里一動也不敢動。他自然聽到小姑娘的話,饒是他再過愚鈍,身處南都,也不可能沒有聽聞過《雁丘詞》。

“原來是一位鎮國詩才,將來必成大儒的人物,我等不過豪門子弟,卻要挑戰一位未來的大儒,當真是諷刺。”

他利用左手緩緩爬了起來,沒有再看莫龍一眼,悄然下山去了。

自此之后,莫龍和他便不是一路人。

張易利用文氣將自身清理干凈,回到祭壇附近,正巧看到祭祀正在開始。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晈晈兮既明。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緪瑟兮交鼓,蕭鐘兮瑤簴。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伏流國主、諸位王公大臣、豪門家主一同朗誦屈子所著《東君篇》,祭祀東君和諸神;隨后所有人一同吟唱。

歌聲響徹天神峰,冥冥之中有文運降臨,隨秋水滾滾流下,普照伏流全境。

東君又名日神,是人族對其的尊稱,此等天神高于人族諸神,代表尊貴、雍容、威嚴、英武,更是人族光明溫暖的象征。

六圣未出,歷法未現的年代,人族處于懵懂之中,最為尊崇的對象便是諸位天神,其中以日神為最。

傳聞日神九月隱退,稱“九月內火”。日神一旦隱退,使一向依靠太陽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同樣,每逢寒食清明祭祀時,人族也會舉行祭祀,恭迎日神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