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圣人

第七十三章 村落、學堂、先生

第七十三章村落、學堂、先生

第七十三章村落、學堂、先生

石鼓書院首任院長林雨一手創建豪門林府,數千年前就名震一時。¥℉,在張長弓和徐若風未曾出世之時,是讀書人爭相效仿的對象。

正因如此,石鼓書院傳承數千年,大多數弟子都來自豪門林氏。若徐若風或后人濫情一些,白馬書院恐怕也會如此。

此間的兩位弟子名為林飛林海,恐怕當真是石鼓書院的弟子。

張易好奇的是,石鼓書院為何會自己搗毀書院,躲進秘境之中做縮頭烏龜呢?

林飛和林海走出森林,越過一道數丈寬的河流,彼此對視一眼,這才放下心來。

“林海,我就說你多慮了吧。根據先生所說,那兩個外來者可是數百年來的第一例,哪有那般容易又有人能夠看破院長設下的障礙。”林飛放下顧慮,嬉笑起來。

林海比其穩重許多,輕輕點頭道:“話雖如此,小心一些總是對的。院長為了保護我們設下如此結界,至今還在昏迷之中。若是被暴君知曉秘境的位置,我們恐怕都死無葬身之地。”

“好啦,這些就不要多想了,咱們快些回去。先生他們要殺掉外來者祭祀上蒼了,說不定上蒼一旦高興,就會賜福給院長,令她從昏迷中醒來呢。”

兩人說說笑笑,踏過河上的木橋,走進一座村落當中。

“觀海,你對石鼓書院是否了解?他們口中所說的暴君是誰?”張易聽聞兩人的談話,頗有些好奇。

傲觀海思索一陣,輕聲道:“千年前我不過是一頭小龍,對這些事情知之甚少,但依舊有些耳聞。石鼓書院首任院長林雨是天下聞名的大美人,當時的天子李龍集多次求愛,都被拒絕。”

“石鼓書院莫名消亡,李龍集更是親帥龍驤衛前來吊唁,坐實了這段感情。后來李龍集進入道一書院潛修,放棄天子之位,恐怕跟他心灰意冷也有關系。”

張易微微搖頭,他從未見過李龍集,卻可以肯定李龍集絕非這等為情所困之人。石鼓書院的消亡,莫非跟天子一怒有關?

“小飛熊,我先把你收入心房。”張易看了一眼小飛熊,突然說道。

小飛熊連忙拍打翅膀,飛到空中,氣憤道:“臭小子,你憑什么把本大爺關進那黑不隆冬的地方?本大爺可不干。”

張易微微一笑:“我這可不是為了關你。你看啊,皇先生可是巔峰進士,實力強大,都被石鼓書院這群人抓住了。我和觀海探探路,若是打不過他們,我再把你放出來,讓他們措手不及。”

小飛熊眼珠子直轉,想到自己憑空出現,嚇得對方屁滾尿流,頓時心情大好,讓張易將自己收入心房之中。

傲觀海輕輕一笑,對張易伸出大拇指道:“還是先生有辦法,若是別人這般哄騙小飛熊,它肯定不信。”

張易輕輕一笑,他之所以讓小飛熊進入心房,是怕他咋咋呼呼暴露自己的行蹤。至于小飛熊信任自己,恐怕還是因為自己利用精血將其解封吧。

一人一熊之間,隱約有血脈聯系。

張易和傲觀海亦步亦趨,小心謹慎渡過河流。木橋和道路上有不少陣法,雖不能造成什么傷害,但能夠暴露入侵者的行蹤。

設置這些陣法,自然不是為了數百年都不一定能夠遇見的外來者,大部分還是為了森林間的諸多野獸。

皇極天和風重樓,恐怕在這里就暴露了行蹤,甚至還未走下木橋,就被俘獲了。

有了傲觀海這個龍皇在側,這些陣法形同虛設。張易腳底有龍氣托付,根本不曾觸碰橋面,很快就來到村落之中。

走過木橋,張易的視野瞬間便開闊起來。

一片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其中點綴著桑樹、竹林、各色花草。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人們,男女的穿著打扮和外面的普通農夫一般。老人坐下樹蔭下彈琴下棋,小孩在一旁玩樂,臉上都布滿了笑容。

張易并未驚訝,木橋上設置了隱匿陣法,只有安全渡過木橋,才能夠看到這些景象。石鼓書院消亡數千年,這些人躲藏在秘境之中,自然有許多不適合讀書修行,成了平凡之人。

林飛和林海路過村落,跟諸位老人小孩打招呼,然后往村子深處走去,那里隱約有幾座高大學堂,傳來了陣陣誦讀經卷的聲音。

張易和傲觀海從村落周圍越過,跟隨兩人的氣息,很快就來到了學堂附近。

幾座學堂不似白馬書院這等名傳天下的書院,就連一般的府學縣學都比不上,倒像是名門望族自家辦的私塾,用以家學。

張易和傲觀海隱匿氣息,攀附在其中一間學堂的屋頂上,俯身向下望去。

數十個讀書人坐在院子中,前方有一名先生正在授課,令張易好奇的是,這位先生不過貢士實力,為眾位學子講得卻是左沖大儒的《百國賦》。

皇極天和風重樓則被綁在不遠處的一株樹上,看起來并無危險。

張易示意傲觀海先不要輕舉妄動,這名先生肯定收拾不了皇極天。這座學堂內,肯定隱藏著高人。

林飛高聲道:“三叔,我把林海帶回來了,咱們什么時候開始祭祀上蒼?”

這名先生眉頭微蹙,呵斥道:“林飛,說了多少次了,在學堂之中,不論親族,只論師生關系。祭祀乃大事,豈能如此草率,你們先坐下,好好聽課。”

林飛嘿嘿一笑,完全沒有將呵斥放在心上,同林海一道,坐在諸位學子中間。

“左沖大儒數十年磨一劍,著出《百國賦》后,一夕從進士晉升大儒,你等可知這是為什么?”這些先生體型瘦削,面容更是有些黝黑,跟村夫無疑,但身形挺直,頗有一些讀書人的風骨。

“不知。”諸位學子齊聲應喝,倒跟其他書院沒有多少區別。

先生自是知道弟子們不知,撫須道:“《百國賦》就算再怎么精美,也不過傳天下文章,怎能讓一名進士晉升大儒?就算是舉人晉升貢士,也不是一兩首傳天下文章能夠做到,除非引發異象。”

(未完待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