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當醫生

175 態度轉換

前降支血管吻合完畢,張友確定了一件事——周從文的手術水平在全國能排進前五。

想到這里,他更是謹慎認真。

遞主動脈側壁鉗、血管鑷、組織剪、11號刀片剪去主動脈血管上多余組織。遞打孔器,橋血管近端60Prolene線與主動脈進行端側吻合。

張友覺得自己今天分外靈光,像極了當年還是小醫生的時候,全力以赴的配合術者,生怕自己哪里犯錯誤被老師一頓罵。

一切細節都在考慮之內,比如說主動脈打孔時需用干凈濕潤紗布,及時清理打孔器上殘留血管壁,避免再次帶入手術野導致血管栓塞等等。

周從文心無旁騖,專心手術,根本沒理會張友的心理活動。

助手當得好不是應該的么?有問題才見了鬼。

手術一點點進行。

遠心端的吻合觀察組采用“序貫式”搭橋,依次為對角支或鈍緣支左室后支右冠狀動脈后降支。

放置“哈巴狗”鉗阻斷吻合口近端和遠端的血流,用70Prolene線作連續縫合,每完成一個吻合口的縫合即松開“哈巴狗”鉗,使該段血管支配的區域及時恢復血流灌注。

″,吻合完畢。

溫鹽水沖洗,罌粟堿沖洗,沒有加強縫合,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

“關。”周從文淡淡說道。

張友真恨不得把這臺手術給錄下來回去吹牛逼,就說是自己做的。

不用八爪魚的不停跳搭橋誰能做?

放眼全國,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屈指可數。

“姐,10倍鏡幫我摘一下。”周從文扭過頭,讓巡回護士把10倍鏡摘下去。

手術這就結束了!

張友看了一眼心電監護,又看了一眼周從文年輕的面龐,心生恍惚。

手術做的也太快了,做夢都想不到。不停跳搭橋竟然做的舉重若輕,唯一陌生的器械就是10倍鏡。

剩下的步驟張友開始溜號,對他來講手術做完就不再想,頂多術后去看一眼。

他感興趣的是周從文這個人。

陳厚坤看走了眼,還以為周從文是催化劑,能提升他自己的水平。就陳厚坤,他也配!張友暗自在心里罵道。

對周從文的態度似乎要有些改變,張友注意力已經不在手術上,開始琢磨起以后的大方向問題。

拉攏周從文,從根上斷絕陳厚坤的外援。真是很好奇如果自己能把周從文挖來,陳厚坤會是什么表情。

隨著手術進行,張友已經拿定了主意,等做完手術直接找周從文談。

年輕人么,自己身為醫大二院胸外科主任拍拍他的馬屁,怕是就已經飄飄欲仙了。

嗯,就這么辦!

手術結束,帶管回胸科小監護室。

張友墜在后面,一路嗯嗯啊啊的敷衍王成發,專心等周從文忙完。

“小周,抽根煙?你們更衣室讓抽么?”張友笑呵呵的拉著周從文問道。

“行啊。”周從文沒有拒絕。

張友一撅屁股能拉什么屎周從文一清二楚。

他之所以猶豫,是因為自己回來之后很多人的時間線發生改變。張友的呢?萬一有改變呢?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萬一張友變了呢,周從文抱著萬一的想法。

和張友來到更衣室,周從文打開更衣柜拿出白靈芝,回頭看見張友拿著紅盒的軟中華。

“抽我的吧。”張友一呲牙,盡量溫和的說道。

“不了,我抽不慣華子……中華。”周從文微笑道。

“我這是真煙,魔都的朋友每年給我送,都是從煙廠直接拿的。”

“我是真抽不慣,還是靈芝好。”周從文拒絕。

周從文手腕一抖,一根白靈芝“跳”出來。

張友心神一動,想起一件事,“小周,我有一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

“張主任,客氣。”

“你是黃老的學生么?雖然說年齡上不符,但……”張友小心翼翼的問道,最后有一個留白,話題扔給周從文。

黃老,心胸外科的傳說級別存在,不說一手開創國內心胸外科,他的作用用一句居功至偉來評價毫不過分。

他有一個習慣——只抽白靈芝。

一年四季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露腳指頭的布鞋,抽著白靈芝,看起來跟農村的老漢沒什么區別。

張友也沒見過賈老,只知道賈老還活著。

放著軟中華不抽非要抽白靈芝,這個“關鍵”的相同習慣再加上周從文急診大搶救時的做派、心臟不停跳搭橋時候的穩健,那么答案呼之欲出。

“呵,聽說過,沒見過。”周從文微笑回答道,“黃老是胸外科泰山北斗級的人物,咱胸科只有兩名院士,郝主任現在還在臨床一線,可能有機會見。但黃老么,估計夠嗆。”

呃……

猜錯了!

張友怔了一下。

但周從文的話語里滿滿的都是槽點。

只有兩名院士?說什么呢!其他科室幾乎沒有!一個醫療分支學科最多只能有一名工程院院士,這是潛規則。

老院士不推薦、不離開,下面的“新”人根本沒辦法成為院士。胸科有兩名院士已經很牛了好不好,還“只有”。

這話說得簡直狂到沒邊。

張友默默點燃一根中華,深深吸了一口,“小周,我知道你和陳教授的關系好,但我不希望影響我們之間的關系。”

“呵。”

“你的手術是怎么練的?”張友好奇的問道,“誰是你老師?”

“跟視頻學的,國外的教學視頻。”周從文很淡定的說道,“你要是有興趣,一會看眼患者,狀態平穩的話去我家,我給你展示。”

展示……張友饒有興致的看著周從文。

還是年輕啊,有一點點成就便忍不住要和別人說,期待認可。

不過張友想破了頭都想不到周從文在家能做什么,難道說他在美國、歐洲有親戚,給他送了什么高科技產品?

或許是,誰知道呢。

“哪一個副手不想提正呢,哪一個正職甘心落寞呢。”張友忽然把話題一轉,看著周從文的眼睛說道。

這句話頗有深意,張友沒想著周從文能理解,但是偏偏他就想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