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十六章 左光斗

最新網址:biqusk第十六章左光斗第十六章左光斗←→:、、、、、、、、

“你的白頭發又多了。”

京師,某府邸的臥室之中,一個女子給坐在椅子上的男人梳著頭。

兩人年紀都已經頗大,女子的臉上滿是皺紋,男人的頭發也已經花白,身形瘦削。

聽到女子的話語,男人輕聲回答道:

“朝廷里的事務太多……我時常要處理,難免勞累,白發多一些,倒也正常。”

“話是這么說,終究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愛惜可不好,回頭我吩咐廚房,給你做些滋補的。”

女子輕聲說道,聲音溫婉。

“好啦,我會注意的,定然活得長命百歲。”

嚴晨昊笑著回答道。他微微閉著眼睛,享受著妻子的溫柔的動作,這是他一天之中難得的靜謐。

此時已經是武興九年。

眨眼間,距離他成為首輔,徹底掌控朝政,已經過去了四年之久。

這四年間,在他的治理下,大明王朝煥發出了久違的生機,百姓安定,朝局安穩。而他在朝野的聲望,也是進一步加強,幾乎已經達到了頂峰。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他都是已經功成名就。

然而,縱然是再風華絕代的人物,也終究是難抵時光的流逝。如今,他也已經六十八歲了。

歲月如刀斬天驕,光陰似箭射英豪。

真快啊!有時候想到此處,他也經不住嘆息。

他現在都還記得,自己高中狀元的那一天。那一日他得到了皇帝的接見,身著華麗的服裝,騎著高頭大馬,興高采烈,甚至還跑到了兄長的府邸外炫耀一番,以證明自己不比他差。

他還記得那一天,他掀起了新娘的蓋頭,貌美如花。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不過如此。

沒想到春去秋來,皇帝成了先帝,兄長葬入了墳冢,他也已經垂垂老矣。

而當年那個自己的學生,自己幾乎是看著長大的學生,現在也已經是這個帝國的帝王。

這么多年,只有自己十五歲時候娶的妻子,還陪在自己的身邊。

或許那個侯爵把自己的庶女嫁給這個國公的庶子之時,也不會料到,他竟然會有如今的成就。

雖然她沒有帶來什么太多政治資本什么的,但是僅僅是這個溫馨的小家,就已經是他歷經朝堂腥風血雨之后,最后的港灣……

嚴晨昊反手,握住了女子瘦削的手腕。

“娘子……再過幾年,待到天下大治之時,我便辭官,與你一起渡過余生。”

“請。”仆役恭敬地打開門,對面前的人做了一個“請進”的手勢。

左光斗整理了一番衣裝,又將帽子扶了一扶,這才邁步走入面前的房間。

房間里,嚴晨昊身著便裝,手邊一杯清茶,看著他微微笑著,顯然已經是等候多時了。

而左光斗見到面前的老人,卻是立刻恭敬下拜行禮,口中說道:

“見過閣老。”

雖然在見嚴晨昊之前,仆從已經告訴過他,在府邸之中不必拘禮,嚴晨昊在私下里也并不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但是左光斗依然一絲不茍地完成了所有的禮儀動作,語言也是頗為鄭重。

畢竟,面前的這個人,可是左光斗內心最為崇敬之人。

在原本歷史上,這位左光斗,是東林黨的重要人物,也是有名的“東林六君子”之一,因為不屈服于魏忠賢的閹黨,最后死于獄中。

不過,雖然顧憲成等人操控朝政,并且后期的東林黨,對于明朝的覆滅也有著一定的責任,但是不得不說,東林黨之中,能臣、干臣與忠臣,其實也是有不少的。

諸如楊漣、孫承宗、史可法……他們也都是一代良臣。

左光斗,正是其中之一。

而在這個時空,左光斗雖然也曾經被顧憲成的學說所吸引,成為當時萬千心向東林的學子的一員,但是當顧憲成的事情暴露之后,他卻是果斷地離開。而等到萬歷三十五年他中進士的時候,太子之位更是已經塵埃落定,他的那些過去,早就已經被拋棄在了塵土里。

現在,他已經成為了嚴晨昊的忠實擁躉。

他本身便是一個忠直之人,當然也喜歡和他性格相似的人物,而嚴晨昊前番那一番的治世,他全都看在眼里,自然對嚴晨昊崇敬,此時禮節不敢有絲毫的不全。

嚴晨昊倒是不動聲色,畢竟因為目前他的權勢,以及在朝野士林的巨大聲望,平素對他表示尊崇的人實在是不少,他也是司空見慣。他將左光斗扶了起來,笑著說道:

“不必拘泥,不過是一次私下的會面而已,咱們盡可隨意交談。”

左光斗點頭,神色放松了些許。

畢竟沒有了原本歷史上扶正帝位的大功,也沒有眾多的東林黨人幫助,他升得自然也就沒有原時空那么快了。

現在他也只是工部的一個小官,平時對這等大人物,一對一的機會著實不多,現在很是有些緊張激動。

兩人又敘說了一番閑話,這才轉入了正題。

“伱前番來信說,農業之興旺與否,與水利密切相關,若是休整得當,或許可以令北地百姓不受饑餓之苦,締造一番盛世……”

“還請詳細道來。”

嚴晨昊端起茶杯,吹開上面漂浮的茶葉飲了一口,隨后詢問道。他一般也不怎么在府中接客,實在是左光斗派人送的那封信實在是令他感興趣,若是可行的話,或許百姓生活將更加富足,因此才將他喊來。

“是。”左光斗既然提出這個建議,自然是早有準備。他從袖口中取出一張地圖,鋪陳在了桌子上,那是大明的疆域圖,上面的山川河流栩栩如生,更是清晰地標注出了各個水利建筑的位置:

“閣老您請看,這張地圖上的水利分布,呈現出的,是很明顯的南多北少的模樣。”

嚴晨昊將目光投向那地圖,可以看出,地圖上大明南方密密麻麻的,有著眾多的水利工程,然而北邊,卻只有寥寥幾個,而這時候,左光斗也是開口說道:

“北地農業不興,依我之見,當是因為水利措施極不完善的緣故。”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