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七章 定亂,四海重平

第七章定亂,四海重平第七章定亂,四海重平←→:最新網址:mayiwsk

夕陽下,哀嚎聲傳遍四野,混合著烏鴉嘶啞的鳴叫,更顯出幾分的凄涼。

戰斗結束了。

前后夾擊,自己又士氣低落沒有戰意,韃靼軍潰得很快。除了側翼的部分韃靼士兵趁著兵荒馬亂,根本不做抵抗,趁著明軍還在與剩下的韃靼軍交戰就直接策馬狂奔,最后得以成功逃出之外,其余的士兵基本不是戰死,就是被俘。

共得首級一萬四千余級,俘虜兩萬兩千余人,馬匹也有數萬匹之多。

庫克汗手下許多的高級官員,也被俘獲,或陣斬。

兩萬余名的漢地百姓被解救了出來。當他們得知自己得救的時候,都是潸然淚下,痛哭流涕。

看著那些被鞭打得傷痕累累的大明百姓,明軍將士們不由地更添幾分怒火,轉手便用相同的待遇對待著被俘的韃靼軍,這些曾經的施暴者,此時跪伏在地上,哀求明軍的寬恕。

更有許多士兵當場認親,抱頭痛哭。

而在此役之中,明軍也并非毫無傷亡。

別的不說,光是之前韃靼軍對關隘的猛攻,就令他們損失不小。韃靼在那里折損了五千余人,但是明軍同樣陣亡三千之多。

后來的混戰之中,也不乏有韃靼士兵拼死血戰的,也造成了許多的傷亡,明軍的總傷亡,達到了上萬。

畢竟對面是驍勇的韃靼鐵騎,能打出這樣的戰損比,已經是地利與人和的極致。

北境亂平似乎是一個信號,伴隨著北疆戰事的結束,大明各地的戰事,也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叛軍被紛紛平定。

本來他們的戰斗力就并不強,面對幾位驍將,又則能是對手?劉綎劉大刀自不必說,熊廷弼更是原時空連努爾哈赤都要頭疼的狠人,楊鎬與兩人相比雖然拉胯了許多,但是多少也是從軍數十載,至少也是知兵的,比那些半吊子的叛軍首領強上太多。

再加上裝備后勤之類的,差距就更大了。

民心已經不在了,武力卻又跟不上,結局便注定了。

武興元年五月,在嚴時昭大敗瓦剌軍之后不久,熊廷弼率先平定江浙之亂。

六月初,李如柏平河南之亂。

七月,劉綎平湖廣之亂。

烽煙四起的大明,在朱常洵即位不過一年之內,便又歸于安定。

這也從側面,展現出了嚴晨昊策略的精準性,萬歷時期不是沒有派人平亂,但是因為根源沒有被去除,所以根本沒辦法徹底掃除義軍,反而越打越多。

萬歷,其實也不是不知道這些事情。但是他本性也是好財,實在是舍不得那天大的利益,兩頭都不肯舍棄,才導致大明境內數省之地遍地起義。要是再這么搞幾年,搞不好大明會比原時空還更早崩潰。

好在武興皇帝,還是聽他的老師的話的。

既然根源掃除了,那無根之萍,無源之水,終有盡時。

大明朝復歸安定,明軍的震懾力則是更強了。

四處戰場,同時開戰,四處大獲全勝,這不就體現出了大明的實力嗎?

要知道前些時候戰火紛飛的時候,民間的輿論,尤其是那幾個有叛亂的省,以及周圍的省府,流傳的都是一些大廈將傾的言論啊!沒想到轉瞬之間,已是風平浪靜。

這下子,等于是直接打了一波宣傳,就算是一些有不軌之心的人,見此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成色。許多以為“亂世已至”,終于可以“成就一番霸業”的人,這個時候也只好熄滅了自己的心思,老老實實去干自己的活計去了。

至于羈縻的那些都督刺史們,更是被嚇壞了。

那么大個韃靼,五萬大軍啊!縱橫草原啊!

就這么一戰,只逃回來萬把人不到?

家里還被攪得一團糟。

以為大明這只猛虎已經衰落,卻沒想到只是暫時的小寐而已!一旦它醒來,那吼聲簡直震動天下!

依然忠于大明的那些府州,不由地暗自歡喜于自己決策的正確,上貢地更加賣力;而那些已經幾乎處于獨立狀態的首領們,嚇得趕忙派人入貢,一邊解釋自己之前為什么沒有再納貢賦,找了被韃靼威脅之類的理由,一面趕忙派人,把這些年欠的牛羊馬匹補上,同時抽調精銳壯士送入大明,為天朝皇帝征戰。

朱常洵愉悅地接見了他們的使節,對于那些所謂被韃靼威脅什么的理由,他并不接受,而是冷笑一聲說道:

“到底為何不朝天朝,你們自己知道!”

等到下面的使者兩股戰戰,擔心自己沒辦法活著走出大明的時候,朱常洵才悠悠開口:

“但是,念在你們知錯就改,并主動補齊往年貢賦的份上,朕姑且原諒你們。”

“只要伱們之后安心勞作,按時納賦,天朝也自會庇護你們,天兵的刀鋒也永遠不會指向你們。”

“但是,若有再犯,朕必嚴懲不怠,絕不姑息!”

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朱常洵猛然瞪起了雙眼,語氣變得極為嚴厲,下方的使者們聽得都是神色猛然一震,聯想到韃靼部的悲慘結局,他們渾身一哆嗦,頓時連連叩首,口中說著不敢。

朱常洵倒也是知道這些人就是墻頭草,現在他們已經愿意臣服,震懾一番,自然也就收下了。

當然,他倒也沒有打算這么放過他們。

心中,已經暗自計較開了:日后這些羈縻府州的牛羊馬匹,還有派來參加明軍的蒙古勇士,都要翻倍。

背叛大明,一點代價都沒有?真當大明好糊弄?

正好,這樣一來,這些個羈縻,就會被徹徹底底地掏空,再沒有背叛大明的實力了。

他暗暗冷笑。

另一邊,嚴晨昊看著皇帝的表現,卻是頗為滿意的。他不知道朱常洵內心所想,還默默稱贊皇帝的手段高明。

不接受對方的理由,告訴他們如敢再叛,就會被討伐,這是威。

原諒他們,并表示只要對方老老實實的,大明就會庇護他們,這是恩。

恩威并施,此后羈縻定然不會再輕易叛亂了。

不愧是我的弟子啊!看來我曾經的教導沒有白費。

他這么想著,臉上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