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一百零八章 從摳搜老板嘴里挖軍餉

最新網址:biqusk第一百零八章從摳搜老板嘴里挖軍餉第一百零八章從摳搜老板嘴里挖軍餉←→:、、、、、、、、

胡宗憲很快收拾好了東西,準備啟程了。

不過在去大同就任之前,他還要前往京郊一趟。

他要在那里得到撥給自己的部隊,這也是老傳統了,朝廷會給外出的文臣從京軍之中撥取一支部隊作為嫡系。

而當他來到京郊的時候,奉命調撥的京軍已經等候他多時。

看著那雄壯的兩千鐵騎,胡宗憲吃驚地長大了嘴巴——竟然是三千營!

一般臣子出征,都是在士兵數量最多的五軍營中選取的,其次是神機營,最后,才是三千營。

三千營的蒙古鐵騎是王牌,數量只有萬人,輕易根本不會出動,上一次由臣子帶著出征,還是在勛陽之亂的時候,作為壓陣的部隊。

這一次他的直屬,竟然是他們!

他是真沒想到,首輔竟然這么器重自己啊!

他看見嚴嵩的管家站在不遠處,于是走上前激動地握住了管家的雙手:

“請轉告首輔,宗憲定不忘今日之恩!”

管家帶著笑容連連答應,而胡宗憲也不再耽擱,了解了一番這支軍隊的各種情況之后,又進行了一些行軍調度,便率領著大軍啟程。

看著那離去的滾滾煙塵,管家不由地在內心感嘆:確實是個人才啊!從剛才那一系列命令與調整,就可以看出此人的老練與知兵。

老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好。

回首,他看了看那三大營其余部隊的駐地,又暗自搖頭。

讓胡宗憲帶三千營去,既是嚴嵩對他的看重,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三千營是陳國公嚴元謨直接統帥的。

京軍之中,也就三千營,既滿員,又有著較強的戰斗力了。

嘉靖中興之后,隨著皇帝心態的轉變,已經對貪污腐敗之類的事情沒有那么的嚴苛了,甚至可以說,只要你別不聽話,或者因為你的貪污耽誤事情,嘉靖完全會對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肅清貪腐這樣的事情,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任何一個人提出,都會遭到群臣的攻訐,這動了所有人的蛋糕。

面對這種情況,嚴嵩也只能暗暗嘆息,他雖然有心治國,但也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大堆人的靶子,尤其是京軍的那些統帥,多是……勛貴們啊!

他能怎么辦呢?只能調嚴元謨手中的精銳了……畢竟既然已經選定了胡宗憲,那就要幫到底!

兩年之后,大同。

阿勒坦汗,俺答正在倉皇地敗退。

這是他罕見的一次失敗,在押上大量的軍隊進攻大同,想要攻破這個軍事重地之后,他不僅攻城失敗,在城墻之下丟下數千具尸體,還被城內的明軍以精銳騎兵反擊,倉促之間竟爾大敗潰逃。

大同游擊將軍俞大猷帶領著他的部下,在亂軍之中馳騁。

不久之前剛剛被大同的巡撫大人慧眼識珠,提拔為一方將帥,此時的俞大猷滿心只有回報自己長官的心思。

尤其是被翟鵬莫名其妙冷藏之后,這份禮遇如同雪中送炭一樣溫暖人心。

而他的身后,一個中年人正傲立在大同城頭,胡字大旗在身后飄揚,這兩年來,這個旗幟之下倒下過不知多少的敵寇,今日,哪怕是俺答都敗于他手。

帶著些許的得意,他看著眼前的場景。那不可一世的韃靼鐵騎正向北潰退,明字大旗招展,映照著整片戰場。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閣老。

我沒有讓您失望。

他在心底輕聲呢喃。

送別了胡宗憲,嚴嵩卻是再次進入了宮內。

北部邊疆的問題,不僅僅缺少優秀的將帥,最重要的,還是……

餉銀。

畢竟足糧足餉,那明軍就是滿餉不可敵。

前番俺答入關,嘉靖緊急批準了送了一批餉銀過去,振作了士氣,但是這些只夠還欠餉,現在又已經欠上了。

要保持戰斗力,就不能欠,人家給伱賣命,連錢也不給足,也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但是戶部也沒錢。

大明的各個地方都要用錢,天災不斷,要救濟吧,翟鵬在北邊修邊墻,錢也是朝廷出的,嘉靖自己還每天修宮殿,這又是一筆開銷。

戶部的府庫里早就能跑馬了。

但是嚴嵩知道,嘉靖的內帑里肯定有錢,大明的皇莊以及宦官坐鎮的銀礦,每年給內帑提供的金銀不在少數。

不過,當嚴嵩讓戶部尚書去“乞內帑”的時候,尚書卻愁眉苦臉地告訴嚴嵩,他早就去了,但是不僅被嘉靖皇帝當場拒絕,還被臭罵一頓。皇帝甚至還瞪著眼睛質疑,之前明明已經同意撥款,怎么還要錢,是不是被戶部尚書吞了?

皇帝都這個樣子,他還能怎么辦呢?只能怏怏退下。

好在嚴嵩有辦法。

不出半個月,寧波府那里便為嚴嵩送來了一只白鹿,自從嘉靖登基,家族都已經快在后院開了一個“白化病動物園”了,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嚴嵩當即領著白鹿進了宮:

“陛下,此鹿世間珍惜啊!您看這白如雪一般的皮膚,這崢嶸的鹿角,怎么可能是凡鹿?定然是上天賜下的祥瑞啊!”

“這分明是陛下潛心修道,引得天地、仙神感動,這才降下白鹿,以表示對陛下您的贊賞,修道有成,指日可待!”

嚴嵩和這個皇帝相處這么多年,早把他研究得透透的。這個皇帝聰慧至極,群臣經常如同傀儡一般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間,但是一旦提到修仙,他就會跟石樂志一般。

果然,他的這一番話直接搔到了嘉靖的癢處,令他笑得很不攏嘴,不停地撫摸著這白鹿,看珍寶一般。

嚴嵩趁著他高興,趁機說道:

“陛下,仙神庇護凡間,他們也一定樂意看到天下太平。如今大明朝繁榮昌盛,這正是陛下您的功德啊!”

“只是如今長城之外,卻有韃靼作亂,我大明將士有心直搗敵巢,為陛下功德簿上再添一筆,奈何糧餉不足,也只能是徒呼奈何啊!”

嘉靖皇帝當然明白他的用意,可是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

民間香火供奉仙神,要是百姓受到外敵侵襲,香火就會減少,神仙們能樂意嗎?而且要是百姓們在祭祀的時候說自己壞話,壞了自己的長生大業,減了自己的功德,那可大大不妙。

再加上此時嘉靖也正高興,于是他大手一揮:

“傳旨,從內帑撥款五百萬兩,充作宣大軍資!讓他們好好為朕鎮守邊境,保衛庶民!”

嚴嵩如愿以償地得到了撥款,他躬身行禮,祝賀道:

“賀喜陛下,有這筆軍餉在,邊疆無憂矣!這般偌大的功德加身,陛下長生久視,指日可待!”

嘉靖皇帝聽完這一席話,已是臉色通紅,眼睛里閃爍著興奮地光芒,一副喝醉酒的樣子。

顯然是有些上頭。

目的已經達成,嚴嵩又陪著嘉靖聊了一會兒,也就告退了。

回到內閣,他繼續處理著事務,這偌大的大明可都在他肩上扛著。

還要應付聰明的皇帝。

心累。

沾了些墨水,他在又一封奏疏上,寫下自己的處理意見。

歲月在筆尖上悄然流逝。

當嚴嵩像往常一樣,批閱完奏疏,提起手中筆墨,看到下一封奏疏的封面時,他才驚覺。

自己已經七十二歲了。

而現在,是大明的嘉靖三十二年。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