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十三章 遺詔頒布,輔助天子

Hi,賬號:熱門:第十三章遺詔頒布,輔助天子!夜間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吳歌:、、、、、

離開了皇宮,嚴鏗馬不停蹄,趕到了內閣所在的位置。

此時的三楊,都在內閣之中,他們討論的內容也正是宣德皇帝的病情,雖然他們沒有得到皇帝的召喚,但是這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瞞過他們的耳朵,所以此時也已經到場。

見嚴鏗到來,三人不約而同地住了嘴。

“拜見陳國公。”他們行禮道,而嚴鏗也回禮,表示敬重,然后各自坐下。

“陛下如何?”楊士奇率先開口,雖然他們知道多半宣德是沒救了,但是多少還是要問一下的。

“陛下已經于數個時辰之前殯天。”嚴鏗回答道,語氣有些哽咽。

三楊聞言當即從椅子上滾落在地,眨巴一下眼睛,已經充滿了淚水,嚎啕大哭,向朱瞻基寢宮的方向叩首。

嚴鏗也跟著他們開始痛哭流涕,這是必要的流程,不然傳出去怕不是要被人說閑話。

這一番動作完了,幾人才開始談正事。

“陛下在臨終之前,令張太后與我共同輔政。”

三楊互相看了看,這在他們的預料之中。t://.biquxs

皇帝對于大內的掌控已經沒有前朝那么嚴苛了,一些消息多少可以傳出去,他們是知道陳國公被召入皇宮的,自然也是猜到了發生什么。

“我等定當全力協助。”楊士奇是內閣首輔,另兩人都是群輔,當然要他來代表眾人說話。

當然,他們內心卻不是這么想的。

這個陳國公又沒有實際行政權,皇帝又年幼,到時候到底該怎么樣,還不是內閣說了算。

要知道,六科給事中可是有封駁的權力的!

嚴鏗聽完則是點了點頭,隨后又一臉憂愁的樣子:

“只是我一介后軍都督府都督,本身職責乃是統領北直等地兵馬,以此輔政,卻是有些奇怪。”

“這倒也確實。”楊士奇還沒弄明白他的意思,隨口附和道。

“所以,我想出了一個辦法。”

“陳國公請說。”三楊暗自道一聲“來了!”,他們早就料到陳國公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卻是要委屈楊閣老一下,把內閣首輔的位置讓出來,如此,我輔政便是名正言順。”嚴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轉過頭,直勾勾地盯著楊士奇:

“當然,我也不會讓楊閣老委屈,我打算在內閣中再設一次輔,與首輔共同處理政務……”

“這不可能!”嚴鏗話還沒說完,楊榮便當即反對。熟歸熟,這可是原則上的問題,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我已經取得了太后與皇后的支持。”嚴鏗就知道會引來他們這樣的反應,他淡然地回答道。

楊榮瞪大了眼睛,顯然沒想到對方動作這么迅速,但是他當即回擊道:“那又如何!內閣輔臣向來由文官擔任,可從未有武臣入閣!”

“可有規定武臣勛貴不得入閣?”嚴鏗當即反問道。

三楊頓時啞了火。

這確實沒有規定過,只不過一般內閣作為皇帝的秘書,選擇的都是文臣而已,至于白紙黑字的“只有文臣可以入閣”確實沒有規定。

畢竟武臣進內閣處理政務……

“然而此事也是從未有過,陳國公欲要開此先河,是否有些異想天開?”

楊溥回答道,名義上說的是這件事情從未發生過,實際上的意思,卻是你想要爬到我們頭上,你想多了!

“想想吧,三位楊大人。”

嚴鏗的臉上露出了微微的冷笑,他早就預料到這幾人不會輕易把首輔的位置讓出來,干脆此時也不裝了:

“三位居內閣多年,若是一意反對,我自是沒有辦法。”

“只是太后與皇后都站在我這邊……而批紅之權,在司禮監,在她們手里!”

“你……”楊士奇睜大了眼睛,楊榮與楊溥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對方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意思很明白,伱們要是不同意,那你們以后的上奏,我也不同意了。

然而最難受的是,嚴鏗說的還是實話,這是最讓他們感到無奈的。

之前無論是永樂皇帝,還是洪熙皇帝,他們選擇顧命的時候,都是四個人一起的,這意味著皇帝對他們的信任,也是一種權力分配的象征。

然而這一次,宣德皇帝只叫去了嚴鏗一個人,并且留下了遺言,令他與太后共同輔政,沒有他們三個的名字。

這意味著,兩個人聯手,只要他們不愿意,朝廷上的大多數事情就過不去。

官員任免、科舉錄取、甚至他們的工資條什么的,都需要上交皇帝,他們可沒有權力自主批復。

嚴鏗要是請太后把這個一卡,官員們就要遭罪。

這些受苦的官員們會憎恨嚴鏗嗎?不會,他們只會討厭內閣的三個老家伙,把矛頭指向文官集團的這三個首腦。

畢竟嚴鏗作為先帝托孤重臣,他入閣本來也無可厚非,正如他說的,雖然沒有先例,但是也沒有規定過勛貴不能入閣啊!

除非像下西洋那樣觸犯到了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不然是別想指望他們有多團結,明朝的黨爭可也是相當的激烈。

“我們一起,把這位正統皇帝培養成為圣主明君,不好嗎?還是說,三位一定要和我作對?”

嚴鏗的語氣中,帶著些許的威脅。

三楊沉默了。

嚴鏗也不急,他泡了一杯茶,慢慢地享用著。

良久,楊士奇才開口道:

“如此,也可。”

楊榮與楊溥當即看向了他,眼神中帶著急切,就要說話,但卻被楊士奇揮手止住。

“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內閣輔臣雖有理政之權,然品階太低,不利于處理朝政,我要你上奏陛下,提升內閣臣子的品階。”

他盯緊了嚴鏗的雙眼。

“否則,我們寧可承受罵名,也要與你斗上一斗!”

提升閣臣品階,無疑是對內閣的一次全面加強,閣權將徹底壯大。而嚴鏗已經老了,他又能在首輔的位子上坐幾年呢?

嚴鏗思尋了一下。

“提升閣臣品階,這樣豈不是又一個丞相?怕是有人會以祖制駁斥,不妥。”

畢竟當初洪武皇帝可是說過,有要復丞相之制的,那是可以直接斬首的。

楊士奇眼睛一瞪,就要說話,卻被嚴鏗制止:

“但是,內閣閣臣的品階卻也屬實太低了。我覺得陛下應該很樂意讓閣臣們遙領六部尚書之職,當然,只是虛銜。”

此言一出,三楊的臉色也變得舒緩了起來。

臣子們慣用的手段,不違反規則,而是繞過規則。

“三位看如何?”

“可。”

“那么三位閣老,準備擬定遺詔吧。”

兩日之后,遺詔頒布。

遺詔之中,立皇太子朱祁鎮為皇帝,授陳國公嚴鏗內閣首輔之銜,由張太后與嚴鏗共同輔政。

太子朱祁鎮正式登基,定明年為正統元年。

謚宣德皇帝為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于景陵。

(本章完)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寒夜吳歌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