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八十八章 宿州,南廷哀歌

第八十八章宿州,南廷哀歌

戰場上,很快沉寂下來,伴隨著鼓聲的結束,雙方都已經列陣完畢,遙遙對峙。

一時間,整片大地陷入沉寂。

并沒有持續多久,便聽見北軍中一陣鼓聲響起,有兩個黑點自北軍的兩翼沖出,向南軍飛速的移動。在接近的同時,黑點也慢慢地散開,成為了兩個尖錐,并在最后匯聚,化作了鋪天蓋地的一條黑線!

“轟隆,轟隆隆……”

蒙古騎兵,順義鐵騎和朵顏三衛同時開始了沖鋒,近五萬的鐵騎隆隆,他們揮舞著馬刀,口中發出呼喝之聲,在嚴鏗的率領下推進。

馬蹄踏過,漫天的黃沙卷起,為這支騎兵更增幾分威勢。

南軍的前鋒列陣整齊,無數桿長槍斜指向天,倒映著日光,閃爍著鋒利的光澤。

第一排的士兵咽了咽唾沫,手心中隱隱有汗水出現,雖然他們身上穿著全軍最精良的甲胄,雖然他們已經提前拿到了他們幾年都拿不到的賞錢,但是在這死神的面前,他們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恐懼。

“放箭!”有將領在大喝,一層密密麻麻的箭雨頓時遮蔽了天日,向北軍騎兵洶涌而去。

“叮叮當當”。伴隨著一陣清脆的響聲,有箭支落在馬下,有箭支卡在鎧甲的縫隙里,雖然南軍的這一波攻勢氣勢磅礴,但是真正中箭的士兵卻是不多,被射中要害,當場落地的戰士,那就更少。

最前方的是重騎兵,他們全身甲胄,連馬身上都有鎧甲,他們約莫有兩千余人,為后方的輕騎擋下了第一波最猛烈的攻勢。

伴隨著騎兵的接近,火銃也開始了轟鳴,這一次,終于有士兵開始倒下。

但是這已經阻止不了近在眼前的鐵騎了。

馬蹄揚起,踏在盾牌上,有士兵支撐不住,當場被壓在盾牌之下,骨斷筋折。

有鐵騎沖入陣型,橫沖直撞,精良的甲胄能夠擋住利器的砍削,但是擋不住這沉重的撞擊,有士兵五臟六腑一陣劇痛,已是口吐鮮血,肋骨寸斷。

前鋒的重騎兵帶著無可匹敵的沖擊力撞入了陣中,將一大片的士兵撞倒,身后的輕騎跟進,南軍的前軍抵擋不住,士兵們開始丟盔棄甲地奔逃。

只有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自以為擁有的赴死的決心是多么可笑,看著身邊那被踐踏成肉泥,或只剩下半截身體,還在用五指爬行的士兵,沒有人愿意在作戰了。

雖然也有騎兵迎面撞上了矛頭,被鋒利的槍尖當場穿透,但是更多的是馬踏敵陣,留下陣陣慘叫與哭嚎。

南軍的前陣,止不住地潰敗,北軍勢如破竹,在穿透了前軍之后,竟是一路向著中軍沖去,這是要將南軍來一個對穿!

但是當北軍殺穿南軍之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無數的箭矢與火槍。

重騎兵被拉在了后面,身披重甲,他們這一次沖鋒已經耗盡了力氣,馬兒的喘氣聲愈發粗重,速度明顯得慢了下來。

前方的,盡是輕騎,他們可擋不住這般的攻擊。

槍聲混合著箭矢破空的聲音,隨后便是大批大批的落馬聲,數百名蒙古騎兵當即栽倒在地。

“沖!”嚴鏗似乎有些不甘心,他再度下達了命令。

然而騎兵沖勢已盡,而沒有了重騎兵的防御,輕騎兵大片大片地落馬倒地。

在損失慘重之后,他被迫下令撤退。

李景隆的兩翼火速出擊,雙方混戰在一起。

朱棣的主力也壓了上來,大部都已經上了戰場。

近百萬人,在宿州前的沙場上展開了血腥的搏斗。

沒有戰術,剩下的只有無休止的搏殺。

力戰,雙方從白天,一直戰到黃昏。

夕陽西下,沙場上已經躺滿了尸體,士兵們的盔甲上滿是鮮血,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刀劍上滿是豁口。

雙方都精疲力竭了。

“賊軍敗了!”就在這時,突然有喜悅的喊聲傳來,讓后方正焦急觀戰的李景隆精神一震。

李景隆登上高處,他果然看見前線的北軍在后退,旗幟倒下,士兵們紛紛丟下甲胄,倉皇地后退。

這正是敗退的征兆!

大喜過望之下,他做出了判斷:北軍已經潰敗,這個時候應當順勢掩殺,擴大戰果。

他親自騎上戰馬,大聲喝道:

“將士們,北軍已敗,隨我沖啊!”

李景隆的中軍,終于動了。

朱棣也看見了這一幕,他看見原本那陣型規整,無法沖破的中軍數萬人,開始移動,陣型開始亂了。

他的嘴角掠起了笑容。

伴隨著震天的號炮聲響起,本來已經開始后撤的北軍驟然轉身,讓南軍感到疑惑的是,他們臉上再不復之前的惶恐,取而代之的是殘忍的笑容。

朱棣的中軍也動了,它分作了三股——

一股直沖戰場,他們為已經疲憊的北軍注入了鮮活的力量。

兩股,直沖李景隆的中軍!

左邊是朱高煦,他的臉上滿是嗜血的光芒,面對即將到來的廝殺,他并不感到恐懼,只感到熱血沸騰!

右邊是張玉,他就沉穩許多,沒有和朱高煦一樣沖鋒在前,他呆在這支騎兵的后方,遙控大局。

見兩支大軍向自己沖來,李景隆嚇得亡魂大冒!他趕忙命令原地防御!

可是大軍一動,哪有這么容易可以停下?

士兵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亂。

立足未穩之下,哪怕這支中軍是南廷的精銳,也難以抵擋這北地精銳騎兵的沖鋒。

騎兵,徑直沖入了陣中,開始了殺戮。

潰了,潰了,到處都是哀嚎的聲音,倒處都是被丟棄的物件,中軍士兵再不聽從號令。他們一邊跑一邊將身上的甲胄、刀劍、旗幟等會阻礙逃跑的東西全部扔下,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李景隆大旗的倒下,成為了南軍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前線也隨之崩潰。

北軍終于熬到了最后的時候,他們拿起了屠刀,跟在南軍的后邊,肆意地砍殺著逃竄的敵軍,騎兵飛馳,馬刀掠過,一條條生命消逝。

李景隆甚至不敢進入宿州城,因為他知道隨著潰敗,宿州也定然不保。

宿州的守將也沒有開城的意思,從戰略上講會導致敵軍順勢涌進城,從政治上講,他已經打算另投明主。

宿州之后便是汴河,士兵們只能沿著河跑,被北軍騎兵肆意地捕殺,大批大批的士兵下跪投降。

李景隆仗著快馬,倒是逃出了北軍的魔爪。一路南逃至靈璧,在這里他收攏潰軍,已經只剩下十余萬部隊了。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不是昔日周亞夫,自己是長平的趙括。

而對手,是久經沙場的驍將朱棣,真正能夠和他放對的人,應該是那些舊時代的老將。

在這個新時代,新生代的將領之中,他是最耀眼的一顆星。

“李景隆的真實實力,我們無從知曉,因為他就像當初的趙括一樣,在剛剛踏上戰場之時,便碰上了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將帥。”

“但是從戰爭的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戰爭的初期,他統帥下的明軍并沒有出現大的失誤,你可以說他不是一個一流的統帥,但決不能說他是一個沒用的將領。”

“無論如何,宿州的失敗,意味著南方朝廷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而之后的靈璧之戰,更是唱響了建文統治的落幕之歌。”

——《賈劍明品明朝》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