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八十四章 會盟

第八十四章會盟

十月的洛陽已經褪去了酷熱,古城屹立在清晨的朝陽之下,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卻又不失那勃勃的生機。

早晨的微涼還未散去,洛陽的百姓們剛剛睜開朦朧的睡眼,城郊便已經響起了嘈雜的聲音。

洛陽如同西安,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非凡的意義,而今天,它將要再次見證一件大事。

巍峨的城墻附近,洛水之畔,一座高大的祭壇聳立,它分為數層,用木頭與石料鑄造,雖然建造得有些倉促但卻不失大氣,臺階規整,仿佛直通云端,最上方掛著一張畫像,上面一個威嚴中年人端坐,正是朱元璋。

祭壇下方的黃土被寬大的紅色地毯所覆蓋,一直延伸到城門,兩旁站立著無數身著精良甲胄的士卒,彰顯出即將發生之事的不凡。伴隨著禮樂之聲,八個人肩并著肩,共同走了出來。

他們的眉宇間有些相似,但也有著許多的不同,正中是一個皮膚有些黝黑,長著長長胡須的魁梧中年人,他龍行虎步,氣勢突出。

隨著幾人踏上臺階,侍立在旁的文臣武將們隨之跟上,隨后是士卒。他們身著正服,站在祭壇的不同層次,而一個老者則跟著八人走上了最頂端的祭壇。

朱文正不僅是北軍中的重要將領,更是宗室中的長者。雖然朱元璋沒有賜封爵位,但是這改變不了朱文正乃是朱元璋侄子、天下所有宗室之中最年長存在的事實。

此次會盟,自然由他來主持。

伴隨著一陣鑼鼓宣天,諸王以牲口祭拜過太祖,便在下首分主次坐下,燕王當仁不讓地坐在了主位。

朱文正走到了正中心,開口先是對太祖皇帝功勛的復述與緬懷,等待鋪墊足夠,才進入正題。

“今朝堂之中如方孝孺、黃子澄者,蒙蔽上天,偽創遺詔,使天子之位旁落,太祖之基業衰微,九州動蕩,天亦垂淚!”

“昔太祖分封諸藩,以為護衛社稷,安定天下。今朝廷無道,諸藩不忍,遂起兵共襄國難!”

“我等此舉,為討逆臣,正帝位,復太平!”

是的,從此刻起,諸王的事業再不是靖難了。他們否定了朱允炆的正統性,公然宣告遺詔乃是偽造,將文臣們的最后一層遮羞布扯下,他們正式宣布,這場戰爭已經不是“清君側”,而是“正帝位”!

冠冕堂皇的話說完了,接下來便是諸王真正關心的了:“八王共舉義事,還需一盟主,統籌調度,諸位請暢所欲言,擇一賢者以立。”

說完,朱文正默默退到一邊,接下來的事,便與他無關了。

魯王是最先開口的,他在北軍進抵兗州之時開城投降,可見也是一個識時務的,之后便一直抱緊燕王的大腿,此時當仁不讓地為王先驅:“我舉薦燕王為盟主。燕王兵強馬壯,且功勛赫赫,賢明聞于邊塞,是一個好人選。”

遼王也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雖然手下也不少,但是對于盟主之位興趣不大,并不是一個有野心的。

寧王冷笑,他對于將自己拉上靖難戰車的朱棣可沒有什么好感。此時抱著臂膀,語氣中頗有些幸災樂禍:

“我沒什么意見,大家隨意推舉便好。不過依我看,這盟主該當是一德高望重之人,才可統領諸王,共圖大事。此地滿足這條件的,怕是只有兄長。不如由兄長來擔任。”

他說話的時候看著朱文正,顯然這個“兄長”,說的是他。

朱文正苦笑著連連擺手,諸王也是聽出了寧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朱棣的臉色微微有些發青,對方此言似是在暗示他德行不夠,自然是有些動怒。

但是對于寧王而言,收買手下,裹挾造反,也確實說不上什么高尚之舉。

慶王瞇著眼睛道:

“兄長年事已高,且要負責征戰事宜,倒也不必麻煩他。我倒覺得代王更為合適。代王首義,揮戈向南,此乃開天地之第一功也!”

肅王聞言,也是贊同:“我亦推代王。選盟主當以功論,而非兵馬多少。否則這會盟之事,又有何必要?且為盟主者,需德行出眾。代王為諸位兄弟出頭,自是有德行之人。”

聞聽兩人的話,一旁代王臉上的表情,卻是由驚愕逐漸轉變為了喜悅。他性情暴躁易怒,城府不深,本來是覺得自己沒指望了,沒想到兩王推舉自己,他的眼中頓時亮起了光芒。

慶王于肅王兩人封地偏西,與其余諸王隔了很遠的路,兩人倒是較為相近,因此關系極好。

他們和燕王平素倒沒什么矛盾,但是對于這會盟的目的卻是心知肚明,這盟主,十有八九便是日后的皇帝。

兩人對于大位也有些想法,但是若是朱棣這般強勢者擔任盟主,這皇帝的大位,那是想都不用去想的。

既然如此,那不如把此時實力最弱的代王推上位,到時候各憑本事,兩人聯合卻也能壓過朱棣一頭,總好過讓對方擔任盟主,到時候徹底沒有希望。

朱棣聞言卻是生起了怒氣,不能以兵馬多少,可不就是在說他嘛!而且你拿誰不好,拿代王來比,這位的“德行”可是出了名的。

在原本的時空里,代王晚年甚至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上街,袖子里藏著斧頭錘子隨機殺人取樂,現在雖然還年輕,但是名聲也爛,所以之前連他自己都沒什么指望。而自己不過是挾持了寧王,和這相比差了遠了,卻被抓住死活不放。

朱棣又如何不動怒?

可偏偏,他不能開口,因為要是說話,等于是自己承認了自己是那個“兵強馬壯但無德之人”,而且自古以來哪有自己舉薦自己的,他的眼里閃爍著寒光,兩片嘴唇卻是緊閉。

“代王……”谷王沉聲開口:“代王固然有德,然這盟主之位事關重大……還當慎重才是,我等還是再商議一番。”

沒有直接說你不行,但是也表明了立場:代王實在不適合做盟主。

祭壇上有些冷場,諸王各懷鬼胎,一時間沒有人講話。

嚴鏗在祭壇的第二層聽得分明,他知道,這個時候該他出場了。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