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四十章 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至正二十七年,西吳元年,十二月。

吳王大殿。

吳王朱元璋高坐上位,群臣叩拜于下。

左相國李善長(元朝以右為尊,此時朱元璋已下令崇古制,復以左為尊,李善長由右相國改為左相國。)是第一個,身后群臣排列,全部跪倒在地上,李善長恭敬地呈上一份書表(即勸進表),而身后的汪廣洋手上托著一件明黃色的龍袍,劉基手中托著一方玉璽。

“殿下您勇智自天,聰明冠世,起兵橫掃六合,拯救黎民于水火,率樓船西上,假帝軍滅而國傾;命將軍東征,偽王城破而就縛,這是天下將要歸于您的形勢啊!臣李善長等人順應民意,上表恭請您即早稱尊,以安民心,開萬世之太平。”

朱元璋聽聞此言,似乎很是震驚,他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了兩步,表情很是難受地說道:

“之前我即王位,就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你們逼我的。現在你們又推舉我當皇帝,這卻是萬萬不能,我的德行淺薄難以當此大任。”

群臣整齊劃一的叩首,在李善長的帶領下再度說道:

“天上降下圣人,本來就是為民的。殿下您即王位已有三四年,便是天命所歸的征兆。昔日漢高帝誅項籍,便接受了群臣的勸進;今天殿下您除暴亂、救生靈,德施天下,天心已有歸屬,萬不可違背,臣等今日,以死相請!”

朱元璋還是搖頭拒絕,擺出了一副“這皇位有毒,你們不要害我”的樣子。

群臣卻不氣餒,又進行了第三次勸進。

這一次,朱元璋終于松了口:

“現在天下尚未平定,兵革未息,我本來是想等到天下之已定后再商定大位,奈何你們苦苦相逼,我也只能順從你們,但是一切須得遵從禮儀,絕不可以輕率。”

吳王朱元璋,自此正式接受帝位。

-----------------

吳王的御書房里,端坐著西吳政權的幾位重要文臣。

他們在商討新朝的國號。

此前已經有很多個方案了。

如汪廣洋建議以“吳”為國號,然朱元璋不屑與三國孫吳此一割據政權相提并論;劉基又提出,吳王起于皖地,可以“皖”為國號,但亦被朱元璋所拒絕。

眾人一時無言,只能拿出古籍翻找,同時絞盡腦汁想著好聽而又富含意蘊的國號。

“咚咚。”就在這時,木門響了兩下,一個宮人彎身走了進來,在吳王的耳旁低聲說了句什么。

朱元璋嚴肅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道:

“宣!”

在眾臣的注視之中,一席素袍的嚴凌快步走近。

奇怪的是,一個庶民出現在堂堂吳王的宮殿里,卻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詫異,似乎這一切順理成章。

“草民嚴凌,叩見吳王殿下。”嚴凌端端正正地跪下行禮。

“平身。睿軒,今日叫你來,是為商討國號一事。可有什么想法?”朱元璋說完,李善長已經接過話頭,將剛剛重臣的討論情況告訴了他,避免他再說出那幾個已經被否決的國號。

答案對于穿越者而言是現成的。

不過,要是脫口而出,朱元璋肯定是不會拒絕他的這個提議,畢竟這本來就是人家屬意的國號,但那之前的幾位大臣如何自處?你隨口一言就被采納,他們苦苦思索被拒絕,難道他們都比不過你嚴睿軒的才華嗎?

于是他先是假裝思考了一會兒,又拿起幾本古籍翻閱了一下,這才施施然地開口道:

“殿下,日月行天,亙古不變,王朝萬載而仍昌,便以“大明”為國號,以“明”之火德,克“元”之金德,如何?”

王朝一直就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如周乃火德,秦乃水德,水克火,秦遂代周;宋為木德,元以金德代宋。

大明,以其火德,取代元朝。

朱元璋聞聽此言,猛得一擊掌,叫好道:

“好一個日月行天,亙古不變!好,好!孤的王朝,將要千秋萬代地傳承下去!睿軒,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剛剛孤的心里,也是想著這“明”字,此乃天意也!如此,便以“大明”為國號!”

“至于年號,百室(李善長)的建議頗合孤之心意,便以‘洪武’為號!”

-----------------

吳二年正月四日,吳王朱元璋告祭天地于鐘山之陽,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以是年為洪武元年,立妃馬氏為皇后,世子標為皇太子,諸臣皆進爵。

此時是一介白丁的嚴凌也站在一群功臣勛貴之中,他即將迎來自己人生中最為高光的時刻。

站在祭壇上的洪武皇帝張開了手中的黃色絲綢,高聲宣布著對跟隨他征戰多年的將士們的獎賞。

第一個,就是他。

“前平章政事嚴凌,破采石、攻集慶、戰鄱陽,救皇尊駕,經營地方,勞苦功高,雖有大過,然不可掩其功勛之赫赫,封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為昭國公!”

“臣,叩謝天恩!”

就在嚴凌跪下行禮的剎那,他的腦海中,那個消失已久的游戲面板,再度傳來了聲音。

吾見證!

立國大明,建元洪武!鐘山之陽,新朝屹立!吾見證洪武帝登基,吾乃昭國公嚴凌!

獎勵:人物體驗卡:杜根

嚴凌瞥了一眼,頓時欣喜若狂!

這人物體驗卡簡直是及時雨,這使得他之后計劃那最大的難點不攻自破!

大明的正式建立,也象征著他的世家游戲,真正開始了……

此時,一輪烈日高懸于空中,帶來了無限的光明,籠罩向這片已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華大地……

一個嶄新的王朝,誕生了。

-----------------

PS:中國最后三個王朝的全名,實際上是“大元”、“大明”、“大清”,而不是之前的“唐”,“宋”。因為蒙古人取國號的時候,不知道中原的習俗,取了個不倫不類的“大元”,后來的兩個王朝就有樣學樣了……

“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元史·建國號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