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三十章 勸降方國珍(1)

“方國珍此人,有大將之才,不過其人卻貪圖安逸,割據一方便坐享榮華富貴,毫無爭霸之心。對付他,只需偏師數萬,敗其數次,再遣一說客,便可輕易得那三府之地。”

嚴凌聽到朱元璋的這個問題,思索了一番之后,給出了回答。

方國珍,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帥才。

不說他幾次擊敗元軍,就說張士誠吧,也是被他揍得找不著北。

說來也奇怪,張士誠似乎把一生的氣運都用在了高郵,整個元末,察罕帖木兒、朱元璋、陳友諒、擴廓帖木兒都在秀,只有張士誠在挨揍。

當然,這也和東吳高層整體上的奢侈淫逸有很大的關系,東吳的將領普遍喜好斂財,就連打仗也要帶上歌女,甚至張士誠不給他們封官許愿,這些人就不聽命打仗。到了后來,他們就算打輸了,張士誠都懶得管,就過自己的小日子,這樣又怎能不敗呢?

至正十七年,方國珍與張士誠戰于昆山,七戰七捷,張士誠慘敗。

他在軍事上還是很有一套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猛男,卻是偏偏沒什么野心,只想著割據一方過自己的小日子。并且他善于左右逢源見風使舵,哪邊強就投靠哪邊,與多方勢力曖昧,這狡猾的性格,和他那憨厚的外表極其不符。

所以,對于他,嚴凌只有一個字:打。

不過,不是窮追猛打的那個打,而是威懾的打。

要知道之前兩軍沖突,胡深敗方明善,破瑞安隨后攻溫州,不過是打敗了一次,丟了一座城,方國珍居然就恐懼非凡,立馬上書請降,并且主動提出每年供給西吳白金三萬兩。在杭州被西吳拿下之后,他竟然開始不斷地修建沙船,并且把自己的財寶往上面運,一副打算跑路的樣子。

他好像是要在海上過下半輩子一般。

此時的方國珍,早已經不復早年的英雄氣了。

-----------------

至正二十六年,朱亮祖奉命率軍伐方國珍。

他雖是降將,然而作戰勇猛且忠誠不二,這些年來已經積功升到了參知政事。

他先攻臺州,方國瑛戰敗逃走,臺州被攻陷。

再攻溫州,沒幾天,也占據全境。

只剩下最后的慶元,由于是方國珍老營所在,囤積了重兵,朱亮祖兵力不足,暫時停下了腳步。

該到那個說客出場的時候了。

-----------------

這是嚴凌自至正十五年離開家鄉投奔朱元璋,這十一年來第一次回家。

當然,雖然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但是對于家族的掌控力度,他還是絲毫不差,家族每一個月都會有相當數量的信件發往嚴凌所在地,由他來定奪大事的走向,至于剩下的事情,就由二叔嚴康以及自己那兩個已經成年的弟弟代為掌控。

他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權柄會有所失落什么的,因為這兩年情況逐漸清晰,朱元璋已經是一副要得天下的勢頭了,至于他們所在地的方國珍……

不提也罷。

隨著西吳愈發的壯大,他的地位也更加鞏固。

嚴凌來到了慶元府,他面對的是一座巨大的城池。

這座城他可沒見過。元初蒙古貴族因為擔心漢人依托城墻反抗,于是詔令毀壞天下城池,直到至正二十年天下大亂才重新筑慶元城,現在已經是一座高大而堅實的雄關,而嚴家的高層也已經都搬入了城池之中。

西吳若是強攻,代價怕是不小。

嚴凌瞇了瞇眼睛,他此行,就是要為西吳去除這份代價。

進城,早有人等在那里了。見嚴凌到來,倒也還算客氣:

“這邊請。”一讓身子,一輛頗為豪華的馬車顯露了出來。

一看這車,嚴凌心里就有底了——方國珍已有歸降之意。

之所以硬挺著不投降,只不過是希望能夠給自己再爭取一些利益而已。

果然,他剛剛走進方國珍的府邸,迎面而來便是一個壯漢。

是方國瑛,不過這么多年過去嚴凌已經忘了這個當初的階下囚長啥樣,但是對方的下一句話直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嚴凌!還記得昔日鄞縣之事乎?當年擒下我等,卻故作姿態放我們,騙我兄長欠下你的人情,現在還敢來見我們?”

說話間,竟是直接抽出寶劍,往他的脖子上砍來。

嚴凌連眼皮子都沒有眨一下,他面帶微笑,就這么筆直地立在原地,眼睜睜地看著劍刃劈向他的脖子。

一陣勁風閃過,那刀穩穩地在嚴凌脖子旁不遠處停住,顯示出對方極強的控制力。

“倒是有幾分膽色。”方國瑛哼了一聲。

“當日鄞縣之事,乃我叔父所為,你兄長與我已有定論,何必舊事重提?”嚴凌微微一笑,用兩根手指夾住劍刃,緩慢而堅定地推開:“至于我此番來,卻是救你方氏一族,需知爾等滅族大禍就在眼前!”

此言一出,不僅方國瑛勃然色變,就連周圍的侍衛都按捺不住拔出了刀劍,嚴凌更是敏銳地注意到了,不遠處的房間窗戶之后,似乎有人影閃過。

“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咒我一家!今日你不說出個一二,便把命留在這里吧!”方國瑛這次卻是真真切切地發了火,罵人也就算了,直接說你們要滅族,這誰能忍得了?

嚴凌卻是不慌不忙,他要的就是方國瑛這句話。

“敢問這位將軍,當今之世,有誰可謂英雄?”

方國瑛冷哼一聲,倒也接了他的茬:“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西川明玉珍,占天府之國,數敗元軍,經營妥善,立國大夏,可謂英雄。”

聞聽此言,嚴凌卻是笑著搖了搖頭:

“明玉珍南下掠地敗于梁王,更英年早逝,其子明升不及其父之十一,不算英雄。”

方國瑛接著又說道:

“閩中陳友定,昔日率軍數十突入敵陣,悍勇無可當,更多次敗天完軍、漢軍,指揮有方,據福建八郡,可為英雄。”

“陳友定雖割據一方,卻對元廷忠心耿耿,甘居人下,不顧華夷之辯,不算英雄。”

嚴凌再度否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