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二十三章 悲催的一代名將

至正二十四年,朱文正先降須嶺等寨,得五千余人,二十五年,又斬新淦鄧仲謙,然而,本應該受到封賞的他卻突然被免官下獄,一時間,許多不知情者面面相覷,不知道出了什么變故。

“你看看,你看看,這是什么意思!”吳王的宮殿里,朱元璋手中握著一封書信,在憤怒地踱步。這是江西按察使李飲冰的密報,上面記錄了大都督朱文正與張士誠秘密聯系,欲要叛變的消息,看著那詳細的奏報,他不由地怒火中燒。

“孤是他的親叔父啊!”

嚴凌站在一旁,聽著朱元璋的抱怨。

“睿軒,你說,這到底是為什么?孤做錯了什么?”

嚴凌當然知道問題的所在。

起因就是封賞。

鄱陽湖大戰之后,論功行賞,朱文正無疑是排在前列的,畢竟沒有他苦守洪都,就沒有之后的大捷,因此他功勞不說第一吧,至少也該是頂尖的一批,賞賜少不了。

而也許是因為是自家人的緣故,朱元璋就這么直接了當地問了:

“你想要什么官職?”

朱文正的回答很有水平:

“官爵不先封賞給眾人,卻先給自己人,這是不能服眾的。何況叔父您成就了大業,侄子我又何必擔憂不會得到富貴呢?”

效果很顯著,朱元璋聽完話之后更喜歡他了,讓他鎮守江西,但是也真的沒給他升官,還是大都督。

問題是朱文正只是謙虛謙虛啊!他其實是一個很有小聰明的人,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讓朱元璋覺得他懂事,然后給予更高的官位。

沒想到朱元璋根本沒聽出來。

這下好了。

朱文正雖然打仗很厲害,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缺陷也很明顯,他本身其實有些暴戾的因子在,而且他鎮守洪都初期那些聲色犬馬的行為不是裝的,他是真的好這一口。因為沒得到官職,他心生不滿,因此在江西橫征暴斂、強搶民女,甚至睡得床都用龍鳳裝飾!還到處跟人講朱元璋的壞話。事情傳到朱元璋耳朵里,被他派人罵了一頓,這下子害怕了,才有了想要投降張士誠的事情。

說到底,起因還是朱元璋沒搞明白人情世故。

然而問題是,這他怎么跟朱元璋說?說之前你侄子只是客氣客氣,誰讓你當真的,這都怪你?

沒法講啊!

所以他只能苦笑著附和道:“許是立下大功驕縱,被殿下譴責所致。”

“啪”!嚴凌話還沒有說完,朱元璋已經抓起瓷碗摔在了地上:

“這個畜生!鄱陽湖大戰,他有功勛,難道別人就沒有嗎?為何其他人依然安守本分!”

“睿軒,你替孤去問問他,這到底是為什么!”

朱元璋的眼里閃爍著光芒,嚴凌看得分明,那是殺意。

他不敢再逗留,生怕慢個幾步,朱元璋就改變主意,直接把朱文正給砍了。

對于這個在青史上留下大名的朱文正,嚴凌還是頗有好感的,這樣的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嚴凌也是替他可惜。

“為什么?他有什么臉面來問我為什么!”

潮濕陰暗的監獄里,朱文正在咆哮。

“憑什么!鄱陽湖之戰,所有人都升了官,得了富貴,只有我,還是那勞什子的大都督!就連朱文忠,那個外姓人,都一路升官發財,我這個他的親侄子,居然不敢不顧!他還真以為改個姓,人家就是他兒子了!”

這話嚴凌哪敢接啊!只能不斷說:“大都督慎言。”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整個西吳,除了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和他血脈最親近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外甥朱文忠,另一個,就是他朱文正。而朱文忠畢竟是外甥,他的姐姐(也就是后來追封的曹國長公主)已經嫁出去了,不能算是朱氏,所以說,整個朱家,其實和朱元璋最親近的,就是朱文正。

然而這個時候,連朱文忠,也已經從區區一個舍人升到了右丞按察使,雖然說朱文忠于至正十七年,十九歲便首次領兵,屢立戰功,但是朱文正在當年攻集慶的時候就已經出道,這些年攻常州、守洪都、戰鄱陽,無論如何朱文忠都是比不上他的。

可是朱文忠的官職一路飆升,雖然還比不上朱文正那個“節制中外諸軍事”,堪稱武將第一人的大都督(常遇春、徐達、嚴凌都在中書省),但是這升官的速度不可謂不快,趕上朱文正只是時間問題。

這令朱文正更加眼熱。

“睿軒,你去問問他,沒有洪都的苦守,何來鄱陽的大勝?我這潑天的功勞,他是怎么回報我的?”

朱文正哪怕已經身陷囹圄,也依然驕狂不已。多虧來的是嚴凌,雖然兩人只是點頭之交,但是這些年嚴凌經營地方、戰功亦是赫赫,朱文正對他也還是頗為敬佩的,要是換一個劉基之類的來,怕不是已經被罵得狗血淋頭。

嚴凌沒有回答。

“殿下怕是已經怒極……”他搖了搖頭:“大都督還是盡快認罪,向殿下賠禮道歉的好。否則……恐有殺身之禍。”

朱文正愣了一下,似乎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睿軒,你怕是在開玩笑吧,叔父怎么可能殺我?”

雖然朱文正密謀投降張士誠,但是畢竟戰功累累,還是朱元璋的親族,他一直以為自己頂了天一個軟禁來著。

“就是因為你是殿下的侄子……”嚴凌輕聲道:“殿下才更加的生氣……大都督還是趕快做決定的好,不然殿下詔令若至,我也無可奈何。”

朱文正一瞬間目瞪口呆。嚴凌此言,正中問題的核心,他不是蠢人,一瞬間就想明白了。

“不,不……”朱文正似乎在此時才剛剛幡然醒悟。他好聲色犬馬,如今榮華富貴在手,當然不愿意就這么去死:“睿軒,你幫我向叔父,不,殿下求求情,我知道你可以的,你是殿下的重臣……”

“你要什么,黃金,田產,我都給你,只要你能幫我一把。”朱文正用哀求的眼神看著他。

自入獄以來,其他的熟人都避之不及,他只有嚴凌可以求助了。而此時已經心神大亂的他,哪怕素有些小聰明,也是一條自救之法也想不出來。

嚴凌沉默了一下。

說實話,現在這個結局是朱文正自己作的,嚴凌哪怕是大袖一揮,也沒有什么對不起他的地方。

但是,他想了想,最后還是決定拉他一把。

要使得自己的家族綿延下去,幫手少不了,而救下這位朱元璋的親侄子,這是一個天大的人情;再者,朱文正也是一代名將,如此落幕,或是像歷史上那樣最后郁郁而終,多少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