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十六章 吉兆?

至正二十三年,新河口。

江面上滿滿當當地鋪滿了船只,此時竟是如同一座小型的城市,在飛速地航行著。

這是朱元璋的艦隊,上千條船只上裝載著足足二十萬大軍,向洪都駛去,朱文正堅守了洪都足足八十五天,已經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接下來便要交給他這個當叔叔的了。

嚴凌站在船頭,享受著撲面而來的風浪,他出生在水鄉,對這一切很是適應甚至親切。

“魚,魚,好大的魚!”

“這魚怎么不對勁……”

旁邊的船只突然傳來一陣大呼小叫,本來正在操舵、瞭望的士兵全部紛紛涌到船頭,喊聲之大,甚至周圍幾條船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了。

只見碧波之中,竟有兩條巨大的魚出沒,它們繞著行進中的船只歡快地嬉戲著。令人奇怪的是,這兩條魚的鱗片都是青色的,有著長長的須子,最離譜的點在于,他們的脖子上竟然還生長著一圈鬣毛!

這確是一奇觀,看得嚴凌都有些目瞪口呆,哪怕是來自后世的他,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物種,估計沒機會活到現代就滅絕了。

“魚怎生能如此之大,還有鬣毛,莫不是已為精怪?”

突然,人群中有一個聲音傳出。

頓時,所有圍觀的人都是一靜。

確實,魚怎么會有毛呢?更何況這魚都有一只小船大小了,不是妖魔鬼怪,是什么?

一時間,眾人心里都有些恐懼害怕。

更有人顫聲說道:“大戰前夕,精怪繞船而行,莫不是料我等此戰必敗,這是準備在船底吞食人尸?”

“住口!”此時已有偏將走了出來,他狠狠一巴掌抽在叫得最響亮的那名士兵臉上:“誰給你的膽子,敢在此時亂我軍心?”

這一巴掌當然令那名士兵不敢再多說什么,但是偏將如此作為,不僅沒有起到振奮軍心的作用,反而令眾人更加惶恐。

“胡說!什么怪物,此乃是魚龍!”

嚴凌眼見情況不妙,趕忙開口了。

“嚴參議。”“嚴參議。”眾人紛紛見禮,隨后迫不及待地問道:

“參議,這不是精怪?”

雖然這魚真的很怪,但是既然和“龍”扯上了邊,那肯定不是什么妖魔鬼怪了。

“當然不是。此戰乃是我主魚躍龍門之契機,魚龍繞船,這是在追隨真龍,此乃祥瑞之兆也!”

嚴凌畢竟是軍中地位等同李善長的讀書人,這些日子負責經營地方,將吳國公地盤打理得井井有條,他的話眾將士還是很信服的,在場的氣氛頓時一緩。

更有偏將眼疾手快,大聲將嚴凌的話傳了出去,一時間魚龍繞船,眾兵歡呼,視其為必勝之兆,士氣大漲。

嚴凌暗暗呼了一口氣,轉過頭,正對上朱元璋贊許的目光。

好小子,給你記一功。

然而,沒走多遠,意外又來了。

江上突兀間刮起了颶風,那風之大,竟然連大將馮國勝的座艦都吹翻了,一時間,一群人在水里撲騰,看得周圍的人目瞪口呆。

這么大的風可不多見,更何況還是如此精準地把同知樞密院事馮國勝的座艦給吹翻,可想而知有多么離譜。

“不是魚龍相隨嘛,怎么會……”

“莫非那不是魚龍,就是精怪,此是天不助我等啊……”士兵們再度議論了起來。

沒辦法,古人迷信,特別講究個祥瑞,大戰前出現這種情況,就和大風吹倒帥旗一樣,屬于大大的不詳之兆,很容易弄得人心惶惶。

艦隊里動靜之大,一時間諸將都被驚動,不過他們面對這種情況也是束手無策,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幾乎都被留在了應天,諸將打仗倒是不含糊,但是這種做心里工作的東西,卻是實在不擅長。

朱元璋倒是有這能耐,但是他卻不好站出來“解釋”,不然他自吹自擂?

沒有將領的挽救,一時間,士氣大跌,若是可以直視的話,那么這個艦隊此時應該已經被一層灰霧所籠罩,士兵們垂頭喪氣的,早沒了之前將要建功立業的喜悅。朱元璋和眾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十萬對六十萬,優勢本來就不在我,要是軍心再動蕩,那就真的輸定了。

“飛龍在天,風雨相隨,才有如此之像,諸位,這又是一大吉兆啊。”

就在軍心動搖之際,嚴凌再次站了出來。

“此乃是我主即將乘風而起之意,諸位,此戰必勝!”

眾將聽聞此言,頓時便有了主心骨,立刻附和起來,再有那馮國勝被救起,這也是個機靈的,當即便說道:

“我本該溺死,卻有一魚,巨大無比,脖生鬣毛,將我托起,才得以撿回一條命。”

魚龍救人!

這無疑為嚴凌的話提供了佐證,一時間,士氣大漲!

朱元璋遠遠地站在船頭,裝作沒有聽見嚴凌的話,畢竟他總不能站出來說“沒錯,我就是真龍”吧?但是心底里卻是十分愉悅的。

此時他都不自覺有些相信嚴凌的話了。

難道我真是天命之子?

“必勝!必勝!”這個時候,嚴凌帶頭呼喊了起來。

隨著眾將的加入,呼喊聲越來越大,直到最后整個艦隊都加入了進來,軍心大振!

這一日,“必勝”的喊聲響徹江面,百姓為之震撼,遂言漢軍必敗。

-----------------

洪都城下。

陳友諒正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的士兵又一次從城頭被吳軍趕下來,他的心有著失望,不過這個結局其實他也有所預料。

他知道,自己的部下并不穩定團結,可以說,自從他殺死徐壽輝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別想有人為自己效死了。

他不能敗,一旦戰敗,他的勢力會在轉瞬間分崩離析,所以他才會數次不顧一切地全軍壓上,比如此次征討,已是傾國而出。

攻不下洪都,既有洪都地形狹小不利大軍展開、守將強力,也有自己手下人心不齊,不愿出死力的緣故。

“報……”這時,有士兵跑到他的旁邊跪下:“陛下,有大量船只自江而來,打著偽吳國公朱元璋的旗號,請陛下定奪。”

終于來了嗎?

“傳令,停止進攻。命各將整肅大軍,全軍開撥,兵進……”

大漢皇帝停頓了一下,視線在地圖上逡巡了一會兒,最終定格在一個湖泊之上。

朱元璋,便將這里作為你最后的墳墓吧。

“鄱陽湖。”